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幻覺教學案
1、這段選文主要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好處?
2、這段選文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3、日落的景象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文段具體寫了日落時哪幾種
20落日的幻覺
學習目標
1理解文章的內容,了解相關的光學知識,能夠說出落日的幻覺的科學依據。:
2整體感知課文,能夠篩選相關的信息,培養默讀的能力。
3培養善于觀察,探究身邊自然現象的能力。
學習重點與難點
1、培養閱讀理解能力。
2、了解掌握說明方法。
學習過程:
一、預習 自學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
奄奄( )綺麗( ) 衰減( ) 殷( )紅
墜落( ) 塵埃( )蔚( )藍
2、你能準確解釋下列詞語嗎?
(1)日薄西山 (2)綺麗
3、填空
(1)日落確實很美, ,變化多端。
(2)天文學家早就發現,地球大氣會使光線 。
(3)接近地平線的太陽的光線穿過大氣層時,其距離遠大于高層,所以進入底層的光線迅速 。
二、研討 學習:
(一)介紹作者有關知識。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說說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
(四)重點研讀,合作探究:
1、作者在第二段描寫了日落時的哪些景象?
2、第4——7段是怎樣闡述各種日落現象背后的科學道的?師生共同完成課后表格填寫。
3、在介紹幻覺現象時,按照“體積變大,顏色殷紅,形狀變扁,背后有暗弧亮弧,有時有紫光出現,”這樣的順序介紹的,但是,原理介紹中卻不是這樣的順序介紹的,這樣行文的原因是什么?
4、再讀課文4--7段,思考在這一部分中用了哪些說明的方法。
5、朗讀課文第1——3段,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第1段從人們觀注日出而不太重視欣賞日落寫起,引用兩句古詩文推測人們的心理,引用古詩文的作用是什么?
2)、第2段主要運用什么表達方式,寫日落時的種種景觀。
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
3)、第3段在全文結構上屬于 在內容上起著 的作用。
6、本文是說明文,文章給我們以怎樣的啟示?
(五)、課堂拓展延伸:
既然日落的幻覺如此美輪美奐,那么日出的幻覺又怎樣呢?請大家結合記憶,動手寫寫。
三.教師小結
四.鞏固練習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其實,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樣壯觀、綺麗,而且神秘、迷人。如果有機會觀日落,它會使你神往:太陽靜靜地躺在西天地平線上,變得如此之大,顏色是那樣深黃、殷紅;它緩緩墜落,接近地平線時竟縮身變扁。若天空有云,你會看見燦爛的晚霞;全天無云,不要忘記回頭,你會發現背后的天空中現出神秘的藍灰色暗弧,暗弧外面還鑲有明顯的亮弧。而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時,西方天空還會出現迷人的紫光,隨著太陽的墜落,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線時才消失。可惜這種美麗的紫光并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