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基礎知識、練習、拓展
變色龍
一、字音字形
(一)字音
乞丐(qi) 伶俐(ling) 咳嗽(sou) 旗幟(zhi) 坯子(pi) 魁梧(kui) 眨眼(zha) 中看(zhong) 契訶夫(he) 逮住(dai)
(二)字形
蔑視 醋栗 戳穿 嬌貴
竹篾 米粟 殺戮 驕傲
二、詞語
招惹:(用言語、行動)出動,逗引(多用于否定式)。
洋溢:(情緒)充分流露。
恐嚇:以要挾的話或手段威脅人。
異想天開:形容想法離奇,不切實際。
顏色:指顯示給人看的厲害的臉色或行動。
三、文學常識
1.作者簡介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1860---1904),19世紀末期俄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舉世公認的短篇小說大師和卓越的劇作家。契訶夫的祖父是贖身的農奴,父親以經營雜貨為生。契訶夫的童年就是在極端專制的封建家庭里度過的,所以他從小就仇視專制統治,向往進步和自由。契訶夫在中學讀書和在莫斯科大學學醫期間,閱讀過大量進步文藝作品,接受過民主主義思想的熏陶。1884年大學畢業后,他在莫斯科附近行醫,接觸了農民、地主、官吏、教師等各種人物,擴大了視野,加深了對沙皇俄國黑暗現實的認識。1890年,他又到沙皇流放犯人的庫頁島進行了考察,進一步認識到專制制度的腐朽,這一切對他的創作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形成了他創作中強烈的民主主義思想傾向。
契訶夫從1880年開始發表作品,一生共寫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說,還寫了一些中篇小說和劇本。短篇小說如《凡卡》《普里希別葉夫中士》《一個官員的死》《變色龍》《哀傷》《苦惱》《乏味的故事》《決斗》《裝在套子里的人》《姚尼奇》《農民》《在峽谷里》等,中篇小說如《草原》《第六病室》《未婚妻》等,劇本如《海鷗》《萬尼亞舅舅》《三姐妹》《櫻桃園》等。他常常通過一些日常平凡的事物,描寫小市民、小官吏的自私、虛偽、庸俗的丑態,揭露腐朽反動的沙皇統治的罪惡,反映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
2.作品介紹
這篇小說選取社會生活的一個極小片段——街頭的狗咬人事件,通過精彩的對話,用對比的手法,刻畫一個見風使舵、趨炎附勢、媚上欺下、反復無常而又厚顏無恥的警官形象,反映了沙皇專制統治的腐敗黑暗。小事情反映大問題,以小見大,是契訶夫這個短篇小說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