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導學案答案1
6、① 沉重—— 南斯拉夫:克拉庫耶伐次大屠殺,殺了普通的勞動者,其中300個孩子遇害;
② 美麗—— 整個民族的英勇:面對法西斯的屠殺,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懼,大義凜然,不論是那位面對槍口的威脅仍然堅持給孩子們上最后一課的老師,還是那些在生命即將被殘酷剝奪之際仍不忘表達對親人的愛的人們,都表現了“整個民族的英勇”,沒人屈服乞憐,這是令人崇敬的,是美的。
7、孩子們天真無邪,一直在父母親人的關愛下幸福地生活,他們也思想單純,力量弱小,不可能做出對
納粹“不利”的事來,納粹分子卻把屠刀舉向孩子,這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屠殺的野蠻殘酷。
8、景物描寫:使人感到沉重。“氣氛。苦雨。天昏。地暗。”是寫天氣,也是寫信請。景物描寫渲染了氣氛,烘托了人們在紀念地的悲痛心情。
語言描寫:“七千多人呀!”“一天之內,全殺光了!尸首染紅了三百五十多英畝土地。”突出了屠殺的殘酷和悲慘。
神態描寫:兩位老人“頭發斑白,臉色肅穆,定定望著籠罩山谷的v石碑。”“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幸存者和地下長眠的死者在這一刻是相通的。
場面描寫——紀念的人群是美麗的:“人已滿山滿谷。……站在47年前300個孩只發出最后一聲呼喚的地方:‘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們對生的渴望是美麗的。
9、(1)殘暴、無人性
(2)本義是形容有滋有味或趣味很濃的樣子。這里是反語,表明對其神態的憎惡。
(3)牢記歷史教訓,創建美好未來,才能免遭欺侮。
6 阿長與《山海經》
2、寫了七件事:①常喜歡切切察察 ②限制我的行動 ③睡覺時擠得我無法翻身 ④懂得許多規矩和麻煩的禮節 ⑤講長毛攻城時護城 ⑥謀害我的隱鼠 ⑦為我買《山海經》
略寫:阿長的稱呼的來歷、“切切察察”的毛病、擺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討厭的種種規矩、"長毛"的往事,詳寫:為"我"買《山海經》一事。
4、作者對阿長的感情是變化的,從“不大佩服——不耐煩——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5、“憎惡”“討厭”是兒時的心理,阿長的出身低下,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適合兒童的心理,但心是好的。她年青守寡,非常不幸,出來做女工,沒有別的奢望,但求“順順流流”,魯迅在具體描寫中飽含同情。在寫法上也是欲揚先抑,是在為寫買《山海經》一事作鋪墊,更好地突出了重點。在作者眼里,長媽媽多事,不拘小節,麻煩多禮,但同時又心地善良、仁慈,樂于助人。 6、“我”聽到以后很震驚,很感動,進而想到這別人不肯做,或做不到的事,這樣一個普通人居然做到了,“我”也由此而對她“發生新的敬意了”。平時對她根本不抱希望,她卻居然給“我”弄來了最想要而又最難弄的《山海經》,在孩童眼中,長媽媽似乎真的“有偉大的神力”。前面寫阿長講完長毛的故事,“我”覺得她有“偉大的神力”,雖然是描摹當時還是小孩子的“我”的心理,但由成年作者寫出來,總帶有戲謔成分;而此處再寫長媽媽“確有偉大的神力”,語氣顯得莊重,感情極為誠摯。 7、這四本書雖然很粗拙,卻是由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人給我買來的,當時給了“我”非常大的震動,讓“我”產生過感激和“新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