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夢想導學案
3.作者與背景介紹 :略第一課時【合作探究】預設問題一:這一次演講是針對什么人的?這次演講的時間、地點和場合各是什么?這次演講涉及哪些內容?這次演講想達到什么目的?參考提示:演講對象:主要是針對美國黑人,同時也包括美國政府。時 間: 1963年8月28日地 點:華盛頓廣場,林肯雕像前場 合:在華盛頓特區組織25萬人的集會上涉及內容:要求民主、自由、種族的平等演講目的:進一步推動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運動,加快實現理想的步伐。預設問題二:題目是《我有一個夢想》,那么,作者的夢想究竟是什么? 為什么有這樣一個夢想呢?怎樣實現夢想?參考提示:(1)18—23段:美國真正實現人人平等。( 具體內容包括: 18段:美國真正實現“人人生而平等”。 19段:消除種族歧視和隔離。20段:美國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21段:美國成為不以膚色來定優劣的國家。23段: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處,親如兄弟。25段:以后的美國能成為真正的人間樂園。注:可引導學生先分說,后概括。)(2)1——6段是集會的原因和目的。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視和貧困的環境中,美國沒有實現百年前自由的諾言,今天討回權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實現,美國將出現叛亂。(3)段落是7——16段是說怎樣實現夢想。斗爭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爭的手段:團結白人、長期堅持以徹底達到目的 斗爭的態度:堅決、毫不退縮、徹底。 【精講點撥】預設問題:全文的思路是什么?作者為什么不先講自己的夢想是什么,然后再展開論述原因和實現的方式?現在的結構安排有什么優點?參考提示:為什么要實現夢想——怎樣實現夢想——夢想是什么。前面寫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視和貧困的環境中,會引起黑人的傷感和憤怒;這時告訴他們怎樣才能擺脫現狀,能讓他們看到希望并抑制過于激憤的情緒;最后在希望中推出夢想,讓所有人為之振奮,把現場氣氛帶到高潮。【當堂達標】1.(1)蛻變;(2)義憤填膺;(3)坎坷曲折;(4)束縛;2.a 3.例句: 我有一個夢想,讓所有的沙漠都變成綠洲,再也沒有鋪天蓋地的沙塵暴,遮擋我們的雙眼;我有一個夢想,每一條河流都清澈見底,不再泛起骯臟的白沫,讓每一條魚兒快樂的嬉戲;我有一個夢想,每一片天空都碧藍如洗,不再涂抹滾滾的濃煙,讓每一只鳥兒自由的翱翔;我有一個夢想,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積成山,讓每一個孩子在綠樹下草地上健康的成長。 4.(1)是否要保護方言,同學們看法不一。(2分)(2)(看法1分,理由2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應該保護方言。因為方言不僅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還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多彩的地域文化。示例二:應該保護方言。因為保護方言就是保護語言的多樣性。 示例三:應該摒棄方言。因為方言的使用會影響普通話的推廣。 示例四:應該摒棄方言。因為摒棄方言可以消除寓言隔閡,更好促進各地區的交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