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之謎(通用13篇)
旅鼠之謎 篇1
有一天,我獨自一人在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上徘徊,希望能找到一塊值得保存的文物作紀念,但轉了半天一無所獲,卻突然從草叢里跑出一只老鼠來,它一看苗頭不對,知道出來得不是時候,便倉皇逃竄。我很想看看這北極老鼠到底是個什么樣子,便在后面緊追不舍。它跑了半天,找不到一個洞口可鉆,我急中生智,摘下帽子把它扣住了。當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從帽子里取出時,突然過來一個高個子的白人,他饒有興趣地看著我,笑瞇瞇地問道:“你捉到了什么好東西?”
“是一只老鼠。”我說,接著補充了一句,“也許足一只田鼠。”
“不。”他蹲下來,看著那只老鼠,搖搖頭說,“這是一只旅鼠。”
“真的?”我驚叫起來,“這就是北極旅鼠?除了顏色深一點之外,它看上去與我們家鄉的田鼠沒有什么明顯的區別。”我仔細地端詳著它那黑色的絨毛和尖尖的嘴巴,近乎自言自語地說。
“是的,這就是神秘莫測的北極旅鼠,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說著,他遞給我一張名片,并自我介紹說,“我是丹尼斯,從紐約來的。”
丹尼斯-馬洛拉斯先生是紐約動物協會的成員。
他坐到草地上,抓起那只旅鼠,很內行地讓它張開了口,露出額尖利的牙齒:“它們雖然是哺乳動物,但在所有動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蟲在內,是繁殖能力最強的動物.也許只有細菌分裂才能和它們相媲美。它們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個幼崽。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升始生育。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他直直地望著我。
“意味著它們繁殖得很快唄。”我半開玩笑地回答說。
“繁殖得有多快呢?”他追問道。
“這……”我無言以對了。
“計我們算筆賬你就知道了。”他把老鼠放進一個紙袋里,從背包中取出了本子和鉛筆,“一對旅鼠從三月份開始生育,假使它們一年中生了7窩,每窩12只,一共84只,這是它們的第二代,電就是兒子和女兒。再假設每胎都是6公6母,則為6對。20天后,第一胎的6對開始生育,每胎1 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則為432只。40天后,第二胎的6塒也投入了生育大軍,它們一共可以生5胎,若每胎12只.則為360只。以此類推,那么,它們的孫子和孫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l512只。這是第三代。不要忘了,40天以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36對也開始繁殖了,它們的第一胎就可以生432只,一共可生5胎,為2 160只。還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一生可以牛出6 480只小老鼠。照這樣推算下去,第五代為25920只,第六代為93 312只,第七代為279 936只,第八代,也就是這一年的最后一批為559 872只。你看看,從一月份的2只,到八月底九月初就會變成967 118只的龐大隊伍!就是由于氣候、疾病和天敵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還有50萬只!天哪,這簡直像是一個天文數字!”他把推算的結果擺在我的面前,用手指著那些數字說。
我遲疑地接過他的本子,看著那密密麻麻的數字,內心深表懷疑。于是自己動手,重新推算了一一遍,所得的結果竟然和他的完全一致。“是的,”我喃喃地說,“這實在是一個可怕的數字。”
“正因為如此,所以,在如此廣闊的北極草原上,有時候,它們的密度竟能達到每公頃有250只之多!這還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奧秘。”看著我驚訝的表情,他顯得有點得意。
“幸好它們只是一些小老鼠,如果再大一點,例如是兔子或者山羊之類,還不把地球上所有的草都吃光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不會的,大自然是要進行干預的。”他把本子收了起來,望了一眼那個盛老鼠的紙袋子,“實際上,旅鼠并非每年都太量繁殖,而是有節制的,并且有豐年和歉年之分,大約四年左右一個周期。在平常年份,旅鼠只進行少量繁殖,使其數量稍有增長。而在歉年或叫做小年當中,它們的計劃生育很嚴,甚至可以使其數量基本上保持不變。只有到了豐年,當氣候適宜和食物富足時,它們就像聽到一聲令下,齊心合力地火量繁殖起來,使整個種群的數量急劇地膨脹。一旦達到一定的密度,例如一公頃有幾百只,奇怪的現象就發生了:這時候,幾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變得焦躁不安起來,它們東跑西顛,吵吵嚷嚷,永無休止,停止進食,似乎大難臨頭世界末日就要到來似的。這時的旅鼠不再膽小怕事,見人就跑,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敵面前它們都顯得勇敢異常,無所畏懼,具有明顯的挑釁性,有時甚至會主動進攻,真有點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更加難以解釋的是,這時候,連它們的毛色也會發生明顯的變化,由灰黑變成鮮艷的橘紅,使其目標變得特別突出。所有這些奇怪的現象加在一起,惟一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釋是,它們千方百計地去吸引像貓頭鷹、賊鷗、灰黑色海鷗、粗腿禿鷹、北極孤貍甚至北極熊等滅敵的注意,以便多多地來吞食它們。這與自殺沒有什么區別.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敢死隊差不多。”說到這里,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我卻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在這個星球上,一切生物都在為了生存而競爭,而那些可憐的旅鼠怎么會想方設法去自殺呢?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不去大量繁殖,不就可以避免這種悲劇!
丹尼斯大約猜透了我的心思,收斂了笑容,認真地說:“這就是旅鼠的第二個難解之謎。但是,無論怎樣地暴露自己,因為它們的數量實在太多,而天敵的數量卻總是有限的,要靠這種方法來減少數量收效甚微。因此,它們似乎是一計不成又生一汁,顯示出一種非常強烈的遷移意識,紛紛聚集在一起,漸漸地形成大群,開始時似乎沒有什么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到處亂竄,就像出發之前的亂忙.正在做著各種準備似的。但到后來,不知是誰一聲令下,也不知道是由誰帶頭,它們忽然朝著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了。而且往往是白天休整進食,晚上摸黑前進。沿途不斷有老鼠加入,隊伍愈來愈大,常常達數百萬只。它們逢山過山,遇水涉水,前赴后繼,沿著…條筆直的路線奮勇前進,決不繞道,更不停止。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無懼色,紛紛跳將下去,被洶涌澎湃的波濤吞沒,直到全軍覆沒為止。這就是所謂‘旅鼠死亡大遷移’。”說到這里,丹尼斯似乎也感慨起來,兩眼眺望著遠處的天邊,仿佛是在自言自語,“真是滑稽可笑!真是不可思議!這就是旅鼠的第三人奧秘”。
“它們這種大遷移是不是因為發生了大饑荒,而試圖去尋找一塊水草豐美的新領地而誤入歧途呢?”
“不像。”丹尼斯搖了搖頭,“旅鼠是一種嚙齒類動物,主要以草根、草莖和苔蘚之類的植物為食,這些植物遍布北極草原,即使達到每公頃250只的密度也還足地廣鼠稀,不可能發牛嚴重的饑荒。而且,它們不是偶然的來一次大逃亡,而足周期性的,每隔幾年就來一次,而且沿著一定的路線,所以不大可能是因為饑餓所致。更具有說服力的是,它們在遷徙途中即使遇到食物豐美的地區也不停留。由此可見,導致它們人遷徙的原因決不是因為饑荒,而是另有他圖。”
“我還是覺得難以置信,也許它們只是聚在一起,到處亂跑,而把大海當成它們經常穿越的小河溝也說不定。因為它們的視力很差,鼠目寸光,看不到遠處的東西,所以很難把大海和小河溝區別開來。”
“不!不!”他堅定地搖搖頭,“有人專門研究了各地旅鼠遷移的方向,結果發現,它們最終的目的都是奔向大海。例如,瑞典和挪威中部的旅鼠是往西奔向大西洋,而挪威北部的旅鼠則是往北奔向巴倫支海。奇怪的是,還沒有發現哪個地方的旅鼠是往南遷移的,其實只要它們稍微往南走一點,就可以找到食物豐富且氣候溫和的天堂。由此可見,它們似乎是按照某種嚴格的指令行事,明白無誤地都把人海看作自己最終的歸宿。”
“還有一個問題,”我急不可耐地打斷了他的話,“如果所有的旅鼠都這樣匆匆忙忙地跳進大海去自殺,那么它們不是早該斷子絕孫了嗎?”
“這一點你就放心好了,它們還不至于傻到那種地步。”他笑了笑,似乎早就料到我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當它們要進行大遷移時,總是忘不了留下少量的伙伴看家,并擔任起傳宗接代的神圣任務。這看上去真是天意。”
“那么,旅鼠為什么會有如此超強的繁殖能力而過一段時問義要來一次集體大自殺呢?”我終于提出了這一問題。
“不知道。”他聳了聳肩膀,“這是動物學中,特別是有關動物行為的研究中一大難解之謎。”
“有什么假說嗎?”我仍不甘心。
“沒有。”他搖了搖頭,“因為這些行為如此稀奇古懌,以致人們連可能的假說也提不出來。”說著,他站起身來,拍了拍沾在身上的草葉和塵土,“許多動物學家和動物行為專家對北極的旅鼠進行了詳細的觀察和研究,總想解開其中的奧秘,但是都失敗了。因此,我雖然沒有對旅鼠進行過專門研究,我知道的這些只不過是道聽途說,但我總是覺得,過去的事實似乎表明,看來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是難以解開旅鼠之謎的。”
我們邊走邊談,慢慢地往海邊走去。剛剛走到懸崖的邊緣,他卻突然大叫一聲,縱身就要跳將下去。著實把我嚇了一大跳,我一把揪住了他的背包帶。這回輪到他哈哈大笑了,他笑得彎下腰去,順手拍了拍我的肩膀說:“你真認為我會像旅鼠那樣不顧一切地跳下去嗎?決不會的。在旅鼠的奧秘還沒有弄清楚之前,我自己卻先跳到海里去自殺.豈不是比旅鼠還要荒唐滑稽?”笑了一陣,他忽然若有所思地說:“不過,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旅鼠之謎 篇2
位夢華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2.學習作者娓娓動聽的對話中講述故事的寫作手法。
3.理解說明文知識性很強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旅鼠的特點。
2.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3.由學生自己講述課文內容,解答旅鼠之謎。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自主預習2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媲(pi4)美 挑釁(xin4) 迷惘(wang3 )篤(du3)信 嚙(nie4)齒 滑稽(ji1) 徘徊(huai2) 逃竄(cuan4)
2.解釋下列詞語。
前赴后繼: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
篤信:忠實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3、導人
你聽說過北極旅鼠嗎?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閱讀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會產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
精讀品析
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1.哺乳動物卻有和細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夠根據條件控制繁殖。
3.達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敵人來消滅自己。
4.周期性的進行“死亡大變遷”。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二、探究活動
1.討論旅鼠的幾大奧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旅鼠有這種本能。)
2.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討論一下,這樣說對不對?為什么?
(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不求統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學生說自己所見的奇聞,課后寫成書面文字。)
旅鼠之謎 篇3
位夢華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寫法上的不同,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2.過程與方法目標: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理解旅鼠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3.情感和價值目標:激發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關注社會問題,善于觀察生活,熱愛自然。
【課文提示】
1.本文是一篇極有趣味的說明文,但又不同于普通的說明文。文章敘述“我”與丹尼斯的交談,“我”時而懷疑,時而“驚訝”,時而“迷惘”,時而猜測,進而疑惑,最后還有一出滑稽戲,結句卻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亦莊亦諧。這種方式,具有藝術效果,既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又解人疑惑,發人深思。本文的重點,在于引發人們對一些問題的深入思考。
2.位夢華,地質學家。1991年他獨闖北極,成為與愛斯基摩人接觸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后,撰寫大量文章介紹北極情況。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級》、《南極之夢》等 。
【正音正字】
媲pì 釁xìn 惘wǎng 篤dǔ 嚙niè 稽jī 徊huái 竄cuàn
【積累詞語】
一無所獲 急中生智 小心翼翼 饒有興趣 自言自語 神秘莫測 無言以對
以此類推 齊心合力 東跑西顛 永無休止 大難臨頭 膽小怕事 恰恰相反
無所畏懼 想方設法 全軍覆沒 不可思議 難以置信 明白無誤 急不可耐
斷子絕孫 傳宗接代 稀奇古怪 道聽途說 若有所思 毫無節制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詞語解釋】
前赴后繼: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篤信:忠實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走。
神秘莫測:使人摸不透,高深得沒法揣摩。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荒唐:(思想、言行)錯誤到使人覺得奇怪的程度。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朗讀課文】
【課文分析】
北極旅鼠,是一種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閱讀這篇課文,我們也會產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
全文圍繞旅鼠的三大奧秘展開,“我”不斷追問,使人們對旅鼠有全面認識。文章內容生動、有趣。全文28段。精讀部分是第7-17段,集中交待旅鼠奧秘。文章以對話的方式呈現出來。文章內容雖淺顯,但給人們的啟示卻是極其深刻的。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也就在于此,想通過本文引發人們的思考。
本文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借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科學小品。旅鼠保持種群數量的方式,也給我們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課外作業】
1.完成“學習建議”。
2.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課時
【思維訓練】(根據自己情況,至少選做六題)
1.歸納北極旅鼠有哪幾大奧秘?
北極旅鼠有三大奧秘:①旅鼠繁殖能力驚人;②旅鼠繁殖能力不僅有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自殺現象;③死亡大遷移,數百萬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2.第11段,最顯著的說明方法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這一段,最顯著的說明方法是列數字。 其作用是:通過數字顯示北極旅鼠具有驚世駭俗的繁殖能力。“三月份到八月份”極言時間之短;“2只”極言基數之微小,反襯后面;“967118只”與“50萬只”極言數量之巨大,顯示旅鼠的繁殖能力巨大,讓人瞠目結舌。
3.第11段,“天哪,這簡直像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它是一段話的總結句,展示了北極旅鼠的繁殖能力大得驚世駭俗。
4. 北極旅鼠的悲劇給我們什么啟示?
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啟示就是,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
5. 為說明旅鼠之謎,本文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舉例說明。
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6. 課文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請找出本文記敘的六要素。
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局——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表他的感想。
7. “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這句話是全文的中心句。雖然旅鼠的奧秘難以解答,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人口的膨脹,無節制地繁衍,會影響人類的生存質量,甚至會危及人類的生存。所以,這句話也是警示人類:不要走上自殺的道路。
8. “旅鼠死亡大遷移”,為什么不會斷子絕孫?(用文中的話回答)
“當它們要進行大遷移時,……并擔任起傳宗接代的神圣任務。”
9. 學習這篇課文,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①旅鼠的奧秘是我們人類研究了幾個世紀仍無法理解的,由此獲得的啟示是:大自然還有很多奧秘,我們人類仍無法解釋,有些奧秘是非常難解的,有待繼續探究。
②如果我們人類無節制的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我們也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問題是全球第一號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索。
③自然界的萬物都是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④科學研究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
10. 本文的寫作特點有哪些?
①從記敘文的角度來看,記敘文的要素交待很清楚。
②用記敘文的框架,通過對話的形式,生動有趣的介紹知識。
11. 采用對話方式的好處有哪些?
①可信度高。
②通俗親切。
【課外作業】
1.讀一遍《使人傷腦筋的鴨嘴獸》,掃除文字障礙。
2.了解新課文的內容,思考“學習建議”。
旅鼠之謎 篇4
教學內容:旅鼠之謎
教學目標:
1、了解旅鼠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求知欲和探究學習的欲望。
2、學習作者“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3、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4.引發學生對生存環境的思考,思考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外,關注人口問題。
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2、學習作者“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3、引發學生對生存環境的思考,思考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外,關注人口問題。
教學難點:
1、以文末句“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2、引發學生對生存環境的思考,思考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外,關注人口問題。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神秘的大自然給予了我們無窮的財富,給予了我們無窮的探索空間,給予了我們無窮的精神啟發。我們感謝自然,感謝她給予我們的這一切。在這神秘的自然里有許多讓我們震驚的事,還記得斑羚飛渡吧?那悲壯的一幕曾讓我們的心靈受到過極大的震撼。我們曾為它們所表現出來的精神而感慨不已。然而,我們卻無從知道它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自救行為,留給我們的是一個難解的謎。在自然界里,這樣的難解之謎還有很多。
如有(出示偽虎鯨圖片)它是海洋中的巨獸――偽虎鯨,它們常常幾十頭甚至上百頭地聚在一起舉行集體自殺(點),人們始終無法知曉其中的奧秘。
如有(出示旅鼠圖片)這是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北極旅鼠,它們身上也有許多難解的謎。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今天,我們一起來傾聽一個獨闖北極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位夢華給我們講述的故事,我相信聽了這則故事之后,你一定會產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出示課題)讓我們一起走進《旅鼠之謎》吧!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教師過渡:請同學們打開書,輕聲朗讀課文,完成老師提出的要求。
(1)找出你不認識或讀不準的生字。
(2)勾出你自己不理解的或者你認為值得我們積累的生詞。
2、正音
(1)學生集體正音
(2)教師出示重點生字字音,學生齊讀。
媲(pì)美 挑釁(xìn) 迷惘(wǎng) 篤(dǔ)信
嚙(niè)齒 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竄(cuàn)
3、解詞。
(1)學生積累生詞
(2)教師出示重點生詞,解釋并運用。
前赴后繼: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篤信:忠實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過渡:(評價預習情況)文章的題目叫“旅鼠之謎”,你知道旅鼠的“謎”有哪些嗎?請同學們再一次快速地默讀課文,找出旅鼠之“謎”。
2、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教師提出要求。
學生閱讀課文,找出旅鼠的奧秘,并討論交流。
(提醒學生,注意勾劃)歸納并總結北極旅鼠有哪些奧秘?
北極旅鼠的奧秘:
(1)驚人的繁殖能力;(2)控制繁殖,吸引天敵;(3)死亡大遷移;……
教師追問:同學們,除了課文里邊提到的三大奧秘之外,其實旅鼠身上還有許多的謎,請閱讀課文,再去發現,提出你的疑問。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至理名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自由發言,諸如:
(1)為什么旅鼠在死亡大遷移的時候只往西或往北遷移呢?
(2)他們為什么要跳海呢?
(3)他們明明有驚人的繁殖能力,為什么還要控制呢?還要采取自殺行為呢?……
3、推測旅鼠之謎的原因。
(1)同學們,面對旅鼠的奧秘,你想解開這些奧秘嗎?開動自己的腦筋,整理自己的思路,推測一下旅鼠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吧。
(2)討論:旅鼠奧秘的原因。
(引導: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他們在維持著生態的平衡,維持著自然的和諧發展,或許旅鼠有這種本能。)
4、插入分析本文的說明方法。
文章第11自然段講旅鼠驚人的繁殖能力這一奧秘的時候,采取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列數字,準確地說明了旅鼠的繁殖能力超強,達到了駭人聽聞地步了。
5、總結文章:
同學們,課文通過“我”與丹尼斯的對話,給我們介紹了北極旅鼠的奧秘。雖然我們無從知道旅鼠之謎的真正原因,但我們卻能感受到:這也許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控制著自然的和諧發展。由此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刻含義。
四、討論與探究
1、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們人呢?正如課文所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結合下列文字資料,討論一下,從中可獲得哪些啟示?
(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不求統一答案。)
(文字資料: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XX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1955年,我國著名人口學家,北大校長馬寅初先生說:“我的調查證實,中國的人口增長率實在是太高了,幾乎失控,每年都要增長22%以上,甚至可能接近30%,這就是說中國每年凈增人口已經達1300萬之多。十年以后中國的人口將達8億多,五十年后(即XX年)將增加到26億,這個數字是驚人的。”
XX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國總人口為12.9533億人。
網上有人預測:中國人口2032將達高峰14.7億。
啟示:重點在控制人口,學會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動物們都知道通過控制自身種群的數量,來保持生態平衡,維持自然的和諧發展。而我們人類呢,也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以求得可持續發展。
五、拓展遷移
1、老師在開課的時候說了,神秘的自然給予了我們許多,你讀完了這一篇知識性與趣味性都很強的文章,一定會有許多印象深刻的地方吧,請把它談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引導學生談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也可以談出自己的感受。
2、課后觀察與收集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還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利用課后時間去收集或觀察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六、總結全文:
同學們,自然是偉大的,是可愛的,是生我養我的家園。然而,人類為了經濟和物質上的享受,讓我們的家園遭到了破壞,自然已發出了痛苦的呻吟,地球已快滿目蒼痍了。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拯救地球吧,拯救我們的家園吧!我們生每一個人都應該覺醒:別再干那些破壞生態環境的事了,人類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才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七、布置作業:
八、教學后記:
旅鼠之謎 篇5
13、旅鼠之謎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2、 學習作者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3、 理解并掌握本文運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1、學生自己探究課文解答旅鼠之謎
2、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設計]
1、課文類型:略讀
2、設計時數:2課時
3、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你聽說過北極旅鼠嗎? 投影1-14
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閱讀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會產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
二、作者簡介 投影15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地質學家。1991年他獨闖北極,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后撰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北極的各種情況。他的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級》、《南極之夢》等 。投16
三、檢查預習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投17
媲美(pì )挑釁(xìn )篤信(dǔ )迷惘(wǎng )嚙齒(niè )苔蘚前赴后繼( ) 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竄(cuàn)
2.解釋下列詞語 投18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篤信:忠實的信仰。篤:忠實,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繼: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沒有根據的話。
四、整體感知課文,把握全文基本內容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歸納并總結北極旅鼠有哪幾大奧秘? 投19
明確:北極旅鼠有三大奧秘 投20-25
(一)旅鼠繁殖能力驚人;20、21
(二)旅鼠繁殖能力不僅有所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種種自殺現象;22、23、24
(三)死亡大遷移,數百萬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25
3、旅鼠的“疑問”:
(1)我經常思考這樣一個重大的問題:如果人類照我們這樣繁殖,結果會怎樣呢?投26 27
(文字資料: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2)我還想:當人類數量急劇膨脹,威脅到人類生存的時候,你們能像我們這樣大規模地視死如歸,舍生取義嗎? 投28
4、從課文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投29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之后由各組選代表發言,共同交流。
學生可能有的答案:
l 大自然有許多奧秘人類還無法解釋,有待繼續研究
l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否則也許有一天我們也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問題是全球第一號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索。
l 在位夢華和丹尼斯身上我們看到了為科學的崇高獻身精神
l 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秘
l 自然界的萬物都是自然課文的研究對象
l 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調節機制,一旦被破壞,就會向新的平衡轉化
l 從自然界的調節中人類應當覺悟:人類也應注意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五、品讀課文,體味文章獨特的寫作手法:
1、提問:本文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知識性很強,但讀來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想一想,文章的寫法有什么獨特之處?它是說明文還是記敘文?在課文中找出你的依據來。投30
學生思考、明確:課文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可以說是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品種,或者叫跨文體的文體。
[比較閱讀] 投31
旅鼠,哺乳動物,常年居住北極,體形橢圓,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長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生性膽小。
旅鼠的繁殖能力很強。一只母旅鼠一年可生產6~7窩,新生的小旅鼠出生后30天便可交配(最高的記錄是出生后14天便可交配),經20天的妊娠期,即可生下一窩小旅鼠,每窩可生11個,據此速度,一只母鼠一年可生成千上萬只后代。
與高度繁殖力相適應,旅鼠為了補充繁殖時所消耗的能量,它的食量驚人,一頓可吃相當于自身重量兩倍的食物,而且食性廣,草根、草莖和苔蘚之類幾乎所有的北極植物均在其食譜之列,它一年可吃45公斤的食物,因此,人們戲稱旅鼠為“肥胖忙碌的收割機”。
至于旅鼠為什么會集體自殺,科學家們雖然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研究,卻仍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提不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來
(1)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用文學的筆調介紹科學知識。
(2)記敘的框架、說明的內容、對話的方式(好處:可信度高;通俗親切。)
(3)通篇寓知識于敘事之中,讓人既長知識又有興趣。 投32
2、找出本文記敘的六要素
明確: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局——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表他的感想。
3、為了說明旅鼠之謎,本文采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舉例說明。
明確: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六、拓展遷移
1、不管是任何難解之謎,總會有破解的一天,而破解旅鼠之謎的人,可能就是在座的某位同學。你能談談你對旅鼠奧秘的見解嗎?(補充材料:關于旅鼠之謎的紛爭(一)(二))
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
2、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還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說說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投33
七、小結
《旅鼠之謎》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科學小品。文章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長。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種形式啟發我們。從旅鼠的身上,我們如果反觀人類自身,也許會領悟到很多……
旅鼠之謎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雜交文體的文章。為什么這么說呢,從全文看,有完整的記敘要素,是記敘文。而內容上主要是介紹科學知識的。因而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借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課文主要談了北極旅鼠身上的幾大奧秘,北極旅鼠和一般的老鼠外形上沒有多大差別,“但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它的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強。第二大奧秘是一旦繁殖過多,就會千方百計吸引天敵的注意,主動通過天敵控制種群數量。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浩浩蕩蕩,無所畏懼。到底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無從知道,或許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這就揭示出自然的奧妙無窮。由此我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義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種群數量的方式也給我們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學習這篇文章,一要引導學生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在寫法上的不同,二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求知欲和探究學習的欲望。三要與其他課文相參照,把各部分內容串聯起來作全面深入的理解,達到融會貫通,激發學生關注自然,保護自然,樹立環保意識。這既是本單元訓練目標的體現,又是新課標精神的體現。本文是一篇自讀課,安排一課時
根據本單元目標和本文內容,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目標:
1.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2.體味本文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獨特寫法
3.學會仔細地觀察,深入地思考,生動地描摹,得體地表達。
4、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熱愛自然,探究自然無盡的奧秘。
依據上述教學目標與課文內容,我又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1.概括旅鼠的三大奧秘,整體把握文意。
2.領會文章給我們的啟示。
3.把“理解文章主旨”作為本課的第三個重點,也是難點。
二、教學方法
1、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運用多媒體展示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引導法等。
據新課標強調:“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2.學習方法上,指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組學習為主,要求他們課前查閱資料并整理、預習課文,同時教給他們跳讀、勾畫、批注、分析與思考等方法,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深入探究。因為初二的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還比較欠缺,所以要不斷地訓練。
首先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在讀的過程中思考提出的疑問,最后在教師適當的點撥、歸納、小結中解讀課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三、教學設想根據新課標的精神,結合課文內容,我的教學設想是:以課文內容為載體,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培養他們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引導他們多角度思考問題,使他們具備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還要充分發揮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特點,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既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又能使他們關注社會問題,探索自然奧秘,加強學科間的聯系與思考,激發想像,發展思維能力。
四、教學過程:(概括;言說;啟迪)
(一)、激趣導課
我想可以由旅鼠的故鄉——北極入手,讓學生根據預先查找的資料說說北極,說說旅鼠,說說大自然的未解之謎,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的好奇心。
(二)、整體感知
1、學習本文,我認為首先要抓住題目了解旅鼠到底有哪些難解之迷,可以讓學生歸納旅鼠的幾大奧秘:
它的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強。雖然是哺乳動物卻有和細菌相似的繁殖能力。在分析這個奧秘時可以思考:作者為了說明旅鼠的繁殖能力,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好處是什么?從而讓學生明確:作者用一系列數字說明旅鼠繁殖能力極強,這些數字準確說明了旅鼠繁殖數量,也就是旅鼠的第一大奧秘。而且作者在說明的過程中,條理十分清楚,有詳有略,每一處都交代的十分清楚。
第二大奧秘是能夠根據條件控制繁殖。一旦繁殖過多,就會千方百計吸引天敵的注意,主動通過天敵控制種群數量。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周期性的進行“死亡大變遷”。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2、接著可以討論旅鼠的幾大奧秘的原因。這個問題課文沒有明確回答,設置這個問題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也可以引導他們了解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旅鼠有這種本能。從而也了解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
三、探究思考
主要探究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內容,二是寫法。
內容上重要設置兩個問題:
1、旅鼠的奇特行為給我們人類什么啟示?
2、“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討論一下,這樣說對不對?為什么?(中國馬寅初在建國初期的憂患,美國阿西摩夫在1972年的預見。
為什么設置這兩個問題呢,一是對文章進一步的深入分析,文章并不僅僅在寫旅鼠,而且從不同的角度看,可以給我們不同的啟示。
二是人口問題,是全球第一號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師: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到公元XX年,全球人口將超過60億……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XX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3、了解寫法。因為這篇課文的寫法很特殊,應該了解一下。
可以先問學生本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情?先用記敘的要素來衡量。記敘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見是地地道道的記敘文體。可是這篇記敘文很特殊,它所敘述的故事跟一般記敘文敘述生活故事不一樣,講的全是關于旅鼠的知識。這篇“記敘文”還有一個特點,通篇幾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對話,而且丹尼斯的話大段大段的,講的都是旅鼠的奧秘,用了許多說明性的語言。這樣看來,說這篇文章是“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生動有趣地介紹知識的科學小品”是不錯的。從文體上可以說,是說明文和記敘文雜交品種,或者叫做跨文體的文體。可見,介紹知識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應該努力創新,應該考慮怎樣講效果更好,怎樣才能吸引讀者,讓人喜歡。
四、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自然界的哪些動物有奇特的現象?
2、“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對此,你怎么看的?
五、領悟創作
1、以“我是旅鼠”的身份來自我介紹。
2、“……之謎”
旅鼠之謎 篇7
我是梨花上傳教案《旅鼠之謎》
教學設計
這篇課文從旅鼠驚人的繁殖能力連想到人類毫無限制的繁衍將會帶來可怕的后果,從而警示人類關注人口問題,關注生態平衡問題。內容前顯,但帶給人們的思索是深刻的,教學思路設計如下:
1、 圖片導入 ,閱讀課文,解決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2、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帶給人們的啟示。
3、 理解本文獨特的寫法(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體)。
4、 講述自然界還有那些奇異現象,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
5、 課堂練筆:把你這堂課的收獲、感想寫下來,注意推敲詞句。
教學目標
1、 概括北極旅鼠三大奧秘。
2、 多角度領會本文給人的啟示。
3、 領會、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記敘文、說明文的雜交體)。
4、 培養學深熱愛科學,用于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5、 課堂練筆。
教學重點:1、概括旅鼠三大之謎。
2、多角度領會本文給人的啟示。
教學難點 :領會、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
教學可是: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訪旅鼠圖片)
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他們的奧秘。今天學習這篇文章,相信同學們也會產生探索旅鼠之謎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課文,把握全文基本內容。
1、 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本文寫了旅鼠的三大之謎。這些內容集中在課文的那幾個段落?7至17段,這三大之謎是通過丹尼斯和“我”的對話表現出來的,現在我們分角色朗讀這幾個段落。朗讀時要注意旅鼠之謎的句子。
2、 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旅鼠三大奧秘,要求語言要準確、見解。
三大奧秘(1)繁殖能力驚人,一對旅鼠一年就有約百萬只后代。
(2)能控制繁殖,一旦過多,就停食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3)周期性死亡大遷移,匯成數百萬的隊伍,葬身大海。
三、討論、探究
1、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思考兩個問題:
(1) 作者寫作本文只是向人們介紹旅鼠的奧秘嗎?你認為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是什?
警示人類,關注人口問題。美國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美國35年就增長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2) 想一想,說一說在本文的學習中你還有哪些啟示?
A、 自然界本身就有調節劑制,一旦被破壞,會相新的平衡轉化。
B、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
C、 從位夢華、丹尼斯身上我們看到了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D、探索奧秘要有創新思維,敢于吃苦的精神。
E、 大自然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有待于人類去研究。
2、 把思考的結果拿到小組交流、討論。
3、 找代表發言。
四、領會、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
我們再來探討一個問題:我們學過的文章,大致都有分類,以你所掌握的文體知識,你覺得這是篇什么文體的文章?并說說你的理由。
(1) 記敘文。理由:通篇都是對話形式,又急需的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事件的起因——我捉了一只旅鼠。經果——“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果——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表自己的感想。
(2) 說明文。理由:全篇講的都是旅鼠的知識,還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這就是這篇文章的特殊之處,作者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兼有記敘文和說明文的特點,因此,本文的文體是:記敘文和說明文的雜交體,它的優點是既給人以知識又使人讀來饒有興趣。
五、拓展,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旅鼠的奧秘,科學家研究了幾個世紀,至今也未解開謎團。大自然神秘莫測,盡管人類一天也沒有停止對大自然的探索,但大自然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你還能說出一些人類為破解的自然之謎嗎?
1、 你對此有興趣嗎?想不想將來用自己的努力揭開謎團?
2、 現在我們要怎么樣?
六、課堂練筆
請同學們把本子拿出來,把這堂課的收獲、感想記下來。
七、布置作業
板書 繁殖能力驚人
旅鼠之謎 自我暴露于天敵
死亡大遷移
旅鼠之謎 篇8
第十三課 旅鼠之謎
教師寄語: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了解科學小品文的文體特點。2.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3.培養科學理性的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關注社會問題,善于觀察生活,熱愛自然。 學習過程:一、積累運用: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媲( )美 挑釁( ) 迷惘( ) 篤( )信 苔蘚( ) 嚙( )齒 滑稽( ) 徘徊( ) ( ) 逃竄( ) 2.解釋下列詞語鼠目寸光: 相輔相成: 前赴后繼:
道聽途說: 二、自主探究
1.初讀課文用簡潔的話語來概括本文所寫的內容。2.文章的題目叫“旅鼠之謎”,你知道旅鼠的“謎”有哪些嗎?請同學們再一次快速地默讀課文,找出旅鼠之“謎”。
3.除了課文里邊提到的奧秘之外,其實旅鼠身上還有許多的謎,能否提出你的疑問?三、討論交流,合作釋疑:
1.快速默讀課文,歸納并總結北極旅鼠有哪幾大奧秘?
2.重點品味文末丹尼斯的話,他說的有道理嗎?談談你的感受。
3. 品讀課文,體味文章獨特的寫作手法四、拓展延伸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讓我們算筆帳你就知道了。”他把老鼠放進一個紙袋里,從背包中取出了本子和鉛筆,“一對旅鼠從三月份開始生育,假使它們一年中生了7窩,每窩12只,一共84只,這是它們的第二代,也就是兒子和女兒。再假設每胎都是6公6母,則為6對。20天后,第一胎的6對開始生育,每胎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則為432只。40天后,第二胎的6對也投入了生育大軍,它們一共可以生5胎,若每胎12只,則為360只。以此類推,那么,它們的孫子和孫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1512只。這是第三代。不要忘了,40天以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36對也開始繁殖了,它們的第一胎就可以生432只,一共可生5胎,為2160只。還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一生可以生出6480只小老鼠。照這樣推算下去,第五代為25920只,第六代為93312只,第七代為279936只,第八代,也就是這一年的最后一批為559872只。你看看,從三月份的2只,到八月底九月初就會變成967118只的龐大隊伍!就是由于氣候、疾病和天敵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還有50萬只!天哪,這簡直像是一個天文數字!”他把推算的結果擺在我的面前,用手指著那些數字說。我遲疑地接過他的本子,看著那密密麻麻的數字,內心深表懷疑。于是自己動手,重新推算了一遍,所得的結果竟然和他的完全一致。“是的,”我喃喃地說,“這實在是一個可怕的數字。”“正因為如此,所以,在如此廣闊的北極草原上,有時候,它們的密度竟能達到每公頃有250只之多!這還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奧秘。”看著我驚訝的表情,他顯得有點得意。1.所選文段介紹了北極旅鼠的什么特點?2.作者是怎樣把這一特點說清楚的?3.除了這一特點,文章中還介紹了北極旅鼠的哪些特點?4.文章結尾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你認為這樣說對嗎?談談理由。五、達標測試1.選出既沒有讀音錯誤又沒有書寫錯誤的一項
( )a.嚙齒(liè) 盜聽途說 繁衍b.媲美(pì) 鼠目寸光 滑稽(jī)c.挑釁(xùn) 篤信(dǔ) 遷徒2.這是一篇很別致的科學小品,采用了_____________框架,_____________的方式,生動有趣地介紹了有關_____________的知識。把它看作記敘文,因為它具備記敘的六要素,即時間_____________,地點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_,經過_____________,結果_____________。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它_____________了半天,找不到一個洞口可_____________,我急中生智,_____________下帽子把它_____________住了。當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從帽子里_____________出來時,突然來了一個高個子的白人,他饒有興趣地_____________著我,笑瞇瞇地問道:“你_____________到了什么好東西?”4. 閱讀并回答問題。 “幸好它們只是一些小老鼠,……幾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變得焦躁不安起來,它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乎大難臨頭世界末日就要到來似的。……不去大量繁殖,不就可以避免這種悲劇! (1)“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是因為: (2)第三段“我卻怎么也笑不出”是因為: (3)填入第二段中畫橫線處的短語,正確的排列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 a.停止進食b.永無休止c.東跑西顛d.吵吵嚷嚷 (4)認真閱讀文段,概括旅鼠繁殖的特點。 (5)旅鼠的數量達到一定密度時,會出現一種什么奇怪現象?最終達到一個什么目的? (6)將下列句子的成分用符號標出來。 a.你真認為我會像旅鼠那樣不顧一切地跳下去嗎? b.我一把揪住了他的背包帶。六、課后小記
旅鼠之謎 篇9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2.學習作者娓娓動聽的對話中講述故事的寫作手法。
3.理解說明文知識性很強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旅鼠的特點。
2.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3.由學生自己講述課文內容,解答旅鼠之謎。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媲(pi4)美 挑釁(xin4)迷惘(wang3)篤(du3)信
嚙(nie4)齒 滑稽(ji1) 徘徊(huai2) 逃竄(cuan4)
2.解釋下列詞語。
前赴后繼: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篤信:忠實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二、導人
你聽說過北極旅鼠嗎?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閱讀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會產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提問:
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歸納旅鼠的幾大奧秘:
1.哺乳動物卻有和細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夠根據條件控制繁殖。
3.達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敵人來消滅自己。
4.周期性的進行“死亡大變遷”。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四、探究活動
1.討論旅鼠的幾大奧秘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旅鼠有這種本能。)
2.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討論一下,這樣說對不對?為什么?
(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不求統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學生說自己所見的奇聞,課后寫成書面文字。)
五、小結
本文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借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科學小品,課文主要談了北極旅鼠身上的幾大奧秘。北極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沒有多大差別,“但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它的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強:第二大奧秘是一旦繁殖過多。就會千方百計吸引天敵的注意,主動通過天敵控制種群數量;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浩浩蕩蕩,無所畏懼。到底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無從知道,或許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這就揭示出自然的奧妙無窮。由此我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義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種群數量的方式也給我們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學習這篇文章,一要引導學生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在寫法上的不同,二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求知欲和探究學習的欲望。三要與其他課文相參照,把各部分內容串聯起來作全面深入的理解,達到融會貫通。
六、布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旅鼠之謎 篇10
一、 教學設計說明
1、本單元所選的課文,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慮與思考。提醒人類已漸漸與自然疏離,地球上出現了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本課《旅鼠之謎》就深刻反映了人類的無限制繁衍所帶來的問題。課文雖是自讀課,但帶給人們的反思卻是深刻的。本文內容淺顯,極易理解,但本著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閱讀教學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
2、整體思路
(1)輕松的話題導入 。
(2)在分角色朗讀課文后,解決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3)通過追問,分析課文其次部分。
(4)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文章帶給人們的啟示。
(5)分析本文與其它說明文的區別。
(6)講述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奇異的現象。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欲望。
二、 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極有趣味的說明文,但又不同于普通的說明文。文章敘述“我”與丹尼斯的交談,“我”時而懷疑,時而“驚訝”,時而“迷惘”,時而猜測,進而疑惑,最后還有一出滑稽戲,結句卻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亦莊亦諧。采用這種方式講旅鼠之謎,具有藝術效果,既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又解人疑惑,發人深思。本文的重點,不是在給人們講述故事,而是在于引發人們對一些問題的深入的思考。
2、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對此文十分感興趣,這是個極好的切入點,并且課文也十分淺顯,因此,對于教材的理解問題應該不大。但學生的見識短淺,思路狹窄,因此,還是應該簡單的查找資料,開闊視野。另外,本文對人類的啟示是個難點,學生想的也許不夠全面和深刻,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了。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寫法上的不同。
(2)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文章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欲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教學難點 :多角度理解對人類的啟示。
1、重點擬定原因及怎樣落實。
(1)全文圍繞旅鼠的三大奧秘展開,后“我”進行追問,使人們對旅鼠有了全面的認識。文章內容生動、有趣。學習本文,應全面了解旅鼠的三大奧秘。在讀書中落實這一問題。全文共二十八個段落,集中交待旅鼠奧秘的應從第七段到第十七段。精讀這一部分,對抓住全文主要內容很有幫助。文章以對話的方式呈現出來,因此分角色朗讀會更適合本文,學生也會更感興趣。朗讀后,圈點勾畫把握內容要點。
(2)難點設置的原因及怎樣突破
文章內容雖淺顯,但給人們的啟示卻是極其深刻的。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也就在于此,想通過本文引發人們的思考。而這一點也恰恰是學生難于把握的。因此確立為難點。如果說一個人的智慧是小智慧,那么眾人的智慧就應該是大智慧。因此,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們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并吸收他人的智慧,這樣看問題就會更深入一些。因此,在朗讀完課文之后,我采取讓學生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教學難點 ,并且在適當的時機教師加以點撥,相信學生會對這一問題有所認識的。
五、教學媒體的選擇與使用。
1、選擇哪些媒體?何時用?怎樣用?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開始時,展示學生的自讀情況一覽表。后播放收集到的旅鼠的圖片。研究啟示時,利用多媒體把應深入思考的問題和補充的材料投影其上。
2、如何教?如何學?
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應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課堂氛圍和研討氛圍。對于本文,我采用朗讀、點撥等教學方法,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同時,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通過師生互動交流,來認識課文引發的深入的思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并能針對群體中的共同任務,積極參與,樂于探究,相互討論補充,增強合作意識。
六、教學過程 設計
1、導入
2、讓學生為課文設計一個總體問題。
3、欣賞旅鼠圖片。
4、讀課文,對問題進行解答。
5、對課文的其他部分進行簡單的分析。
6、抓住文章的中心句,理解對人類的啟示。
7、分析本文與其它說明文的區別。
8、講述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奇異的現象。
9、總結
旅鼠之謎 篇11
教學設計
這篇課文從旅鼠驚人的繁殖能力連想到人類毫無限制的繁衍將會帶來可怕的后果,從而警示人類關注人口問題,關注生態平衡問題。內容前顯,但帶給人們的思索是深刻的,教學思路設計如下:
1、 圖片導入,閱讀課文,解決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2、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帶給人們的啟示。
3、 理解本文獨特的寫法(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體)。
4、 講述自然界還有那些奇異現象,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
5、 課堂練筆:把你這堂課的收獲、感想寫下來,注意推敲詞句。
教學目標
1、 概括北極旅鼠三大奧秘。
2、 多角度領會本文給人的啟示。
3、 領會、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記敘文、說明文的雜交體)。
4、 培養學深熱愛科學,用于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5、 課堂練筆。
教學重點:
1、概括旅鼠三大之謎。
2、多角度領會本文給人的啟示。
教學難點:
領會、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訪旅鼠圖片)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他們的奧秘。今天學習這篇文章,相信同學們也會產生探索旅鼠之謎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課文,把握全文基本內容。
1、 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本文寫了旅鼠的三大之謎。這些內容集中在課文的那幾個段落?7至17段,這三大之謎是通過丹尼斯和“我”的對話表現出來的,現在我們分角色朗讀這幾個段落。朗讀時要注意旅鼠之謎的句子。
2、 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旅鼠三大奧秘,要求語言要準確、見解。三大奧秘(1)繁殖能力驚人,一對旅鼠一年就有約百萬只后代。 (2)能控制繁殖,一旦過多,就停食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3)周期性死亡大遷移,匯成數百萬的隊伍,葬身大海。
三、討論、探究
1、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思考兩個問題:
(1) 作者寫作本文只是向人們介紹旅鼠的奧秘嗎?你認為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是什?警示人類,關注人口問題。美國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美國35年就增長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2) 想一想,說一說在本文的學習中你還有哪些啟示?
1、A、 自然界本身就有調節劑制,一旦被破壞,會相新的平衡轉化。B、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C、 從位夢華、丹尼斯身上我們看到了為科學獻身的精神。D、探索奧秘要有創新思維,敢于吃苦的精神。E、 大自然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有待于人類去研究。
2、 把思考的結果拿到小組交流、討論。
3、 找代表發言。
四、領會、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
我們再來探討一個問題:我們學過的文章,大致都有分類,以你所掌握的文體知識,你覺得這是篇什么文體的文章?并說說你的理由。
(1) 記敘文。理由:通篇都是對話形式,又急需的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事件的起因--我捉了一只旅鼠。經果--“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果--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表自己的感想。
(2) 說明文。理由:全篇講的都是旅鼠的知識,還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這就是這篇文章的特殊之處,作者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兼有記敘文和說明文的特點,因此,本文的文體是:記敘文和說明文的雜交體,它的優點是既給人以知識又使人讀來饒有興趣。五、拓展,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旅鼠的奧秘,科學家研究了幾個世紀,至今也未解開謎團。大自然神秘莫測,盡管人類一天也沒有停止對大自然的探索,但大自然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你還能說出一些人類為破解的自然之謎嗎?
旅鼠之謎 篇12
學習目標:
1、積累文中重要的詞語;了解科學小品的文體特征
2、運用概括提要方式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3、理解本文的寫法,體味其知識性、趣味性,學會形象地介紹科學知識;
4、探究自然無盡的奧秘,接受自然無窮的啟示。
學習重點:本文的寫法,體味其知識性、趣味性,學會形象地介紹科學知識;
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前置學習:
1、 了解作者:[作者簡介]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地質學家。1991年他獨闖北極,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后撰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北極的各種情況。他的主要著作有《神奇的北級》、《南極之夢》等 。
2、文體介紹:科學小品文,它用小品文的筆調,即借助某些文學寫作手法,將科學內容生動、形象地表示出來。
3、朗讀課文 完成下列問題
4、給加點字注音:
媲美( )膨脹( )挑釁( )迷惘( )澎湃( )滑稽( )
歧途( )嚙齒( )苔蘚( )遷徙( )繁衍( )篤信( )
5、根據詞語的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或成語
(1)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
(2)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 )
(3)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 )
(4)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 )
(5)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
(6)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 )
(7)在緊急中想出好的應付辦法。 ( )
展示交流 教師點撥:
6、通讀課文歸納旅鼠的幾大奧秘。
7、本文的表達方式有哪些?
8、記下有疑問的地方,以便和老師同學交流。
第二課時
合作探究:
1、將課文分成三部分,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 )
第二部分( )-- ( )
第三部分( )-- ( )
2、作者對旅鼠之謎有幾種猜測,請大家速讀課文18—27段,看看作者作了幾種猜測?
3、這幾種猜測都被丹尼斯先生否定了,那作者還有什么疑問呢?
4、本文的寫法很有特點:全文結構采用 的框架, 的形式,通俗親切的說明了旅鼠的奧秘,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總的來說,這篇文章算是一篇特殊的說明文,文章多處運用了說明方法,請找出這些語句,并判定所用的說明方法是什么?
段落( )方法: 段落( )方法: 段落( )方法:
段落( )方法: 段落( )方法: 段落( )方法:
5、讀了本文你有哪些啟示?
教師小結:
《旅鼠之謎》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科學小品。文章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長。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種形式啟發我們。從旅鼠的身上,我們如果反觀人類自身,也許會領悟到很多……
拓展延伸:
1.根據句意用本課學習的成語填空:
(1)根據( )而下的結論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態度。
(2)他們的設想具有遠見卓識,絕非( )之輩。
(3)真令人( ),《千手觀音》這個節目竟是一群聾啞姑娘表演的。
(4)消防隊員( ),終于將這場大火及時撲滅。
2、旅鼠為了減少數量,采用了自殺的方式以保持生態平衡,作為會思想的人類,你認為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避免過度生育可能造成的惡果呢?
3、積累下列詞語道聽途說 鼠目寸光 相輔相成 前赴后繼
4、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學習評價:學習反思:
旅鼠之謎 篇13
教學目標:
1.了解旅鼠的三大奧秘。
2.學習作者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3.理解并掌握本文運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學生自己探究課文解答旅鼠之謎,培養探究能力。
教學難點:
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①查閱有關作者生平的資料。
②搜集有關旅鼠以及其它動物奇異現象的資料。
③分角色朗讀課文。完成“讀一讀,寫一寫”。
一、導入新課
大自然有許許多多奇怪的現象,有的已經被人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有的至今仍是一個謎團:在北極生活著一種被人們稱之為旅鼠的老鼠,每對一年竟能繁殖后代967118只!一旦旅鼠多了,它的毛色就會發生變化,灰黑色變成鮮艷的橘紅色,好像是在吸引天敵的注意;如果死不成,他們就會聚成幾百萬只的大軍,浩浩蕩蕩直奔大海,集體自殺。這些行為究竟是為了什么?科學家們絞盡腦汁,研究了好幾個世紀,至今也沒有解開這個謎團。今天,我們就與位夢華先生一起走進旅鼠世界,詳細了解旅鼠的奧秘!(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①畫出生字詞,運用工具書并結合課文注釋理解具體語言環境中的詞語含義。
②思考并概括旅鼠有哪些奧秘?
2.質疑交流
①詞語重點:神秘莫測媲美膨脹滑稽道聽途說繁衍
②作者簡介: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極考查,1991年六月位夢華獨闖北極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主要著作有《奇異的大陸──南極州》《北極的呼喚》等。
③旅鼠的奧秘:北極旅鼠繁殖能力超強;旅鼠超出一定數量,它的毛色由灰黑色變成鮮艷的橘紅色,以吸引天敵;如果死不成,幾百萬只旅鼠直奔大海,集體自殺。
3.探討:旅鼠的奇特行為給對人類有何啟示?
(文字資料: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啟示:(1)自然界本身具有調節作用,一旦打破生態平衡,就出現向新的平衡轉化的趨勢;
(2)從自然界的調節中人類應當覺悟:人類也應注意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3)科研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三、賞讀分析
1.分角色朗讀課文,說說自己獲得了哪些知識?
簡要回顧本文內容。
2.作者運用了那些說明方法準確說明旅鼠的這些奧秘?請舉例說明。
學生快速瀏覽后,列提綱回答。
教師總結: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3.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知識巧妙的介紹給大家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結合課文中的例子加以分析。
教師先將本文的概括介紹投影顯示,學生在對比中明確:
① 作者運用記敘的方式,采取對話描寫的方法,生動形象的介紹科學知識;
②科學的內容與文學的形式相結合;
③寓知識于敘事之中,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總結科學小品文的寫法特點。
①作者運用靈活的方式,采取多種描寫的方法,生動形象的介紹科學知識;
②科學的內容與文學的形式相結合;
③寓知識于敘事之中,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通俗易懂。
四、積累拓展
1.請用二、三百字將本文介紹的知識概括出來,然后小組交流,選出兩名代表在班內交流并評價。
2.除了旅鼠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動植物的奇特行為,請將課下搜集的相關知識講給同組同學聽。
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及其查閱的資料,全班交流,注重找出動植物的奇異表現及原因。
五、課下作業
運用本文的寫法,將你最感興趣的一種動植物的奇異行為寫成一篇科學小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