《喂——出來》教案設計
有一位學者叫人從研究所里搬來了一臺大功率的擴音機,準備對洞底傳上來的回聲作音頻分析。可是,他把擴音機擺弄了好久,各種各樣的聲音都試過了,卻連半點回聲也沒聽到。這位學者感到挺納悶。他苦苦地思索著,這究竟是什么道理。然而,在眾目睽睽之下決不能就此作罷,遭人哂笑。他把擴音機緊靠住洞口,把音量開到最大限度,震耳欲聾的聲音源源不斷地從擴音機里傳了出來,經久不息。如果是在地面上的話,數十公里以外的人都可以聽到這種聲音。可是,這個洞卻來者不拒,把所有的聲音都一古腦兒地吞了下去。(學者播放擴音機的聲音可算第一批污染。)
學者心里不禁有些發虛了,他裝著鎮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樣子關掉了擴音機,用不容置疑的口氣吩咐道:“趕快把它填掉!”
段析:人們對洞的研究,進一步突出洞的特點——什么東西都統統吞沒。對洞的研究也展現了以記者、學者等人物為代表的人類的弱點和鄙陋。
雖說事情還沒弄清楚,但還是趕快處理掉為妙,免得堂堂學者當眾出丑。
難道就這么草草收場了?周圍那些看熱鬧的人都覺得有些可惜。但也沒有辦法,看來只好掃興而歸了。正在這時候,有一個人滿頭大汗地從人堆里擠了出來,大聲地提議道:“請把這個洞讓給我吧。我來給你們填。”(投機商人對洞打的主意是事情的重要轉折點。)
他就是那個起先打算出高價買下這個洞的專利權的投機商人。
可是,這個村的村長不同意。
“你愿意給我們填掉這個洞固然是件好事情,可是這個洞卻不能給你。因為我們必須在這上面建造一座廟。”(出賣洞還是建廟再次引發道德與利益的沖突和抉擇。)
“請放心,我馬上就給你們建造一座更加出色的廟,并且還附帶一個廣場,怎么樣?”
村長還沒來得及回答,村民們就異口同聲地叫了起來。(投機商人以利益動搖了人們對神明的敬畏。)
“這是真的嗎?要是造在離我們村莊更近一點的地方就好了。”
“一個洞有什么稀奇的,現在就送給你吧。”
于是,這筆買賣就拍板成交了。當然,村長也只好對此表示同意了。
這位收買專利權的商人按照合同履行了自己的諾言。在離村莊更近的地方,一座小小的廟建造起來了,并且還附帶建造了一個廣場。
段析:以上是小說的第二部分——發展部分,洞沒有研究清楚,卻被一位投機商人買下,前途堪憂。人們對洞的研究毫無進展,只發現任何東西扔進去都毫無反應,村民為利益將洞賣給投機商人,道德的失敗是小說的重要轉折點。
在這一年的秋收季節,這位專利權所有者創辦了一家新奇的“填洞公司”。在這個洞的附近造起了一所小房子,門上掛著一塊小小的招牌。
接著,這位專利權所有者就叫他的伙伴們在城里到處奔走,用各種方法進行宣傳。
“本公司有一個絕妙的深不可測的洞。據學者們估計,其深度至少在五千米以上。這是容納原子能反應堆的核廢料等危險物品的最好場所。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對洞的宣傳與前文比照明顯不符合事實。簡單的敘述刻畫出人類在利益的迷惑和驅使下,表現出人性的丑惡。)
不久,政府有關部門發給了營業許可證。許多原子能發電公司都爭先恐后地前來簽訂合同。開始,村里人都有點擔心,生怕會出什么事情。可是,“填洞公司”派人對他們進行說明,這是一個非常保險的洞,即使過上幾千年也絕不會對地面上產生什么危害。同時,村民們還可以從中得到好處呢。大家明白了,也就放心了。不久,從城里到這個村莊的現代化高速公路也建成通車了。(“非常保險”其實并無根據。)(“大家明白了,也就放心了”表現人們的無知與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