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之謎》[教學創意]:多角度閱讀(通用12篇)
《旅鼠之謎》[教學創意]:多角度閱讀 篇1
[教學創意]:多角度閱讀
創意說明:本文與一般科學小品不同,它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且介紹的自然現象又別富深意。采用多角度閱讀,可以充分訓練整體感知、信息提取、主旨探究、知識積累等各種閱讀技能;還可以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體驗的基礎上有效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教學步驟:
一、多角度感知
1.多媒體播放電視紀錄片《北極紀行》片段。
2.伴隨各種“旅鼠”圖片,播放課文的音頻朗讀,學生聽,思考對文章的整體感受。
3.將感受用“從 看,這是一篇 的文章”表達出來。
提示:可以從內容、構思、表達方式、寫法、主旨等方面說。
如:從內容看,這是一篇介紹旅鼠之迷的文章。
從構思看,這是一篇通過對話展開內容、表達知識的文章。
從表達看,這是一篇用文學的筆調介紹科學知識、知識性和趣味性完美融合的的文章。
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篇兼有記敘文和說明文特點的文章。
二、多側面探究
1.探究文體特點
有人說,這是一篇兼有記敘文和說明文特點的文章,我們就分別將其作為記敘文、說明文來讀,從記敘的要素、說明的方法兩個側面來探究。
、僮x記敘文,找出記敘的要素。
提示:
時間:“有一天”;
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馬洛拉斯先生;
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
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
結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行為的奇特發表他的感想。
②讀說明文,體味說明的語言。
典型的說明性語言示例:
它們雖然是哺乳動物,但在所有動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蟲在內,是繁殖能力最強的動物,也許只有細菌分裂才能和它們相媲美。它們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個幼崽。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開始生育。(用作比例、列數據的方法使要說明的道理準確、嚴密)
旅鼠是一種嚙齒類動物,主要以草根、草莖和苔蘚之類的植物為食,這些植物遍布北極草原,即使達到每公頃250只的密度也還是地廣鼠稀,不可能發生嚴重的饑荒!皣X類動物” “每公頃250只”都顯得非常嚴謹科學。
③小結
這樣看來,這篇文章是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生動有趣地介紹知識的科學小品。從文體上可以說,是說明文和記敘文雜交品種,或者叫做跨文體的文體。
2.探究文章啟示
這篇文章給了你什么啟示?請從不同角度思考。
點撥:
、佟奥檬笾i”“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說明大自然還有許多奧秘人類無法解釋,有些奧秘是非常難解的,有待繼續探究。
②旅鼠奇特的行為給我們一個啟示,即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
、勖绹牡つ崴埂⒅袊奈粔羧A等科學家離開繁華的城市和溫馨的家庭,來到邊遠極地,醉心于觀察和研究,表現出崇高的獻身科學的精神。
、堋斑^去的事實似乎表明,看來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是難以解開旅鼠之謎的。”科學研究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葑匀唤绫旧砭哂姓{節機制,一旦打破生態平衡,就出現向新的平衡轉化的新趨勢。
、拮匀唤绲恼{節中,人類應該覺悟,人類也要注意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三、多方式積累
、偬嵋健?梢杂酶爬ㄌ嵋姆椒w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如:旅鼠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一對旅鼠,一年就有近百萬后代。
旅鼠第二大奧秘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過多,就有種種奇怪的自殺行為,或停止進食,或在天敵面前主動挑釁,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旅鼠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匯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谡。
如:把丹尼斯講述旅鼠三大奧秘的話篩選出來,連接起來,是—篇完整地介紹旅鼠知識的說明文。
、鄹形蚴健
將自己讀文章后的所思所感記下來。
如:旅鼠奇特的行為給我們一個啟示: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
[資料整合平臺]
1.課文擴讀材料
生存智慧
張 平
自然界常會有些故事,讓我們人類匪夷所思,卻不能不為之動容。
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囊吧希L著一種老鼠,以植被為生,繁殖力極強。但當種群繁殖過盛以致會對植被造成嚴重危害的時候,其中一部分成員的皮毛就會自動變成鮮亮耀眼的黃色,以吸引天敵捕食的目光;倘若天敵的捕食仍不足以盡快使鼠群減少到適當的數量,老鼠們便會成群結隊地奔向山崖,相擁相攜,投海自盡。
同時,這塊土地上還養育著一種狐貍,以鼠為生,是這里老鼠的天敵。但它們對老鼠的捕食也并非無所節制,當鼠群減少、狐群增加而嚴重威脅鼠群的繁衍的時候,狐貍們便會采取行動,限制種群的發展:一部分成員會聚在一起,瘋狂地、不間歇地舞蹈,夜以繼日,直至力竭氣絕而死。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中國的黃山。黃山獼猴每一族群一般維持在28只左右,這是族群最佳生活狀態的臨界點,族群成員以生命來維護這一狀態——每當族群數量超出,年紀較大的猴子就會毅然決然地選擇墜崖而亡。
這一幕一幕的故事,何其悲哉,何其壯哉,何其偉哉,驚天地而泣鬼神。
然而,動物界的這些行為又能贏得我們人類多少真正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呢?我們的知識、我們的價值理念總使我們習慣于一言以蔽之:本能使然。我們自居價值優位,常常以一種傲慢、鄙夷甚至敵意的眼神打量著自然界的生命活動。更要緊的是,由于自身的私欲和利害,我們人類之間要達到理解、同情和尊重甚至難乎其難,遑論對自然界及動物界。
人類曾為自己遠離自然界的進化而榮耀,曾為自己成為這個星球上綻開的最燦爛最美麗的精神花朵而自得,更為自己以理性的鐵蹄征服自然而豪情萬丈。然而翻閱一下人類那充滿全戈鐵馬、刀光劍影的史籍,想一想那足以把地球毀滅幾十遍的核武庫,望一望那在兒童的記憶里不曾是藍色的天空,數一數由于生態惡化而每天都在滅絕的物種,我們人類作為一種類存在,作為地球生物圈。一個鏈環的存在,究竟比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高明多少?這實在是一個令我們回答起來氣短的問題。在上述動物的行為面前,我們人類應該感到汗顏和愧怍,應該有罪感,應該反躬自省。
亡羊補牢,未為遲也。為了自身,為了這個哺育著珍貴的生命的蔚藍色星球,我們人類自當走出“主人”、“中心”的自戀情結,低下那傲慢的理性頭顱,收勒征服的欲望的馬韁,尊重自然,學習自然,回歸自然,找回在自然中的應有位置,與自然和諧相處。而這首先是要實現人類的態度、立場、觀念以及認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革命。
“哲學走向荒野”,當是人類生存智慧的趣向。
(選自《讀者》2003年第10期)
使用建議:這篇文章與課文的主題相似,但與課文相比,這篇文章的觀點表達得要直露得多,可以在挖掘課文主題時當作擴展閱讀材料引進課堂,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的主旨。
2.其他相關資料
●世界動物未解之謎
、俚厍蜻有活著的恐龍嗎?②人類始祖是恐龍嗎?③中國九頭鳥之謎 ④神秘的螞蟻王國 ⑤虎獅之爭之謎 ⑥海洋巨蟒之謎 ⑦神秘的海妖 ⑧鯨魚自殺之謎
●世界植物未解之謎
、贅涞哪贻喼i ②植物神秘的心靈感應 ③植物能接收太空發來的信號 ④植物也有喜、怒、哀、樂 ⑤南非吃人樹之謎 ⑥植物吃動物之謎 ⑦植物的防御武器之謎
摘自《世界未解之謎》(京華出版社出版)
《旅鼠之謎》[教學創意]:多角度閱讀 篇2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2. 學習作者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3. 理解并掌握本文運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1. 學生自己探究課文解答旅鼠之謎
2.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過程
(一) 課程導入
(二) 作者簡介: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極考查,1991年六月位夢華獨闖北極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主要著作有〈〈奇異的大陸——南極州》、〈〈北極的呼喚〉〉等。
(三)展示教學目的
(四)檢查預習
1.讀著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媲美( )挑釁( )篤信( )迷惘( )嚙齒( )苔蘚( )前赴后繼( )
2.解釋下列詞語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篤信:忠實的信仰。篤:忠實,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繼: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沒有根據的話。
。ㄎ澹┱w感知課文,把握全文基本內容
思考題1:快速默讀課文,歸納并總結北極旅鼠有哪幾大奧秘?
。ū睒O旅鼠有三大奧秘:一、旅鼠繁殖能力驚人;二、旅鼠繁殖能力不僅有所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種種自殺現象;三、死亡大遷移,數百萬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思考題2:課文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可以說是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品種,或者叫跨文體的文體。(1)找出本文記敘的六要素;(2)為了說明旅鼠之謎,本文采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舉例說明。
。ㄌ崾荆海1)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局——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表他的感想。
。2)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懻撆c探究
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毕胍幌胱髡叩膶懽饕鈭D是什么?從中可獲得哪些啟示?
。ㄎ淖仲Y料: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啟示:(1)自然界本身具有調節作用,一旦打破生態平衡,就出現向新的平衡轉化的趨勢;
。2)從自然界的調節中人類應當覺悟:人類也應注意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3)科研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七)拓展遷移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還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
。ò耍┎贾米鳂I
1.模仿本文課下寫一篇〈〈-----------之謎〉〉
2.學會用下列成語造句
鼠目寸光——
前赴后繼——
相輔相成——
道聽途說——
《旅鼠之謎》[教學創意]:多角度閱讀 篇3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2.學習作者娓娓動聽的對話中講述故事的寫作手法。
3.理解說明文知識性很強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旅鼠的特點。
2.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3.由學生自己講述課文內容,解答旅鼠之謎。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媲(pi4)美 挑釁(xin4)迷惘(wang3)篤(du3)信
嚙(nie4)齒 滑稽(ji1) 徘徊(huai2) 逃竄(cuan4)
2.解釋下列詞語。
前赴后繼: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篤信:忠實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二、導人
你聽說過北極旅鼠嗎?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閱讀這篇課文,相信你也會產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提問:
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歸納旅鼠的幾大奧秘:
1.哺乳動物卻有和細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夠根據條件控制繁殖。
3.達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敵人來消滅自己。
4.周期性的進行“死亡大變遷”。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四、探究活動
1.討論旅鼠的幾大奧秘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旅鼠有這種本能。)
2.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庇懻撘幌,這樣說對不對?為什么?
(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不求統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學生說自己所見的奇聞,課后寫成書面文字。)
五、小結
本文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借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科學小品,課文主要談了北極旅鼠身上的幾大奧秘。北極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沒有多大差別,“但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它的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強:第二大奧秘是一旦繁殖過多。就會千方百計吸引天敵的注意,主動通過天敵控制種群數量;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浩浩蕩蕩,無所畏懼。到底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無從知道,或許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這就揭示出自然的奧妙無窮。由此我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義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種群數量的方式也給我們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學習這篇文章,一要引導學生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在寫法上的不同,二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求知欲和探究學習的欲望。三要與其他課文相參照,把各部分內容串聯起來作全面深入的理解,達到融會貫通。
六、布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研究能力
2. 學習作者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3. 理解并掌握本文運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1. 學生自己探究課文解答旅鼠之謎
2.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過程
(一) 課程導入
(二) 作者簡介: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極考查,1991年六月位夢華獨闖北極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主要著作有〈〈奇異的大陸——南極州》、〈〈北極的呼喚〉〉等。
(三)展示教學目的
。ㄋ模z查預習
1.讀著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媲美( )挑釁( )篤信( )迷惘( )嚙齒( )苔蘚( )前赴后繼( )
2.解釋下列詞語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篤信:忠實的信仰。篤:忠實,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繼: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沒有根據的話。
。ㄎ澹┱w感知課文,把握全文基本內容
思考題1:快速默讀課文,歸納并總結北極旅鼠有哪幾大奧秘?
。ū睒O旅鼠有三大奧秘:一、旅鼠繁殖能力驚人;二、旅鼠繁殖能力不僅有所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種種自殺現象;三、死亡大遷移,數百萬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思考題2:課文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可以說是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品種,或者叫跨文體的文體。(1)找出本文記敘的六要素;(2)為了說明旅鼠之謎,本文采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舉例說明。
。ㄌ崾荆海1)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局——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表他的感想。
(2)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懻撆c探究
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毕胍幌胱髡叩膶懽饕鈭D是什么?從中可獲得哪些啟示?
。ㄎ淖仲Y料: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啟示:(1)自然界本身具有調節作用,一旦打破生態平衡,就出現向新的平衡轉化的趨勢;
。2)從自然界的調節中人類應當覺悟:人類也應注意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3)科研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ㄆ撸┩卣惯w移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還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
。ò耍┎贾米鳂I
1.模仿本文課下寫一篇〈〈-----------之謎〉〉
2.學會用下列成語造句
鼠目寸光——
前赴后繼——
相輔相成——
道聽途說——
結語:謝謝同學們的極積極參與!
感謝各位老師的廣臨指導!
《旅鼠之謎》[教學創意]:多角度閱讀 篇4
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自然界中的奇異現象,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
2. 了解課文“用敘述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獨特寫法;
3. 引導學生從旅鼠的行為上反思人口問題以及其所帶來的一系列其它問題。
二、 教學重難點
三、教學重點:
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
全文通過“我”和丹尼斯的對話,主要圍繞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展開,使人們對其有了全面的認識。學習本文,應全面了解這三大奧秘。全文一共有二十八個自然段,集中交代旅鼠奧秘的從第七段到十七段。主要分析這一部分,概括三大奧秘。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用敘述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獨特寫法。
文章內容淺顯易懂,但是文本體裁比較特殊,滿足了記敘文的六要素,又穿插著說明文的列數字的方法,通篇都是兩個人圍繞著旅鼠展開的對話。學生比較難定位文章的體裁。
四、教學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準備:PPT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前預習:1、重點字詞的音形義;2、歸納旅鼠的幾大奧秘)
問:同學們都預習過《旅鼠之謎》了,先來看看大家重點字詞掌握得怎么樣?
PPT:一、請讀準下列紅字的字音。
媲美 挑釁 迷惘 嚙齒
徘徊 逃竄 滑稽 歧途
二、解釋下列詞語。
1、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2、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師:鼠目寸光是比喻眼光短,見識淺。那大家了解的跟老鼠有關的成語還有哪些?
生:鼠目寸光、賊眉鼠眼、無名鼠輩、抱頭鼠竄、膽小如鼠、過街老鼠……
【由學生較為熟悉的老鼠導入,另外通過學生對“鼠”字成語的回憶,增加一定的課外積累】
(二)、整體感知文章
師:看來大家對老鼠還是比較熟悉的,那么對于旅鼠同學們有什么了解?我來提三個簡單的問題。
(學生之前對《旅鼠之謎》有預習,在預習基礎上應該能在課文中找出相關資料)
問題一:旅鼠生活在哪里?
預想: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一部分學生可能因為課文第一句提到“我”在此抓到一只旅鼠而錯誤地直接回答)
引導:這只是“我”抓到一只旅鼠的地址,而不是旅鼠生活的地理位置。(一部分學生可能會在文中或者題目下的方框中找到答案: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
師明確:旅鼠生活在北極草原上。
問題二:旅鼠的外形怎么樣?
預想:課文第四段“除了顏色深一點,與田鼠沒什么明顯的區別。黑色的絨毛,尖尖的嘴巴”(一部分學生可能會注意到后面的毛色變化,提出來就補充上去,沒有提出來教師到后面分析第二大奧秘時再補充)。
問題三:旅鼠主要以什么為食?
預想:課文十九段“旅鼠是一種嚙齒類動物,主要以草根、草莖和苔蘚之類的植物為食”(細心的學生能在預習時留意到,學生沒有注意的需要教師指出)
師:剛才我們通過三個簡單的問題對北極旅鼠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旅鼠之謎》這篇文章,更多地來了解旅鼠。看到題目,大家會好奇什么?
生:旅鼠有什么“謎”?
師給出明確任務,PPT呈現:
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回答下面問題:
1.旅鼠有幾個奧秘?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旅鼠的這幾個奧秘,并在文中劃出相對應的語句。
預想:由文中丹尼斯的“這還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奧秘”、“這就是旅鼠的第二大難解之謎”、“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奧秘”,學生應該能準確回答第一個問題。重點分析第二個問題(學生小組輪流回答)。
師:這三句應該大部分同學都能找出來,大家要學會找出標志性的語句,篩選出有用的信息(學法指導)。
師:旅鼠有三大奧秘,我們先來看它的第一大奧秘,旅鼠的第一大奧秘是什么?請你概括。
生:繁殖得很快。
師:從哪里可以看出?在文中找出依據。
預想一:第七段到十三段(只要回答出主要的第七段、第十一段即可)
預想二:具體的語句“是繁殖能力的動物之一……幼崽即可成熟,并且開始生育”“從3月份的2只,到8月底9月初就會變成1647086只的龐大隊伍!就是由于氣候、疾病和天敵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還有82萬只!”“在如此廣闊的北極草原上,有時候,它們的密度竟能達到每公頃有250只之多!”
師:第七段“也許只有細菌分裂才能和它們相媲美”用了什么手法?
生:作比較。將旅鼠繁殖的速度與細菌分裂的速度作比較。
師:第十一段把一對旅鼠一年之中能繁衍多少后代寫得很具體,這是為什么?
師:數字寫得很具體中有很多的數字,從說明方法來說是——
生:列數字。作用: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
師:十一段除了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還有一個特點是什么?
預想一:學生能看出第一代第二代是詳寫,后面略寫。
預想二:學生看不出,教師引導,第一代第二代跟后面的相比寫得比較詳細,描寫詳略得當。
師:第十一段舉了一對旅鼠一年能繁殖多少后代的例子,用列數字的方法一代一代推算下來,前面一二兩代詳細寫,后面簡略寫,詳略得當,具有科學性、可信度,使讀者也能感受到旅鼠驚人的繁殖能力。
(三)、探討這篇文章的體裁:
師:好了,整篇文章我們已經分析完了,下面我們從整體上看一下這篇文章,這篇文章的體裁是什么?
預想一:一部分學生會覺得這是一篇記敘文,另外有學生會認為是說明文,進行逐步討論分析。
師:有些同學認為是記敘文,那請問記敘文的六個要素是什么?
生: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師:那我們一起來找找是不是這些要素都有。
PPT: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時間:有一天;
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
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
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
結果: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為的奇特發表他的感想。
(四)、學生舉例自然界其它的奇異現象、未解之謎,老師簡單補充。
師:旅鼠之謎只是神奇的自然界的其中的一個未解之謎,自然界還有很多其它的謎團。同學們知道的有哪些?
教師根據時間情況,簡略介紹。
(五)、總結
大自然的奧秘無窮無盡,“引無數英雄盡折腰”。人類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人類探索大自然未知領域的探索史和奮斗史。
提出一個又一個疑問是不可怕的,因為,只有先提出疑問,才會有后來的解答疑問的辦法,這是認識事物的基本規律。正如愛因斯坦說過的話:“我們所經歷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真正的藝術和科學的起源!
《旅鼠之謎》[教學創意]:多角度閱讀 篇5
(一)教學目標:
我們學過的文章,大致都有分類,以你所掌握的文體知識,你覺得這篇文章是什么文體的文章?
(1)記敘文。
理由:通篇都是對話形式,又有記敘的六要素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經過-- 結果--
(2)說明文
理由:全篇講的是旅鼠的知識,還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如果我們把丹尼斯的話抽出來,本文就是一篇說明文。這是這篇文章的特殊之處,用記敘文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兼有記敘文和說明文的特點。
因此,本文文體是:記敘文和說明文的雜交體,它的優點是既給人以知識又使人讀來饒有興趣。--通篇寓知識于敘事之中,知識性和趣味性結合,讓人既長知識又有興味。
學生再讀課文:
思考:1)旅鼠的三大奧秘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排列的?2)我們的心理描寫和發問的句子有哪些?起到什么作用?3)對話的詳略有什么不同?為什么這樣安排? 小結:講究波瀾,講究高潮,而且講究結局的趣味性和雋永所以讀來很有趣味。
(二)拓展延伸:
A、盡管人類一天也沒有停止對大自然的探索,但是大自然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你還能說出一些人類未破解的自然之謎的嗎?
B、學習本文的寫法,寫一篇關于自然之謎的探索文章。
C、本文有許多成語,請將文章中這些成語連綴起來,寫一篇文章。
《旅鼠之謎》[教學創意]:多角度閱讀 篇6
旅鼠之謎
位夢華
教學目標 :
1. 知識與能力目標:識記并理解重點字詞;了解關于旅鼠的知識;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
2. 過程與方法目標:查字典、解決文字障礙;速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學習作者娓娓動聽的對話中講述故事的寫作手法。
3. 情感與態度目標:激發探究奧秘的好奇心;引起對人類人口問題的關注。
教學設計:
●導入 :以誰是自然界中繁衍能力最強的生物(老鼠)為問題提問學生,引出本文中對于老鼠的一個種類——北極旅鼠的介紹。
一.整體性閱讀
1.學生標示段序并疏解疑難字詞,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媲美( )挑釁( )篤信( )迷惘( )嚙齒( )苔蘚( )前赴后繼( )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篤信:忠實的信仰。篤:忠實,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繼: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沒有根據的話。
2.初步感知文意。
(1) 請一位同學復述課文,熟悉課文大體行文思路。
。2) 思考:快速默讀課文,歸納并總結北極旅鼠有哪幾大奧秘?
。ū睒O旅鼠有三大奧秘:一、旅鼠繁殖能力驚人;二、旅鼠繁殖能力不僅有所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種種自殺現象;三、死亡大遷移,數百萬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二.突破性閱讀
1.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基礎上思考
課文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可以說是記敘文與說明文的雜交品種,或者叫跨文體的文體。(1)找出本文記敘的六要素;(2)為了說明旅鼠之謎,本文采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舉例說明。
(提示:(1)六要素: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局——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表他的感想。
。2)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2.本文主要借旅鼠這些特殊之謎來說明什么問題
(提示:本單元是以人與自然環境為主題的,人口增長與自然有什么利弊關系)
三.探究性閱讀
1.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想一想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從中可獲得哪些啟示?
。ㄎ淖仲Y料: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啟示:(1)自然界本身具有調節作用,一旦打破生態平衡,就出現向新的平衡轉化的趨勢;
。2)從自然界的調節中人類應當覺悟:人類也應注意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3)科研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2.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學生說自己所見的奇聞,課后寫成書面文字。)
四.鞏固小結
本文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借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科學小品,課文主要談了北極旅鼠身上的幾大奧秘。北極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沒有多大差別,“但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它的第一大奧秘是繁殖能力強:第二大奧秘是一旦繁殖過多。就會千方百計吸引天敵的注意,主動通過天敵控制種群數量;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浩浩蕩蕩,無所畏懼。到底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無從知道,或許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這就揭示出自然的奧妙無窮。由此我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義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種群數量的方式也給我們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學習這篇文章,一要引導學生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在寫法上的不同,二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求知欲和探究學習的欲望。三要與其他課文相參照,把各部分內容串聯起來作全面深入的理解,達到融會貫通。
《旅鼠之謎》[教學創意]:多角度閱讀 篇7
《旅鼠之謎》
北極旅鼠是北極分布最廣的食草動物,在這小小動物身上呈現出的造化和神秘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旅鼠的奧秘同樣也讓科學家們絞盡腦汁。你讀完此文后一定也會對北極旅鼠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腦海中產生許多猜測……
關于作者
位夢華可謂是個經歷奇特的人。他去過6次北極,一次南極,跑過大半個中國和小半個世界。他和因紐特人一起獵過鯨,親自招待南極企鵝參觀自己的住所。在他的辦公室里,有長達5米的巨大的鯨須,還有可以當剁菜板的鯨魚脊椎骨化石。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學習本文,了解課文內容,找出生字、生詞,并查字典逐一注音、解釋。
一、給加紅的字注音
媲美( ) 挑釁( ) 篤信( ) 嚙齒( ) 迷惘( )
二、解釋下列詞語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狹小,見識短淺。
近義詞:目光如豆
反義詞:高瞻遠矚
吵吵嚷嚷:亂哄哄的爭吵。
前赴后繼: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緊跟上來。
近義詞:前仆后繼
反義詞:畏縮不前
相輔相承:輔,幫助,補充。相互補充,相互促成。指互相依賴對方而存在,缺一不可。
近義詞:相得益彰
三、積累
媲美 挑釁 篤信 嚙齒 迷惘 鼠目寸光 吵吵嚷嚷 前赴后繼 相輔相承
四、思考
1、熟讀課文,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1)旅鼠的超強繁殖之謎 (2)旅鼠的自我暴露之謎 (3)旅鼠的死亡大遷移之謎
2、閱讀本文,從文中摘出旅鼠投海規律的句子。
"……它們最終的目的都是奔向大海。例如,瑞典和挪威中部的旅鼠是往西奔向大西洋,而挪威北部的旅鼠則是往北奔向巴比倫海。奇怪的是,還沒有發現哪個地方的旅鼠是往南遷移的……"
3、文中最后一句"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是什么意思?
作者以北極旅鼠大量而迅速地繁殖和投海自殺的怪誕行為給人類提出警示:要從北極旅鼠身上映射到人類繁衍問題,說明了計劃生育的重要性--這是一個種族生存與繁衍的自然規律與法則,人類也不例外。
4、本文在文體上有什么特色?
本文是一篇記敘文,文章有關明確的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本文主要是采用了"我"與丹尼斯對話的方式來講旅鼠的奧秘。從內容上看,本文又是一篇生動有趣的介紹知識的科學小品。
5、旅鼠的奧秘之間有什么聯系?
旅鼠的奧秘主要有三點,第一個奧秘是前提,三大旅鼠一個比較一個更神秘莫測。
五、問題探索。
1、同學們學習完本文后,有哪些啟示?
課外拓展
一、位夢華簡介
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質學院攻讀地球物理勘探專業,1967年畢業后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從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預報的探索與研究。1981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進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極,從此與南極結下不解之緣,1983年回國后利用業余時間,埋頭于南極的綜合研究。1991年他獨闖北極,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科學考察,1992年回國后撰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北極的各種情況,而且上書黨中央、國務院,建議盡快開展北極考察,1993年再次深入北極為中國北極考察作好前期準備。他任中國首次遠征北極點科學考察隊隊長。他的主要著作有《奇異的大陸--南極洲》、 《南極政治與法律》、《南極之夢》、《美國隨想與南極夢說》、《南極屬于誰》、《冰雪世界的資源》、《北極的呼喚》等,由他主編的叢書《神奇的北極》獲第六屆冰心兒童圖書獎大獎(1996)和第三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1997年)。
二、培養孩子的"全球意識"--訪科普作家位夢華
位夢華是位傳奇人物。他以科學家的身份,曾經七次遠征北極、親赴南極考察。作為第一位和北極愛斯基摩人交朋友的現代中國人,他把北極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十幾年來,位教授出版了30多本綜合介紹南北極的專著,并多次獲獎。他的科普作品《兩極科學歷險》叢書,剛剛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作為2002年的新年禮物與讀者見面。
忙忙碌碌的大科學家為青少年寫起科普讀物來,這又是為什么呢?
見到位夢華時,他一五一十地講了寫科普書的緣由。"我是研究地球物理的,原先的研究領域是預測地震。到南北極去也是很偶然的機遇,讓我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也讓我和許多愛斯基摩人建立了友誼。作為訪問學者,我在美國進修了一段時間,接觸了各行各業的人。我一直在想,美國人與中國人有什么區別?交談后我發現,美國人想的東西多,想的面更寬,更廣。一位美國教授曾經問我:'你們中國人為什么不去南極(1982年時,我國還沒有到南極考察,1985年首次前往)?'并且接著說:'我們美國人,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要去。
具有強烈民族感和國家觀念的位夢華,被美國教授的話深深地刺激了。他從那時起,就決定要通過寫科普著作,在中國的孩子們身上,樹立起全球意識和全球觀念。光有民族感情還不夠,還要把整個世界納入自己的視野,無論是繁華大都市,還是偏遠、荒涼如南北極,我們的心要到,思想要到,雙腳也要到。中國是世界的中國,世界是中國的世界。
位夢華新出版的《兩極科學歷險》叢書,包括《南極童話;北極童話》、《極晝故事;極夜故事》和《南極歷險;北極歷險》共三冊。書中所述,都是他的親身經歷和實地感受。為了拍攝海豹的照片,他的腦袋差點兒被愛斯基摩人的槍彈打開花,類似的驚險經歷,只要到過極地的人才能擁有。有意思的是,他曾在北極的小屋里,用了幾個月時間撰寫了關于北極的故事。而我們最應該記住的,還是他要在孩子們和國民中普?地球意識"的苦心孤詣。
《旅鼠之謎》[教學創意]:多角度閱讀 篇8
教學內容:旅鼠之謎
教學目標:
1、了解旅鼠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求知欲和探究學習的欲望。
2、學習作者“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3、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4.引發學生對生存環境的思考,思考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外,關注人口問題!
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2、學習作者“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的寫作手法。
3、引發學生對生存環境的思考,思考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外,關注人口問題!
教學難點:
1、以文末句“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2、引發學生對生存環境的思考,思考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外,關注人口問題。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神秘的大自然給予了我們無窮的財富,給予了我們無窮的探索空間,給予了我們無窮的精神啟發。我們感謝自然,感謝她給予我們的這一切。在這神秘的自然里有許多讓我們震驚的事,還記得斑羚飛渡吧?那悲壯的一幕曾讓我們的心靈受到過極大的震撼。我們曾為它們所表現出來的精神而感慨不已。然而,我們卻無從知道它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自救行為,留給我們的是一個難解的謎。在自然界里,這樣的難解之謎還有很多!
如有(出示偽虎鯨圖片)它是海洋中的巨獸――偽虎鯨,它們常常幾十頭甚至上百頭地聚在一起舉行集體自殺(點),人們始終無法知曉其中的奧秘!
如有(出示旅鼠圖片)這是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北極旅鼠,它們身上也有許多難解的謎。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今天,我們一起來傾聽一個獨闖北極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位夢華給我們講述的故事,我相信聽了這則故事之后,你一定會產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出示課題)讓我們一起走進《旅鼠之謎》吧!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教師過渡:請同學們打開書,輕聲朗讀課文,完成老師提出的要求!
。1)找出你不認識或讀不準的生字。
(2)勾出你自己不理解的或者你認為值得我們積累的生詞!
2、正音
(1)學生集體正音
。2)教師出示重點生字字音,學生齊讀!
媲(pì)美 挑釁(xìn) 迷惘(wǎng) 篤(dǔ)信
嚙(niè)齒 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竄(cuàn)
3、解詞。
(1)學生積累生詞
。2)教師出示重點生詞,解釋并運用。
前赴后繼: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篤信:忠實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過渡:(評價預習情況)文章的題目叫“旅鼠之謎”,你知道旅鼠的“謎”有哪些嗎?請同學們再一次快速地默讀課文,找出旅鼠之“謎”!
2、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教師提出要求!
學生閱讀課文,找出旅鼠的奧秘,并討論交流!
(提醒學生,注意勾劃)歸納并總結北極旅鼠有哪些奧秘?
北極旅鼠的奧秘:
(1)驚人的繁殖能力;(2)控制繁殖,吸引天敵;(3)死亡大遷移;……
教師追問:同學們,除了課文里邊提到的三大奧秘之外,其實旅鼠身上還有許多的謎,請閱讀課文,再去發現,提出你的疑問。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至理名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睂W生自由發言,諸如:
。1)為什么旅鼠在死亡大遷移的時候只往西或往北遷移呢?
(2)他們為什么要跳海呢?
。3)他們明明有驚人的繁殖能力,為什么還要控制呢?還要采取自殺行為呢?……
3、推測旅鼠之謎的原因!
。1)同學們,面對旅鼠的奧秘,你想解開這些奧秘嗎?開動自己的腦筋,整理自己的思路,推測一下旅鼠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吧!
。2)討論:旅鼠奧秘的原因!
(引導:旅鼠是集體觀念很強的動物。他們在維持著生態的平衡,維持著自然的和諧發展,或許旅鼠有這種本能。)
4、插入分析本文的說明方法!
文章第11自然段講旅鼠驚人的繁殖能力這一奧秘的時候,采取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列數字,準確地說明了旅鼠的繁殖能力超強,達到了駭人聽聞地步了!
5、總結文章:
同學們,課文通過“我”與丹尼斯的對話,給我們介紹了北極旅鼠的奧秘。雖然我們無從知道旅鼠之謎的真正原因,但我們卻能感受到:這也許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控制著自然的和諧發展。由此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刻含義。
四、討論與探究
1、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們人呢?正如課文所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結合下列文字資料,討論一下,從中可獲得哪些啟示?
(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不求統一答案。)
(文字資料: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如果地球人口繼續像現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萬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XX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不加以控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保
1955年,我國著名人口學家,北大校長馬寅初先生說:“我的調查證實,中國的人口增長率實在是太高了,幾乎失控,每年都要增長22%以上,甚至可能接近30%,這就是說中國每年凈增人口已經達1300萬之多。十年以后中國的人口將達8億多,五十年后(即XX年)將增加到26億,這個數字是驚人的!薄
XX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國總人口為12.9533億人!
網上有人預測:中國人口2032將達高峰14.7億!
啟示:重點在控制人口,學會自我調節,以求和諧發展!
動物們都知道通過控制自身種群的數量,來保持生態平衡,維持自然的和諧發展。而我們人類呢,也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以求得可持續發展。
五、拓展遷移
1、老師在開課的時候說了,神秘的自然給予了我們許多,你讀完了這一篇知識性與趣味性都很強的文章,一定會有許多印象深刻的地方吧,請把它談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引導學生談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也可以談出自己的感受!
2、課后觀察與收集
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還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利用課后時間去收集或觀察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六、總結全文:
同學們,自然是偉大的,是可愛的,是生我養我的家園。然而,人類為了經濟和物質上的享受,讓我們的家園遭到了破壞,自然已發出了痛苦的呻吟,地球已快滿目蒼痍了。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拯救地球吧,拯救我們的家園吧!我們生每一個人都應該覺醒:別再干那些破壞生態環境的事了,人類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才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七、布置作業:
八、教學后記:
《旅鼠之謎》[教學創意]:多角度閱讀 篇9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1)了解作者,了解科學小品文的文體特點。
。2)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2、技能目標:理解本文獨特的寫法,體味其知識性、趣味性。學會生動形象地介紹科學知識,清楚明了的說明復雜事物,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科學理性的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關注社會問題,善于觀察生活,熱愛自然。
教學重點難點:(1)把握文意,領會文章給人的啟示。
。2)把握本文獨特的寫法,即說明文與記敘文的雜交種。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放出旅鼠的圖片,學生描繪一下旅鼠的樣子。
這種生活在北極草原上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絞盡腦汁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旅鼠之謎》,去探索一下。
二、檢查預習:
1、請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作家、作品。
位夢華, 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地質學家.1991年他獨闖北極,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后撰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北極的各種情況。他的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級》、《南極之夢》等 。
2、讀一讀,寫一寫:
徘徊 媲美 篤信 幼崽 嚙齒
倉皇逃竄 饒有興趣 神秘莫測
焦躁不安 東跑西顛 鼠目寸光
傳宗接代 道聽途說 若有所思
三、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在課文中找找北極旅鼠有哪些奧秘,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
明確:三大奧秘
。1)繁殖力驚人,為動物世界之最。一對旅鼠,一年就有百萬后代。
。2)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過多,就有種種奇怪的自殺行為,或停止進食,或在天敵面前主動挑釁,或改變毛色,吸引天敵。
(3)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匯成浩浩蕩蕩的隊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四、合作研討,深層探究:
1、 提問:你從課文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之后由各組選代表發言,共同交流。
學生可能有的答案有:
l 大自然有許多奧秘人類還無法解釋,有待繼續研究
l 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的繁衍下去
l 在位夢華和丹尼斯身上我們看到了為科學的崇高獻身精神
l 只有創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秘
l 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調節機制,一旦被破壞,就會向新的平衡轉化
重點品味文末丹尼斯的話,他說的有道理嗎?談談你的感受。
學生自由討論,鼓勵創新思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
五、 品讀課文,體味文章獨特的寫作手法:
a) 提問:本文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知識性很強,但讀來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想一想,文章的寫法有什么獨特之處?它是說明文還是記敘文?在課文中找出你的依據來。
學生思考、明確: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用文學的筆調介紹科學知識。
記敘的框架、說明的內容、對話的方式
通篇寓知識于敘事之中,讓人既長知識又有興趣。
b) 學生自主選例評析,品味文章的知識性和趣味性。
六、 延伸拓展: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
說說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
七、 課堂小結:
《旅鼠之謎》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科學小品。文章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長。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種形式啟發我們。從旅鼠的身上,我們如果反觀人類自身,也許會領悟到很多……
作業 布置:
1、 抄寫生字詞。
2、 完成課課練。
3、 選擇北極旅鼠三大奧秘中的任一一個奧秘,大膽而合理地猜測一下吧!
寧海中學王芳
《旅鼠之謎》[教學創意]:多角度閱讀 篇10
《旅鼠之謎》教學設計
西安市唐華四棉中學 孟雪
一、 教學設計說明
1、本單元所選的課文,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慮與思考。提醒人類已漸漸與自然疏離,地球上出現了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本課《旅鼠之謎》就深刻反映了人類的無限制繁衍所帶來的問題。課文雖是自讀課,但帶給人們的反思卻是深刻的。本文內容淺顯,極易理解,但本著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閱讀教學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
2、整體思路
(1)輕松的話題導入 。
(2)在分角色朗讀課文后,解決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3)通過追問,分析課文其次部分。
(4)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文章帶給人們的啟示。
(5)分析本文與其它說明文的區別。
(6)講述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奇異的現象。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欲望。
二、 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極有趣味的說明文,但又不同于普通的說明文。文章敘述“我”與丹尼斯的交談,“我”時而懷疑,時而“驚訝”,時而“迷惘”,時而猜測,進而疑惑,最后還有一出滑稽戲,結句卻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亦莊亦諧。采用這種方式講旅鼠之謎,具有藝術效果,既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又解人疑惑,發人深思。本文的重點,不是在給人們講述故事,而是在于引發人們對一些問題的深入的思考。
2、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對此文十分感興趣,這是個極好的切入點,并且課文也十分淺顯,因此,對于教材的理解問題應該不大。但學生的見識短淺,思路狹窄,因此,還是應該簡單的查找資料,開闊視野。另外,本文對人類的啟示是個難點,學生想的也許不夠全面和深刻,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了。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寫法上的不同。
。2)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文章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欲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教學難點 :多角度理解對人類的啟示。
1、重點擬定原因及怎樣落實。
(1)全文圍繞旅鼠的三大奧秘展開,后“我”進行追問,使人們對旅鼠有了全面的認識。文章內容生動、有趣。學習本文,應全面了解旅鼠的三大奧秘。在讀書中落實這一問題。全文共二十八個段落,集中交待旅鼠奧秘的應從第七段到第十七段。精讀這一部分,對抓住全文主要內容很有幫助。文章以對話的方式呈現出來,因此分角色朗讀會更適合本文,學生也會更感興趣。朗讀后,圈點勾畫把握內容要點。
。2)難點設置的原因及怎樣突破
文章內容雖淺顯,但給人們的啟示卻是極其深刻的。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也就在于此,想通過本文引發人們的思考。而這一點也恰恰是學生難于把握的。因此確立為難點。如果說一個人的智慧是小智慧,那么眾人的智慧就應該是大智慧。因此,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們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并吸收他人的智慧,這樣看問題就會更深入一些。因此,在朗讀完課文之后,我采取讓學生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教學難點 ,并且在適當的時機教師加以點撥,相信學生會對這一問題有所認識的。
五、教學媒體的選擇與使用。
1、選擇哪些媒體?何時用?怎樣用?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開始時,展示學生的自讀情況一覽表。后播放收集到的旅鼠的圖片。研究啟示時,利用多媒體把應深入思考的問題和補充的材料投影其上。
2、如何教?如何學?
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應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課堂氛圍和研討氛圍。對于本文,我采用朗讀、點撥等教學方法,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同時,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通過師生互動交流,來認識課文引發的深入的思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并能針對群體中的共同任務,積極參與,樂于探究,相互討論補充,增強合作意識。
六、教學過程 設計
1、導入
2、讓學生為課文設計一個總體問題。
3、欣賞旅鼠圖片。
4、讀課文,對問題進行解答。
5、對課文的其他部分進行簡單的分析。
6、抓住文章的中心句,理解對人類的啟示。
7、分析本文與其它說明文的區別。
8、講述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奇異的現象。
9、總結
《旅鼠之謎》[教學創意]:多角度閱讀 篇11
學習目標:
1、積累文中重要的詞語;了解科學小品的文體特征
2、運用概括提要方式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了解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
3、理解本文的寫法,體味其知識性、趣味性,學會形象地介紹科學知識;
4、探究自然無盡的奧秘,接受自然無窮的啟示。
學習重點:本文的寫法,體味其知識性、趣味性,學會形象地介紹科學知識;
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前置學習:
1、 了解作者:[作者簡介]
位夢華,1940年生于山東平度,地質學家。1991年他獨闖北極,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極愛斯基摩人聚居區進行了一個半月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成為直接與愛斯基摩人接觸并廣交朋友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后撰寫了大量文章介紹北極的各種情況。他的主要著作有《神奇的北級》、《南極之夢》等 。
2、文體介紹:科學小品文,它用小品文的筆調,即借助某些文學寫作手法,將科學內容生動、形象地表示出來。
3、朗讀課文 完成下列問題
4、給加點字注音:
媲美( )膨脹( )挑釁( )迷惘( )澎湃( )滑稽( )
歧途( )嚙齒( )苔蘚( )遷徙( )繁衍( )篤信( )
5、根據詞語的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或成語
(1)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
。2)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 )
(3)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 )
。4)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 )
。5)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
。6)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 )
(7)在緊急中想出好的應付辦法。 ( )
展示交流 教師點撥:
6、通讀課文歸納旅鼠的幾大奧秘。
7、本文的表達方式有哪些?
8、記下有疑問的地方,以便和老師同學交流。
第二課時
合作探究:
1、將課文分成三部分,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 )
第二部分( )-- ( )
第三部分( )-- ( )
2、作者對旅鼠之謎有幾種猜測,請大家速讀課文18—27段,看看作者作了幾種猜測?
3、這幾種猜測都被丹尼斯先生否定了,那作者還有什么疑問呢?
4、本文的寫法很有特點:全文結構采用 的框架, 的形式,通俗親切的說明了旅鼠的奧秘,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總的來說,這篇文章算是一篇特殊的說明文,文章多處運用了說明方法,請找出這些語句,并判定所用的說明方法是什么?
段落( )方法: 段落( )方法: 段落( )方法:
段落( )方法: 段落( )方法: 段落( )方法:
5、讀了本文你有哪些啟示?
教師小結:
《旅鼠之謎》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科學小品。文章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形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旅鼠的三大奧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長。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種形式啟發我們。從旅鼠的身上,我們如果反觀人類自身,也許會領悟到很多……
拓展延伸:
1.根據句意用本課學習的成語填空:
(1)根據( )而下的結論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態度。
。2)他們的設想具有遠見卓識,絕非( )之輩。
。3)真令人( ),《千手觀音》這個節目竟是一群聾啞姑娘表演的。
。4)消防隊員( ),終于將這場大火及時撲滅。
2、旅鼠為了減少數量,采用了自殺的方式以保持生態平衡,作為會思想的人類,你認為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避免過度生育可能造成的惡果呢?
3、積累下列詞語道聽途說 鼠目寸光 相輔相成 前赴后繼
4、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學習評價:學習反思:
《旅鼠之謎》[教學創意]:多角度閱讀 篇12
位夢華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寫法上的不同,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2.過程與方法目標: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理解旅鼠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3.情感和價值目標:激發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關注社會問題,善于觀察生活,熱愛自然。
【課文提示】
1.本文是一篇極有趣味的說明文,但又不同于普通的說明文。文章敘述“我”與丹尼斯的交談,“我”時而懷疑,時而“驚訝”,時而“迷惘”,時而猜測,進而疑惑,最后還有一出滑稽戲,結句卻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亦莊亦諧。這種方式,具有藝術效果,既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又解人疑惑,發人深思。本文的重點,在于引發人們對一些問題的深入思考。
2.位夢華,地質學家。1991年他獨闖北極,成為與愛斯基摩人接觸的第一個中國人。1992年回國后,撰寫大量文章介紹北極情況。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級》、《南極之夢》等 。
【正音正字】
媲pì 釁xìn 惘wǎng 篤dǔ 嚙niè 稽jī 徊huái 竄cuàn
【積累詞語】
一無所獲 急中生智 小心翼翼 饒有興趣 自言自語 神秘莫測 無言以對
以此類推 齊心合力 東跑西顛 永無休止 大難臨頭 膽小怕事 恰恰相反
無所畏懼 想方設法 全軍覆沒 不可思議 難以置信 明白無誤 急不可耐
斷子絕孫 傳宗接代 稀奇古怪 道聽途說 若有所思 毫無節制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詞語解釋】
前赴后繼: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踴躍前進,連續不斷。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道聽途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傳聞的,沒有根據的話。
篤信:忠實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見識淺。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走。
神秘莫測:使人摸不透,高深得沒法揣摩。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辦。
荒唐:(思想、言行)錯誤到使人覺得奇怪的程度。
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朗讀課文】
【課文分析】
北極旅鼠,是一種生活在北極草原的小動物,有許多難解的謎團。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閱讀這篇課文,我們也會產生探究旅鼠之謎的興趣。
全文圍繞旅鼠的三大奧秘展開,“我”不斷追問,使人們對旅鼠有全面認識。文章內容生動、有趣。全文28段。精讀部分是第7-17段,集中交待旅鼠奧秘。文章以對話的方式呈現出來。文章內容雖淺顯,但給人們的啟示卻是極其深刻的。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也就在于此,想通過本文引發人們的思考。
本文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借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科學小品。旅鼠保持種群數量的方式,也給我們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課外作業】
1.完成“學習建議”。
2.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課時
【思維訓練】(根據自己情況,至少選做六題)
1.歸納北極旅鼠有哪幾大奧秘?
北極旅鼠有三大奧秘:①旅鼠繁殖能力驚人;②旅鼠繁殖能力不僅有節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自殺現象;③死亡大遷移,數百萬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2.第11段,最顯著的說明方法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這一段,最顯著的說明方法是列數字! ∑渥饔檬牵和ㄟ^數字顯示北極旅鼠具有驚世駭俗的繁殖能力。“三月份到八月份”極言時間之短;“2只”極言基數之微小,反襯后面;“967118只”與“50萬只”極言數量之巨大,顯示旅鼠的繁殖能力巨大,讓人瞠目結舌。
3.第11段,“天哪,這簡直像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它是一段話的總結句,展示了北極旅鼠的繁殖能力大得驚世駭俗。
4. 北極旅鼠的悲劇給我們什么啟示?
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啟示就是,人類也不應該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
5. 為說明旅鼠之謎,本文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并舉例說明。
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
6. 課文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請找出本文記敘的六要素。
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局——丹尼斯就旅鼠行為發表他的感想。
7. “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這句話是全文的中心句。雖然旅鼠的奧秘難以解答,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人口的膨脹,無節制地繁衍,會影響人類的生存質量,甚至會危及人類的生存。所以,這句話也是警示人類:不要走上自殺的道路。
8. “旅鼠死亡大遷移”,為什么不會斷子絕孫?(用文中的話回答)
“當它們要進行大遷移時,……并擔任起傳宗接代的神圣任務。”
9. 學習這篇課文,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①旅鼠的奧秘是我們人類研究了幾個世紀仍無法理解的,由此獲得的啟示是:大自然還有很多奧秘,我們人類仍無法解釋,有些奧秘是非常難解的,有待繼續探究。
、谌绻覀內祟悷o節制的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我們也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問題是全球第一號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索!
、圩匀唤绲娜f物都是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④科學研究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
10. 本文的寫作特點有哪些?
①從記敘文的角度來看,記敘文的要素交待很清楚。
②用記敘文的框架,通過對話的形式,生動有趣的介紹知識。
11. 采用對話方式的好處有哪些?
、倏尚哦雀。
、谕ㄋ子H切。
【課外作業】
1.讀一遍《使人傷腦筋的鴨嘴獸》,掃除文字障礙。
2.了解新課文的內容,思考“學習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