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教案(精選16篇)
《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大熊貓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食物特點;是我國特有的、最可愛的珍奇動物。
2.產(chǎn)生喜愛大熊貓的情感,樹立保護大熊貓的意識。
3.認字15個,寫字8個。
4.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自主學習;學會評價別人;及搜集資料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認識15個字,會寫8個字;了解大熊貓,樹立保護大熊貓的意識。
教具準備:
大熊貓錄相、大熊貓圖片資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dǎo)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有一種動物,它“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戴副黑邊鏡子,愛吃嫩綠竹子。”猜猜它是誰?
出示大熊貓照片:
點評: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通過學生喜歡的猜謎語形式導(dǎo)入課題,激發(fā)了學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
二、新授
導(dǎo)入:大熊貓是我國眾多珍奇動物中的一種,非常可愛,今天我們就學習課文《大熊貓》。
。ㄒ唬├首x課文
1.聽錄音,指讀課文。
2.范讀,學生聽讀并進行評價。
3.學生初步試讀課文,提出要求:
(1)畫出不認識的字,
。2)在認字表、寫字表中找出來讀一讀。
點評:讓學生學會了評價別人,能說出優(yōu)點缺點和不足。并在初讀課文時就能根據(jù)老師提出的具體要求有的放矢的投入學習。
。ǘ┬〗M合作學習
1.同桌互讀、互評;提出要求:字音正確、聲音宏亮。
師:有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誰想當小老師教教大家?
2.小老師教生字。
3.交流識字好方法:用拼音識字、利用查字表識字、編順口溜識字、利用熟字學習生字等。
4.小組驗讀,互相檢驗正誤。
5.小組朗讀競賽。提出要求:正確、流利、有語氣。
6.朗讀匯報:咱們比一比誰是“朗讀冠軍”,指名朗讀,學生聽后進行評價,選出優(yōu)勝者。
點評:小組學習不能流于形式,要有實效性,這樣由兩個人的合作逐步到四個人的合作,有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且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提出了具體的合作要求,使合作環(huán)節(jié)緊湊而有效。同時也會逐步訓(xùn)練孩子們的合作能力。
。ㄈ├斫庹n文
1.關(guān)于大熊貓你都知道什么?可以介紹課文中的,還可以把你從網(wǎng)上、書上、電視上收集的小知識介紹給大家。
學生分小組進行展示:
。1)小時侯很活潑,喜歡爬上爬下;長大不愛活動。
圖片展示:
(2)喜歡圓形的東西;喜歡玩水,經(jīng)常在水里嬉戲。
圖片展示:
。3)性格溫柔,能精心保護自己的孩子;大熊貓生雙胞胎很少見。
圖片展示:
2.師:大家看錄像,剛出生的小熊貓多可愛!
可見,熊貓媽媽要養(yǎng)活小熊貓多不容易呀!也正是這個原因,大熊貓才會成為國家保護的珍奇動物,為此我國在甘肅、四川一帶建立了“臥龍保護區(qū)”,并發(fā)起了保護大熊貓的倡議,大家看,這是老師寫的一份“關(guān)于保護大熊貓”的倡儀書。(出示并朗讀)
同學們,大熊貓是我們的國寶,是我們和平的使者,是我們永遠的朋友,咱們要熱愛它、保護它、珍惜它!
3.讀讀課文,能把你喜愛大熊貓的感情讀出來嗎?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出示填空練習,
教案《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大熊貓》教案》,來自網(wǎng)!
檢查閱讀效果:
。1)你能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嗎?
毛茸茸胖乎乎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師:大熊貓身上有許多令人喜愛的地方,請你說一說,大熊貓什么地方最令你喜歡?
大熊貓的身子,尾巴,皮毛,頭和身子,頭上長著。它小的時候,長大以后,你去逗它,它最愛吃,我真喜歡大熊貓呀!
點評:本環(huán)節(jié)安排的“展示臺”,除了展示從課文中了解到的知識,還展示了從課外搜集的小知識和圖片,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了學生搜集資料的興趣。并通過看錄像,使他們了解到大熊貓繁殖能力差,目前瀕臨滅絕,需要我們?nèi)祟惖谋Wo,產(chǎn)生了保護大熊貓的情感。
。ㄋ模┳R字教學
1.課文中的字都認識了嗎?誰愿意讀這些詞?(學生自愿站起來讀詞。)
大熊貓、許多、爪子、動物、睜眼、胖乎乎、黑眼圈、時候、短小、爬上爬下、耳朵
2.請?zhí)舫瞿阏J為難的字再讀幾遍。
3.擺字卡,一邊擺一邊讀。
4.游戲復(fù)習:下面我們玩一個“識字冠軍”的游戲:
。1)挑字游戲:比比誰能快速挑出這個字。
師出示:“報”,請你挑出這個字?詢問挑字快的孩子:你為什么挑得這么快?(因為跟手有關(guān)。)
師:你真是會思考的好孩子,能根據(jù)字的規(guī)律掌握生字。
。2)猜謎語舉字卡:師:鋤禾日當午,(香)
。3)做動作猜字:師:這個動作很小,要仔細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做動作:睜開眼睛(睜)
。4)反口令游戲:反口令就是挑出意思相反的字:白(舉“黑”字)瘦(舉“胖”字)長(舉“短”字)
5.收字卡:一邊收一邊讀。
6.同學進行評價:選出“識字冠軍”。
點評:通過“識字冠軍“的游戲,采用了多種新奇有趣的復(fù)習形式,使孩子們在游戲中記憶生字,及時復(fù)習鞏固了生字,減少了遺忘。同時孩子們大膽想象、發(fā)散思維,積極性很高。找到屬于自己識字的小竅門、好方法。
。ㄎ澹┲笇(dǎo)寫字
1.找到寫字表,觀察這些生字的字形,看看這些生字你能記住哪個,它們每一筆都是什么筆畫,在田字格中什么位置?(學生自由觀察)
2.小組討論:想一想怎樣快速記住這個字,做到筆順正確、筆畫無誤?(學生小組討論。)
3.看老師范寫,然后模仿老師的寫法,在空中進行書空練習。(學生說難字,教師范寫,學生進行書空練習。)
4.在書中把生字輕輕的描一描,或者在寫字本上描紅,然后在作業(yè)本上寫兩個字。(學生書寫。)
5.評一評:看誰寫的最好?
6.寫作業(yè)。
點評:孩子寫字的基礎(chǔ)打得牢不牢,關(guān)鍵是指導(dǎo)書寫環(huán)節(jié)好不好。有了寫字“五部曲”,學生經(jīng)過看、想、仿、描、評,使孩子能及時了解到自己寫的字好在哪兒,哪兒還需要改進。能及時查漏補缺,做到真正會寫這個字。
三、布置作業(yè)
1.我會畫:畫一張大熊貓的畫。
2.我會讀:讀一篇關(guān)于大熊貓的文章。
3.我會寫:寫一寫學完這篇課文你的想法。
點評:布置的作業(yè)由易到難,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
板書設(shè)計:
大熊貓
大熊貓許多爪子動物睜眼黑眼圈
時候短小爬上爬下耳朵
胖乎乎紅__________________
《貓》教案 篇2
一、課題分析
《貓虎歌》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音教材音樂第四冊《獸王》中的一個教學主題,教材內(nèi)容取材于一則民間傳說故事,刻畫了一只聰明狡黠的貓的形象,幽默詼諧,極富童趣,迎合了低年級學生喜愛小動物的天性,突出了趣味性。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音樂形象,教育學生愛護人類的朋友——動物。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教育學生愛護人類的朋友——動物,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及創(chuàng)造能力,積極與同學合作編創(chuàng)表演,表現(xiàn)本課主題。
3、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貓虎歌》,并有感情地進行表現(xiàn)。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結(jié)束句的節(jié)奏掌握。
2、通過多種體驗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用多種形式編創(chuàng)表現(xiàn)貓和虎的故事。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媒體展示大森林場景,小動物們在林中嬉戲。教師用語言描繪畫面場景。
2、提問:誰是森林之王?(媒體出示老虎畫面)
3、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老虎的形象。
(1)教師提出要求:你能唱唱關(guān)于老虎的歌嗎?
。2)教師提出要求:用聲音、動作或打擊樂器模仿老虎的神態(tài)和表情。
。ㄍㄟ^模仿老虎的神態(tài)和表情這一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一方面滿足了學生的表演欲,又使學生初步感知老虎是強大的這一概念,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做好鋪墊。)
4、表現(xiàn)小貓的形象。
師:有一種動物和老虎長的很像,你知道是什么嗎?(引出小貓)
師:你能用聲音、動作或打擊樂器模仿小貓的神態(tài)和表情。
(一)、故事導(dǎo)入引出課題
1、教師講述故事:小朋友們剛才的表現(xiàn)真是太棒了,為了獎勵你們,老師就給大家講個關(guān)于小貓和老虎的故事。(媒體展示貓和老虎的圖片)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老虎曾拜一只貓兒為師傅學本領(lǐng)。貓師傅就將本領(lǐng)一一傳授給了老虎,老虎想到自己的本領(lǐng)已經(jīng)學到手,就神氣活現(xiàn)專門欺侮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弄得小動物們都很害怕,此時老虎就更加威風凜凜了。這時候狡猾的狐貍給老虎出了個主意說:大王大王,你如果能吃掉貓,那你可就“天下第一”了,老虎一想:哎!這可是好主意!第二天,森林里的動物們正在森林里玩的熱鬧,一聲大吼,嚇得小動物們都瑟瑟發(fā)抖,一個個都逃走了。貓沒料到老虎會來吃它,當老虎要撲向“師傅”的瞬間,但貓卻沒有被老虎吃掉,你們想:貓師傅用了什么好辦法智斗老虎的呢?
。ㄌ崾荆簬熞呎f邊表現(xiàn)出貓的聰明和老虎的神氣活現(xiàn),威風凜凜的形象)
(通過老師講故事這一實踐活動,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另一方面也激發(fā)了學生的表演欲望,會下面的表演做好鋪墊。)
2、學生展開討論,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提示:在此要考慮到學生的發(fā)散的多種思維,進行巧妙的評價,并能把這種思維很好的收集回來)[如貓師傅留下一招“爬樹”的本領(lǐng)沒有教給老虎,貓兒靈巧地爬上了樹,老虎的野心沒有得逞等等]
(二)、寓教于樂
設(shè)疑導(dǎo)入,學唱歌曲
師:過渡語:哇,大家都很能干!幫貓師傅想了好多辦法!這貓師傅到底用了什么好辦法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播放范唱《貓虎歌》,學生聆聽感受。
。ㄔO(shè)置懸念,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能帶著疑問學習歌曲。)
2、師生討論歌詞內(nèi)容。
方法一,說:"獅子豹子都是貓,把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A、學生模仿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的樣子。
B、指名學生邊演邊讀歌詞,"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C、老師按節(jié)奏范讀"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D、集體按節(jié)奏朗讀該句歌詞。要求有猶豫,疑惑的口氣
方法二、我是你的師傅"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師:過渡語: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乘老虎發(fā)愣的時候,小貓迅速爬上了大樹,大聲地問老虎;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A、指名學生學一學小貓說"森林之王你服不服!"這句話的語氣。
B、師生評議得出結(jié)論:神氣、得意。
C、學生按節(jié)奏齊讀該句歌詞
D、啟發(fā)學生想象小貓在高高的樹上向樹下老虎喊話的情景,讓學生掌握"王"字的時值。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出貓斗老虎采用的方法,化解和突破了歌詞的節(jié)奏難點,加深了學生對歌詞的理解。用學唱歌曲打下了基礎(chǔ))
3、教師小結(jié),揭示課題:這真是一只聰明機智的小貓,讓我們再來把小貓智斗大老虎的過程回味一下,唱一唱并演一演(再次播放范唱錄音)。
(1)師慢速彈琴,學生輕聲哼唱第一段歌詞。
。2)師范唱第一段歌詞,學生聆聽學唱
。3)生提出在演唱上需要幫助的地方,請會唱該句的學生唱一唱,并做小老師教一教。
。4)集體演唱第一段歌詞
。5)同樣的方法學唱第二段歌詞
(6)完整演唱全曲
。7)請兩組學生分別演唱歌曲,其他學生評議。要求掌握兩個結(jié)束句的節(jié)奏難點,以及唱出貓和老虎的語氣和神態(tài)。
。8)集體歌表演《貓虎歌》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師:過渡語:歌中的小貓遇到老虎后,憑著自己的聰明、機智地救了自己,那么小貓再遇到老虎時,它們之間還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下面我們分組來編一編,講一講,演一演。
A講故事
1、學生分組創(chuàng)編故事
2、分組講一講所編故事,師生隨機評議
B演故事
師:過渡語,小朋友講得真精彩,讓大家知道了許多發(fā)生在貓和老虎之間的故事,你能通過以下形式把你的故事演一演嗎?(打擊樂器、情境劇、小品、啞劇等)
3、生自由選擇節(jié)目形式,分組排練,教師分發(fā)鑼、鼓、镲、三角鐵、碰鈴、沙球和自制的打擊樂器,隨時為學生提供幫助。
四、完美結(jié)課
同學么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歌曲《貓虎歌》,這是一首民歌風格的創(chuàng)作歌曲,幽默風趣詼諧,極富童趣。
【教學反思】
《貓虎歌》是一首趣味性很強的歌曲,它是由故事改編的,于是我設(shè)計的導(dǎo)入就是“老虎拜師”的.故事。把故事講得生動,把表情做到位,有時也讓學生說一說,讓學生大概把握住貓與老虎的個性特征。在學唱結(jié)束后,我讓學生上來表演歌曲,以便來鞏固。因為有了前面的故事做鋪墊,學生們對貓和老虎的性格把握的比較好。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利用各種手段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種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并且安排了打擊樂伴奏、歌曲表演等教學內(nèi)容,形成以教師為主導(dǎo),學生為主體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整堂課都沉浸在歡快的氣氛中。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上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與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在編創(chuàng)活動中,鼓勵學生進行藝術(shù)創(chuàng)新,從而引起感情的升華。但整節(jié)課下來也有一定的遺憾,比如在歌曲教學中安排時間較少,拓展和導(dǎo)入部分過多;在對聲音要求上沒做到細致到位。
實踐證明,低年級音樂課的情境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深厚興趣。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利用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的心理特征,并緊密結(jié)合音樂課的特點,運用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shè)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使他們在生動、活潑、愉悅、和諧的氣氛中引起積極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貓》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樂意傾聽故事,能按故事發(fā)展線索用分析、補充的方法合理地續(xù)編故事。
2.并會將一至三個新詞匯用到自編的故事中。
3.能大膽想象、并能大膽地用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
二、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幅
2.貼絨或(布偶)教具:貓醫(yī)生、大象、水牛、白兔姐妹、白鵝兄弟等
三、指導(dǎo)要點
1.活動重點:能合理地續(xù)編故事并用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
2.活動難點:會用一些新詞匯,會分析、補充哪種過河方法好,并能用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
3.指導(dǎo)要點:通過引導(dǎo)幼兒觀察動物的動態(tài)以及特征,運用生活經(jīng)驗啟發(fā)幼兒的想象、合理續(xù)編故事并連貫講述。
四、活動過程
1.導(dǎo)入(出示教具"貓醫(yī)生")
師:這只貓身上穿著白大衣,手里提著醫(yī)藥箱,它是專門給小動物看病的貓醫(yī)生。今天我們要編的故事題目叫做《貓醫(yī)生過河》。
2.理解故事的開頭部分
(1)第一遍講述故事開頭部分,引起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2)出示背景圖第二遍講述故事開頭部分,按照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又先后出現(xiàn)貓醫(yī)生、大象、水牛、白兔姐妹、白鵝兄弟等貼絨(或布偶)教具。
3.幼兒續(xù)編故事
(1)提問:
大象、水牛、白兔姐妹、白鵝兄弟,他們想出了什么好辦法幫助貓醫(yī)生過河?
它們是怎么說的?
貓醫(yī)生過河前后又說了些什么?
(2)鼓勵幼兒大膽抒發(fā)己見續(xù)編故事,注意表揚并鼓勵幼兒將詞匯用到自編的故事中。
如:小朋友講得很好,能把"謝謝,再見"用進去,大家看,貓醫(yī)生多有禮貌!
小朋友能把學過的"馬上"、"穩(wěn)穩(wěn)當當"用進去,講得很好。
(3)提問:
你們認為哪個辦法最好,為什么?哪些辦法還有缺點,怎樣修改?
(分析、補充哪種過河的方法更好,激發(fā)幼兒續(xù)編更合理的故事結(jié)尾。)
4.教師
5.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完整講述故事一遍,并聯(lián)系實際讓幼兒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團結(jié)友愛,熱情幫助別人。
五.要素
幼兒的積極性是否高,思維和表達是否有條理性。
六、活動建議
1.在小朋友們續(xù)編故事的基礎(chǔ)上,進行性情景表演。
2、在分析、補充哪種辦法最好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注意保護幼兒的積極性、機智地啟迪幼兒的智慧。
附:貓醫(yī)生過河
前幾天,接連下了幾天雨,天氣一會兒熱,一會兒冷,森林里的許多小動物都生病了。貓醫(yī)生急忙背起藥箱,準備去給小動物看病。走到小河邊一看,它楞住了:河水漲高了,把小橋也沖垮了,怎么過河呢?貓醫(yī)生急得大聲叫起來:"喵喵,誰來幫我過河?誰來幫我過河?"正在散步的大象聽見了,急忙趕來,說:"貓醫(yī)生,別著急,我來幫你過河。"正在洗澡的水牛聽見了,急忙趕來說:"貓醫(yī)生,別著急,我來幫你過河。"正在抬水的兔姐妹聽見了,急忙趕來說:"貓醫(yī)生,別著急,我們來幫你過河。"正在游泳的白鵝兄弟聽見了,也急忙趕來說:"貓醫(yī)生,別著急,我們來幫你過河。"小朋友,你們知道它們是怎樣幫貓醫(yī)生過河的嗎?
。ɡm(xù)編結(jié)尾)大家都爭著要幫貓醫(yī)生過河,貓醫(yī)生說:"謝謝你們,誰幫我過河都行"水牛伯伯說:"我的經(jīng)驗多以點,還是讓我送你過河吧!"貓醫(yī)生說了聲:"也好",就跳到水牛的背上。大象、白兔姐妹、白鵝兄弟高興地看著水牛伯伯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匕沿埿值芩瓦^河去。森林里生病的小動物,在貓醫(yī)生的治療下,它們的病很快就好了。
《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的”“折”;理解19個新詞語的意思,能用“逐步”“無憂無慮”造句,領(lǐng)悟“可是”在語句中表示的轉(zhuǎn)折作用,能用“說它……可是……”的句式說一段話。
2.初步學會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二、過程和方法:
1、品詞品句,反復(fù)誦讀,感受作者的語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靈活運用多種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dǎo)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運用摘錄法概括兩段課文的段落大意,整體感悟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貓難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1、課外閱讀老舍的文章數(shù)篇,初步感受作者的語言魅力。
2 、布置學生觀察貓。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學習字詞,了解課文大意并給課文分段,完成作業(yè)第一、二題。
《貓》教案 篇5
設(shè)計背景
為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結(ji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特設(shè)計此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通過細致地觀察畫面,充分理解畫面所表達的意思,讓幼兒學會運用準確、完整的語言回答問題。
2.通過看圖問答,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發(fā)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3.鼓勵孩子積極地回答問題,培養(yǎng)孩子在活動中積極開動腦筋的好習慣。
4.學會生字:“貓、魚”,注意發(fā)音正確。
重點難點
1.學會運用準確、完整的語言回答問題。
2.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發(fā)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3.正確認讀生字:“貓、魚”。
活動準備
1.饞嘴的貓的掛圖。
2.“貓、魚”的識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dǎo)入主題。
小朋友,你們家養(yǎng)小貓嗎?你喜歡小貓嗎?它最喜歡吃什么?
二、 觀察畫面,了解圖意,回答問題。
1. 畫面上有什么?
2. 觀察左上圖,小貓在干什么?
3. 觀察右圖,撲通一聲,小貓怎么了?
4. 觀察左下圖,小貓抓到魚沒有?魚跑到哪里去了?
三、 請小朋友講故事。
多給一些激勵性語言,讓孩子體會成功的喜悅而樂意在大家前面說話。
四、出示“貓”、“魚”的識字卡片,教孩子認讀。
教讀時注意發(fā)音正確。
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的設(shè)計從談話導(dǎo)入、觀察了解圖意、根據(jù)圖意講故事到認識生字,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引導(dǎo)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特點,也讓孩子愿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2.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發(fā)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3.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孩子有展示自我的時間和空間,感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樂于學習。
4.本節(jié)課教師和孩子的互動做得比較好,孩子能根據(jù)教師的提問回答問題,教師能根據(jù)孩子的興趣安排時間給孩子說話,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
5.本節(jié)課教學我認為是成功的,達到了預(yù)定的教學目標,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對孩子的評價方式能促使孩子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6.這一課也一點遺憾,游戲化教學手段用得太少,對教學內(nèi)容的延伸沒有考慮到,如果以后還上這一節(jié)課我一定要注意到這一點。
《貓》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 享受集體游戲的樂趣。
. 通過變向躲閃跑、跑與鉆等動作配合活動,發(fā)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
. 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
. 逐步養(yǎng)成垃圾分類處理和珍惜、節(jié)約資源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貓頭飾或臉譜。
. 輕快的音樂、手鈴。
活動過程學習領(lǐng)域:
形式 :小組1. 請 6 位幼兒輪流戴上貓頭飾或臉譜,扮演貓勇士,說說自己有什么本領(lǐng)可以捉到老鼠。
2. 與幼兒玩“貓捉老鼠”游戲:6 位幼兒兩人一組,在地上對坐,手拉手舉起來做出三個“洞”。音樂響起,另外 6 位幼兒扮演小老鼠自由走動,當教師搖動手鈴,一位戴上貓頭飾的幼兒便出來捉老鼠,6 只小老鼠便要立即跑回“洞”去。
3. 請幼兒輪流扮演小老鼠和貓勇士玩游戲。
4. 游戲活動之后,幼兒分享對活動的感受。
活動評價. 能理解游戲規(guī)則,并樂于參與集體游戲。
活動建議:
. 教師可以根據(jù)本班幼兒人數(shù)、活動場地或幼兒動作發(fā)展水平等條件不同,靈活掌握貓、鼠、“洞”的數(shù)量,調(diào)整活動的難度。
活動反思
根據(jù)小班幼兒思維處于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穩(wěn)定的特點,本次活動我主要運用了表演法、游戲法、情境法等教學方法。引導(dǎo)幼兒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復(fù)感受音樂旋律和歌詞,提高對音樂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貓》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貓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貓的感情,從而愛護小動物.
2學習生字,理解本課生詞,要求掌握:古怪,無憂無慮,盡職,閉息凝視,變化多端,生氣勃勃,會用"任憑","生氣勃勃"造句.
3懂得本課抓住貓的性格特點,有層次地敘述方法
4能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
二教學設(shè)想: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jié)構(gòu)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xiàn)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
在教學本文時應(yīng)該抓住兩個要點:一是要深入理解作家對貓各方面性情的描述,學習作家的語言技巧;二是要仔細品味文章中蘊涵著的既顯而易見又不著痕跡的感情抒發(fā).
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力求突出課文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以研究性閱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diào)學生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fā)展空間,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chǔ)知識,基本能力的訓(xùn)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tǒng)一.
下面我就和各位老師交流一下我的這堂課的設(shè)計意圖.
1富語言積累.
《新課標》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這既是學習語文,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強的針對性.兒童語言貧乏,他們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不斷積累語言的過程.頭腦里的語言材料增多,語言水平自然提高.這是社會交際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認識,發(fā)展智力所必需.說話時"妙語連珠,出口成章",習作時"文思泉涌,妙筆生花"都在于一個人具有深厚的語言積淀.而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今天我就是結(jié)合課文的內(nèi)容,讓學生積累有關(guān)成語.如果每節(jié)語文課前,我們語文老師都能花上兩三分鐘的時間,做這樣一件事情,相信學生日后將終身受益.
2 在矛盾處置疑,激活學生的思維.
于無疑處設(shè)疑,于矛盾處置疑,往往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yǎng)其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
"文章向大家介紹了幾只大貓 "原是無疑之處;而"面對這樣性格古怪的大貓,老舍先生一定很頭疼了 "這又是文章的矛盾焦點.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在文中找理由,擺事實,忙得不亦樂乎.教師看似隨意實則有意的一句話,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一種積極思維的可能.
3 重視朗讀,重視整體綜合感知.
過去在閱讀教學中,長期存在煩瑣的內(nèi)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學程式.使語文教學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墜失了……《新課標》中強調(diào):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我今天讓學生自己選擇去讀寫貓性格古怪的句子,并且說說為什么這么讀如本文中對"蹭"字的理解,如果僅僅追求字面上的解釋是遠遠不夠的.由于學生已經(jīng)過充分的朗讀,獲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經(jīng)驗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開朗.由于語言文字隱喻性很強,許多詞匯可意會不可言傳,可體驗而無法表達,有的是言有盡而意無窮,有的是"盡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語言的模糊性,增強了語言的美感和表現(xiàn)力.使符號化的文字被重新貫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賦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對于《新課標》精神的理解,我也是處于學習的階段,談不上深刻地領(lǐng)會,今天和大家交流,也僅僅是一種探討,但愿我拋出磚能引來更多的玉,請各位不吝賜教!謝謝!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導(dǎo)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對新課產(chǎn)生親切感).
哪些小朋友家里養(yǎng)過貓 你們仔細觀察過貓嗎 貓給你們什么印象
敘述: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板書),他非常喜歡貓,還特地為貓寫了一篇文章呢!這就是我們課本上《貓》.
二,自學課文.
△小朋友自己讀課文,看能不能讀懂.不懂的自己做上記號.
△查字典:盡職,變化多端,閉息凝視.
(讓學生抓住組成詞的關(guān)鍵性字眼,查字意,然后理解詞義)
△這篇課文中,寫了哪些貓 (大貓和小貓),分段就可以把前面寫大貓的作為一段,把后面寫小貓的作為一段.小朋友再讀一遍.劃分段落.分好段想一想:課文第一段,主要寫大貓的什么特點 課文第二段,寫小貓的什么特點 把能概括它們這一特點的句子劃下來.
(第一段:貓的性格實在古怪.)
(第二段: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三,講讀課文.
第一段:
1.課文開頭第一句就說:"貓的性格實在古怪",當你讀到這一句時,你是怎么想的.
2.下面就寫它怎么古怪,它古怪在哪兒呢 聽老師讀課文.
3.范讀第一段.
4.現(xiàn)在我們先來看第一小節(jié),邊讀邊想:從這一節(jié)敘述的內(nèi)容里,我們看到了貓的幾種不同的形象.
結(jié)合放幻燈,以及平日觀察,具體描繪一下貓的這些形象.每敘述一個形象,要求概括一下自己對貓的印象.
△(放幻燈①:貓在睡覺)學生敘述:貓很老實.(釋:無憂無慮)
△(放幻燈②:貓出去玩)學生敘述:貓很貪玩.
△(放幻燈③:貓等老鼠)學生敘述:貓很盡職.(釋:盡職)(突出:"非┉┉不可┉┉")
5.點撥:貓又是老實,又是貪玩,又是盡職,那么課文上是怎么把這些不同的特點聯(lián)起來的呢 你們再讀讀課文,特別注意課文中連接的詞語和句子.
("說老實吧,它的確┉┉";"可是┉┉";"說這貪玩吧,的確是呀┉┉可是┉┉")
、僬f它老實吧
6.比較讀 這兩種句式語氣有什么不同
、谒芾蠈
①說它貪玩吧
比較讀 再比較比較,體會體會
、谒茇澩
"說它老實吧說它貪玩吧",我們體會體會,這種語氣給你什么感覺 (并不完全這樣)
7.根據(jù)板書指點:
說它 老實(可是)貪玩
貪玩(可是)盡職
指點:說它老實,它是乖,可是,它又貪玩;說它貪玩吧,它是貪玩的,可是,它又盡職的.所以課文開頭第一句就說:"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這些就是貓的古怪的表現(xiàn)之一.
啟發(fā):其實貓就是貓,白天睡大覺,晚上捉老鼠,沒事東跑西跑,根本談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實呀,乖,貪玩呀,盡職呀.但是作者為什么這么寫呢 (作者愛貓,覺得貓像頑皮可愛的小孩似的,所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這樣就把作者愛貓的感情表達出來了)
8.指導(dǎo)朗讀.現(xiàn)在我們看,誰能把作者對貓的愛表達出來.
9.繼續(xù)往讀,貓又怎么古怪,這一節(jié)中,你覺得哪幾句是主要的,能概括全小節(jié)內(nèi)容的,把有關(guān)的語句劃下來,準備自己講書.
(可劃的詞語: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它若是不高興,一聲不響.)
這一小節(jié)請小朋友自己讀讀,想想,講講.例如層次怎么分,詳略怎么樣運用的什么表現(xiàn)手法,用詞造句,甚至標點符號的作用都可以講.
自己講書要點:
(1)"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后面用了冒號,表示下面寫貓的溫柔可親.
(2)高興時的溫柔可親是詳寫的,不高興時一聲不響,寫得簡略.
(3)寫高興,著重寫了貓的不同叫聲.突出有關(guān)詞語:
長短不同
豐富多腔 變化多端
粗細各異
(4)貓并無高興與不高興之分,這里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貓的感情.
10.指名讀第二節(jié),要把你們剛才講的冒號,層次,感情,用停頓和語調(diào)表達出來.
四,鞏固詞語.
任憑,無憂無慮,溫柔可親,盡職,變化多端,閉息凝視,古怪,從中挑出兩到三個,寫出貓給你的印象.
五,各自練習背誦一,二兩節(jié).
第二課
一,講讀課文.
第一段,第三節(jié).
1.這一節(jié)進一步寫出貓的古怪.你們能用一對反義詞把這一節(jié)的內(nèi)容概括一下嗎 (板書:怕,勇猛)
2.用上關(guān)聯(lián)詞語把它們聯(lián)接起來."既┉┉又┉┉雖┉┉但更多的是┉┉"
3.現(xiàn)在我們來看整個的第一段,寫貓的古怪,分了哪幾層來寫.就前一課出現(xiàn)的板書指點.
說它 老實 (可是) 貪玩
__ 貪玩 __ 盡職
古怪 __ 溫柔可親 __ 一聲不響
__ 怕 __ 勇猛
這些方面,課文中哪些寫得詳細(老實,盡職,溫柔可親,勇猛.根據(jù)學生回答在上面這些詞上用彩色粉筆做上著重號.)
為什么作者寫貓的老實,盡職,溫柔可親,勇猛比寫貓的貪玩,一聲不響,膽小要詳細呢 (原因有二:一方面是作者愛貓,就把貓的長處寫得詳細,二方面事實上貓的優(yōu)點是主要的,不然的話,怎么會許多人家養(yǎng)貓,作者又怎么會愛貓呢 )
4.指導(dǎo):概括段意,這一段主要寫的什么 我們還可以用書上哪一句概括 ("貓的性格實在古怪)這一句寫在這一段的第一句,這叫什么方法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讓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印象深刻)
第二段
1.你們再看第二段的第一句,在全段中的地位怎樣 (也是段首概括).
課文上說"滿月的小貓更可愛",這個"更"字告訴我們,作者愛貓,更愛小貓.現(xiàn)在你們從課文里找找,哪些詞語本來是用在小朋友身上,現(xiàn)在卻用到小貓身上去了.("好玩具;不哭,打秋千,生氣勃勃,天真可愛"以體會擬人手法的運用及作用.)
2.小貓的可愛,你們感覺了嗎 我請誰來講,先照課文講,然后補充自己所觀察的,說出小貓的天真可愛.
3.指名朗讀.
4.特點層次.
一根雞毛
淘氣 一玩起來
它們的膽子
你見了
二,練習背誦.
三,說話練習:過去我們寫動物,只懂寫出動物的形狀,生活習性,這篇課文卻著重寫出了貓的性格及作者對貓的愛.誰能選自己所喜愛的一種小動物,說出它的特點,表達出你對它的感情.
(提供導(dǎo)語:_____的性格實在_____,_______.)
[板書設(shè)計]
貓
(說它) 老實 (可是) 貪玩
古怪 貪玩 盡職
溫柔可親 一聲不響
怕 勇猛
好玩具
小貓 也不哭
更可愛 膽子越來越大
摔抱打
作業(yè):
一 組詞
1 形近字組詞
性( ) 憂( ) 職( ) 凝( )
姓( ) 優(yōu)( ) 織( ) 疑( )
癢( ) 稿( ) 淘( ) 耍( )
樣( ) 搞( ) 掏( ) 要( )
跌( ) 辟( ) 跤( ) 憑( )
秩( ) 僻( ) 校( ) 算( )
2 多音字組詞:
的 折
二 填空組成詞語
無( )無( ) 生氣( )( ) 性格( )( ) 閉息( )( ) 變化( )( ) ( )( )可親
三 造句
無憂無慮
四附件:
1網(wǎng)上資源索引
2板書設(shè)計]
貓
(說它) 老實 (可是) 貪玩
古怪 貪玩 盡職
溫柔可親 一聲不響
怕 勇猛
好玩具
小貓 也不哭
更可愛 膽子越來越大
摔抱打
3
形近字組詞
性( ) 憂( ) 職( ) 凝( )
姓( ) 優(yōu)( ) 織( ) 疑( )
癢( ) 稿( ) 淘( ) 耍( )
樣( ) 搞( ) 掏( ) 要( )
跌( ) 辟( ) 跤( ) 憑( )
秩( ) 僻( ) 校( ) 算( )
多音字組詞:
的 折
填空組成詞語
無( )無( ) 生氣( )( ) 性格( )( ) 閉息( )( ) 變化( )( ) ( )( )可親
《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了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體會課文蘊含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淘氣可愛。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抓住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和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明確目標
1、談話導(dǎo)入。
同學們,你養(yǎng)過貓嗎?誰能用一句話說說對它的感受嗎?我國的語言大師——老舍先生也非常喜歡貓。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老舍筆下的貓。
板書課題《貓》。
2、出示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指名讓學生讀。
二、自學指導(dǎo),整體感知。
1、檢查: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幾只貓?主要從幾方面來寫的?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及時板書:小、大既然小貓更可愛,我們先來學習描寫小貓的這一部分內(nèi)容。
2、出示自學指導(dǎo)(一):把作者喜歡小貓的句子畫出來,注意讀出感情。學生自學兩分鐘。
3、指名回答、板書。淘氣
朗讀指導(dǎo)“生氣勃勃”和“天真可愛”。
過渡:一只可愛的小貓,全身洋溢著淘氣與生氣,他長大以后又怎樣的表現(xiàn),下面自己學習長大了的貓。
4、出示自學指導(dǎo)(二):作者為什么說大花貓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誰也不理,它什么“都怕”,可又很“勇猛”,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學生自學四分鐘。
三、檢查交流,深入探究。
1、課文開頭一句就告訴我們:“貓的性格實在古怪”表現(xiàn)在哪幾方面呢?聽老師讀課文。
課件展示:貓在睡覺,貓出去玩,貓等老鼠。
指名回答,板書。老實貪玩盡職
2、貓又是老實,又是貪玩,又是盡職,課文用什么詞語把貓的這些不同特點聯(lián)系起來的?
課件出示句子,其中“說……,的確……可是……”加著重號,強調(diào)“可是”的作用,并且在讀中體會。
3、說他古怪吧,可是貓就是貓,白天睡大覺,晚上捉老鼠,沒事東跑西跑,也談不上古怪呀,老實呀,乖,貪玩呀,盡職。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呢?(擬人、喜愛)
誰能用讀把作者對貓的愛表達出來!
3、下面的內(nèi)容又講了貓怎么古怪,你覺得哪幾句能概括自然段內(nèi)容,層次怎么分,詳略怎么安排,用的什么表現(xiàn)手法等。
指名回答,板書。溫柔可親一聲不出
怕、勇敢
4、指導(dǎo)感情朗讀,注意停頓和語調(diào)。
四、總結(jié)回顧,拓展延伸。
同學們看板書,想一想課文哪些內(nèi)容寫得詳細,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老師及時用彩筆加著重號。為什么作者寫貓的老實、盡職、溫柔可親、勇敢比寫貓的貪玩、一聲不出、膽子小要詳細呢?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板書:喜愛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留心觀察一種小動物,寫一篇日記。
《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nèi)容,熟悉樂曲的旋律與風格。
2、能借助圖譜學唱歌曲。
3、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部分: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老鼠最怕誰?(貓)它為什么最怕貓?
二、基礎(chǔ)部分:
1、有這么一只小老鼠它夢見自己有一只神奇的畫筆,它要用這只畫筆把貓畫成不會抓老鼠的貓。小朋友猜猜看,小老鼠畫的貓會是什么樣的?
2、請小朋友一起認真地來聽一聽今天我們要學的歌曲《老鼠畫貓》
3、提問:
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歌曲里你聽到了什么?
附兒歌:
小老鼠來畫貓,哎呀!眼睛要畫小。
小老鼠來畫貓,小爪一定要畫少。
小腿要畫短,胡子要畫翹,
牙齒一個也不能要,我們可以睡大覺。
《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學會演唱歌曲《老鼠畫貓》。
2.積極參與歌唱活動,嘗試用說唱形式演唱歌曲,體驗用滑音唱法表現(xiàn)歌曲詼諧、幽默的風格。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
。1)畫有輪廓的紙、粗水彩筆。
。2)音樂《老鼠畫貓》。
活動過程:
一.師以小老鼠的角色導(dǎo)入,談話引題。
1.師扮演小老鼠,模仿老鼠的形象動作,發(fā)出"吱吱吱"驚慌失措的叫聲。
師:吱吱吱,啊,誰來了?快躲起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為什么害怕嗎?
2.引導(dǎo)討論,了解特征。
提問:(1)你們知道我最怕誰嗎?(貓)
。2)可是你們知道我為什么最怕貓嗎?我最怕貓身上的哪些地方呢?(爪子、牙齒、眼睛等)
3.啟發(fā)想象,理解歌詞。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用動作把貓的樣子給比畫出來。
師:有一天,我夢見自己有一只神奇的畫筆,我要用這只神奇的畫筆把貓畫成不會抓老鼠的貓!小朋友們,快幫我想想,要把貓畫成什么樣呢?
。2)師邊范唱歌曲《老鼠畫貓》,邊在畫紙上畫出歌詞中唱到的貓的樣子,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二.學唱歌曲。
1.(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跟我一起邊唱歌曲邊畫貓吧。┙處熤钢嬅,引導(dǎo)幼兒跟隨音樂學唱歌曲,著重練習"小老鼠"和"胡子翹"的滑音唱法。
2.幫助幼兒理解歌曲中"哎呀"一句的含義。啟發(fā)幼兒唱好歌里幾句能表現(xiàn)小老鼠很得意的樣子的歌詞。
3.引導(dǎo)幼兒嘗試用說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4.動作表達。
師:現(xiàn)在我用這只神奇的筆把你們都變成小老鼠,我們一起一邊唱一邊跳吧!
。ㄖ攸c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演來表現(xiàn)歌曲詼諧、有趣的風格,要把小老鼠得意、滑稽的樣子唱出來、做出來。)
5.嘗試加稱詞"哈哈"、"嘻嘻"、"呵呵"等來表現(xiàn)歌曲詼諧、幽默的風格。
。1)提問:我們畫了一只這樣的貓,你們的心情怎么樣。磕銈兊靡獾臅r候會怎么笑呢?(哈哈、嘻嘻、呵呵)
。2)嘗試將襯詞帶到歌曲中完整演唱。
A、幼兒唱歌詞,老師唱襯詞。
B、幼兒分兩組,一組唱歌詞,一組唱襯詞。
三、以音樂游戲的`形式結(jié)束活動。
師:現(xiàn)在我們到外面去玩一個《貓和老鼠》的游戲吧!請一個小朋友扮演小花貓,我們一起扮演小老鼠,我們邊走邊唱歌曲,唱完后就趕緊站在原地保持一個姿勢不要動,如果亂動被小花貓發(fā)現(xiàn)了就要被小花貓抓住了!好嗎?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出去玩吧!
《貓》教案 篇11
設(shè)計理念:
閱讀是心靈的對話,是在文本、世界與人的心靈之間架設(shè)的一道橋梁。要想讓學生的閱讀“到心靈”,其主要途徑是憑借語言文字。本文的教學,我引領(lǐng)學生從題眼“可愛”入手,透過語言文字,通過想象、朗讀、表演等方式,感受大熊貓的珍奇、可愛,在學習活動中,尊重學生,以學定教,順學而導(dǎo),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生字及所組詞語,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大熊貓貪吃好喝的習性,產(chǎn)生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
3、通過感受大熊貓的可愛和珍奇,產(chǎn)生民族自豪感,進而懂得去關(guān)愛大熊貓,保護大熊貓。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在于要引導(dǎo)孩子圍繞題眼“可愛”,從課文中的具體描寫中體會熊貓的“可愛”,通過勾畫想象等方式進行感悟。
教材分析 :
兒童最喜歡動物,他們對動物最感興趣,憨態(tài)可掬的國寶大熊貓更是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課文從大熊貓的外表談到它的貪吃,再談到它的好喝,抓住兒童的興趣指向,引領(lǐng)孩子滿懷向往地去探尋大熊貓王國里的趣事。文章用淺顯易懂、俏皮上口的語言將肥胖、慵懶、憨厚、可愛的大熊貓形象活脫脫地展示在讀者眼前,使孩子對它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為教師對學生進行保護動物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橋梁作用。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dǎo)學生盡量通過閱讀去理解大熊貓的生活習性,通過想象等方式去感悟大熊貓的慵懶憨態(tài)與可愛。本課的重點在題眼“可愛”,要引導(dǎo)孩子從具體描寫中體會熊貓的“可愛”。要鼓勵學生自主識字。
《貓》教案 篇12
活動設(shè)計
《貓抓老鼠》是一首音樂形象極為鮮明的音樂作品,這首樂曲通過機敏詼諧和緊張急促的音樂對比,生動的描述了老鼠偷食和貓抓老鼠的故事場景。本活動設(shè)計通過聽音樂故事、創(chuàng)意手指表演、樂器演奏和音樂游戲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充分感受樂曲塑造的音樂形象,理解音樂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變化,體驗合作表演和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感受機敏詼諧和緊張急促的音樂情境。
2、能大膽地用動作表現(xiàn)貓和老鼠的音樂形象,嘗試用樂器給樂曲伴奏。
3、體驗合作表演和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貓和老鼠手指偶各一個貓頭飾一個。
2、CD《貓抓老鼠》。
3、樂器:泰能鼓沙蛋搖鈴。
活動過程
一、熱身部分:泰能鼓節(jié)奏游戲
二、基礎(chǔ)部分:
(1)感受音樂:
A、完整欣賞樂曲,初步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和特點。
B、出示貓和老鼠的手指偶伴隨音樂講述貓捉老鼠的故事,引導(dǎo)幼兒進一步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
(2)理解音樂:
A、引導(dǎo)幼兒用手指游戲表現(xiàn)樂曲,體驗音樂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變化。
B、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不同的手指動作表現(xiàn)貓和老鼠的音樂形象。
C、合作游戲: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手指動作在他人背上表現(xiàn)貓和老鼠的音樂形象。
(3)表現(xiàn)音樂:
A、嘗試用沙蛋和搖鈴給樂曲伴奏。
B、交換樂器演奏一次。
C、表演游戲:啟發(fā)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小老鼠和小貓的動作表演音樂游戲。
D、幼兒自由選擇樂器演奏組和角色扮演組共同表演,體驗合作表演和音樂游戲的樂趣。
三、結(jié)束部分
活動遷移:啟發(fā)幼兒回家和家人共同表演音樂游戲。
《貓》教案 篇13
1、知識與能力:了解作者及其寫作背景,學習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表情達意。對于斑羚飛渡優(yōu)秀教案。培養(yǎng)學生感情讀文,品味揣摩重點句子,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學習作者同情、垂憐弱小的思想感情,交給學生客觀公正,寬容仁愛、關(guān)愛弱小的處事規(guī)定。
3、過程與方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引學生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難點: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方法]
板塊式課堂結(jié)構(gòu),閱讀活動課,既要閱讀,又要說發(fā)現(xiàn)。讓學生反復(fù)、寬裕讀文,不同角度讀文,不同創(chuàng)意讀文。在此基礎(chǔ)上,寬裕發(fā)揮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體性職位地方。
1、朗讀法:指導(dǎo)學生反復(fù)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主動讀書。
3、討論法:其實斑羚飛渡說課稿。指引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
教學設(shè)想
本文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摯的散文。文章運用樸素的文字,生動傳神地記敘了三只貓的故事,學習本文時,重點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chǔ)上,體會作者抒發(fā)的思想感情。注意細節(jié)描寫對刻畫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本文安排兩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激發(fā)情趣,導(dǎo)入新課
1、導(dǎo)入新課。
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種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為貓惹人喜愛而養(yǎng)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yǎng)過三只小貓;從養(yǎng)這三只小貓的過程中,他領(lǐng)悟到了—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樣的哲理呢?今天,我們—起來學習鄭振鐸先生的散文《貓》。
(板書課題、作者)
2、作者介紹。
鄭振鐸(1898—1958),福建長樂縣人。現(xiàn)代作家、文學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dǎo)者之一。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全國作協(xié)理事等職。1958年10月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前往阿富汗等國進行友好訪問時,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歷史參考圖譜》《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海燕》《山中雜記》等。
二、學習字詞。(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體教學)
三、學生自由朗讀全文,標號段序。思每以下問題:
1、文章寫了幾只貓?重點寫哪—只?
明確:文章共寫了四只貓,即自家喂養(yǎng)的三只貓和偷吃芙蓉鳥的黑貓。重點寫了第三只貓,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找出有關(guān)起止段落,劃分文章結(jié)構(gòu)。
明確:課文寫了三次養(yǎng)貓的故事,據(jù)此,文章可分三個部分。
四、研習課文第—部分:第—只貓的故事
1、學生齊讀課文第—部分。
2、指名學生復(fù)述第—只描的故事。
3、學生思考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①作者從哪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tài)?
、诩依锏娜藢@只貓的態(tài)度怎樣?從哪些細節(jié)描寫可以看出來?
、圻@只貓的結(jié)局怎么樣?家里人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
指名回答后明確:
、僮髡邚呢垺皠傄獊淼臅r候”和“后來”兩個時間段來寫貓的形態(tài)。主要寫了貓的兩種形態(tài)。—是自身的形態(tài),剛宋時是花白的毛,很活潑,白雪球似的;而后來,光澤的毛也污澀了,毫無生意,懶惰郁悶。二是逗著玩的形態(tài),滾來滾去,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后來卻是不肯出來,不理會。
、诩依锶硕己芟矚g這只貓,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的拖搖著”,作者則是“坐在藤椅上看著他們,可以微笑著消耗過—、二小時的光陰”“心上感受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币驗樾∝埢顫娍蓯,一家人都很喜歡它。
、圻@只貓最終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東西”就已經(jīng)埋下伏筆。對于這只貓的“病死”,三妹“很難過”,“我”心里也感著一縷的酸辛。
五、小結(jié)本課。
本文的第一部分寫了第—只貓的故事。作者運用質(zhì)樸的文字寫出了第一只貓的可愛有趣,讓人“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蓖诖,也表達了對第—只貓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預(yù)習課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文章的主題。
3、整理課文字詞,學會運用。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溫故而知新,復(fù)習舊知識。
1、聽寫上節(jié)課所學詞語。
2、指名朗讀第一部分:
二、研讀文章第二部分:第二只貓的故事
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部分。
2、思考以下問題:
、俚诙回埖摹案腥ぁ⒏顫姟保菑哪男┓矫鎭肀憩F(xiàn)的? 指名回答后,明確:從性情和本領(lǐng)等方面來表現(xiàn)!皥@中亂跑”“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墻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現(xiàn)它的性情;“會爬樹”“捉蝴蝶”“會捉鼠”,這是它的本領(lǐng)。
、诋嫵鑫亩沃斜憩F(xiàn)家里的人對它的態(tài)度的詞句,體會家里人對它的感情。
明確:大家都非常喜歡這只貓。主要詞句有“提心吊膽”“查問得好幾次”“笑著罵”“飯后的娛樂是看它爬樹”等。
、圻@只貓的結(jié)局怎么樣?大家持什么感情?
明確:這只貓最終亡失了:對于這只貓的“亡失”,三妹“很不高興”,作者也是“悵然”“憤恨”“詛罵”。
、芗依锶藢χ芗业难绢^,不知名的捉去貓的人所持的態(tài)度,說明了什么?
討論后明確:家里人責怪周家的丫頭,詛罵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爸芗业难绢^”代表著事不關(guān)己、漠不關(guān)心的一類人,“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代表著不顧別人,自私自利的—類人。作者借第二只貓的失蹤事件,表達了對那種不顧別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為的譴責與鞭撻。
三、研讀課文第三部分內(nèi)容。
1、默讀第15、16段。
思考:
①第三只貓的“可厭”,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的?
指名回答后歸納:是從形態(tài)和性情等方面來寫的!安缓每,又很瘦”“毛被燒脫了好幾塊”“憂郁”“懶惰”。
思考:
②對第三只貓的厭惡,作者寫了這樣幾句話:“大家都不大喜歡它”“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無的動物!边@幾句話在表現(xiàn)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
討論后明確:第—、三句話是—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個別人的角度,足見第三只貓被人厭惡的程度。
2、學生自由誦讀第17—29段。
提問:請將“芙蓉鳥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過程,給每一情節(jié)擬一個小標題,并說明為什么這樣安排情節(jié)。
學生討論回答后歸納:有六個情節(jié),小標題可依次擬為“買鳥”“凝望”“被疑”“蒙冤”“受罰”“真相”。這當中前:五個情節(jié)是詳細述談第三只貓的不幸遭遇,把讀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個情節(jié),才用寥寥數(shù)語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頓開。這樣安排,不僅使情節(jié)顯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讀者對第三只貓的同情與憐憫。
3、學生齊讀第30—34段。
思考,在寫第三只貓的結(jié)局時,用了哪些詞語直接描寫“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細體會這些詞語的含義。
閱讀討論后歸納:作者用了“難過”一詞表達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對以前兩只貓的亡失的感情,“難過”所表示的痛苦要強烈得多。因為自己的武斷,冤枉了第三只貓,“我”深感內(nèi)疚和自責。越是內(nèi)疚和自責,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強烈。
四、學生快速閱讀全文,思考下列問題。
1、結(jié)合課后練習一,討論文章的主旨。
明確:閱讀文學作品,允許有不同的理解,而且應(yīng)該多側(cè)面地理解,從中吸收更多的思想營養(yǎng)。對于課文的主題,學生可以自由發(fā)表看法,不作統(tǒng)一答案:
2、本文采用了第—人稱的敘述方式,采用這種敘述方式有么好處?
明確:作品中虛構(gòu)的“我”,是三只貓的主人,他喜歡前兩只貓,厭惡第三只貓;他就是前兩只貓的悲劇的目擊者,又是第三只貓的悲劇制造者。這樣,作者可以極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發(fā)作者的真情實感,揭示作品的主題思想,引起讀者共鳴,收到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
3、體會:“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這句話也是全文的結(jié)尾,它在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句話在內(nèi)容上是對全文的總結(jié)!拔摇蹦慷昧饲皟芍回埖牟恍液螅钟H自制造了第三只貓的悲劇,深感負疚,為了不再看到這樣的悲劇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這句話與文章的開頭遙相呼應(yīng),在結(jié)構(gòu)上形成了首尾呼應(yīng)的特點。
五、小結(jié)。
本文寫的是貓,作者卻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達了同情、憐愛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組織材料的特點是前后連貫、首尾呼應(yīng),文章在結(jié)構(gòu)上嚴絲合縫,條理清晰。
六、布置作業(yè)。
《貓》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通過改變物體方向的方法表現(xiàn)老虎和小貓的動態(tài)。
2、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大膽作畫,豐滿構(gòu)圖。
3、與同伴友好協(xié)商完成畫冊。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活動準備:
1、老虎和貓教具。
2、 畫紙、畫筆。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老虎和貓》。
明確故事四個情節(jié)以及老虎和貓之間不同。
1、明顯說出四個情節(jié)同時活動貓和老虎的位置
。1)貓和老虎一起玩。
。2)老虎四腳朝天。
(3)貓把老虎推下山。
。4)貓和老虎在山下一起玩。
2、再講故事。
提問:
(1)貓為什么以為老虎是只大貓?和為什么老虎以為貓是只小老虎?
。2)貓和老虎哪里一樣?哪里不同?(如:耳朵、臉部、身體大小等)
二、完成故事畫冊。
培養(yǎng)幼兒友好協(xié)商的能力,與幼兒一起完成畫冊。
1、以組為單位完成故事裝訂成冊。每組幼兒商量自己畫哪一個情節(jié),除了四個情節(jié)外,多出的幼兒可畫封面。
2、幼兒分工合作,畫出不同故事情節(jié),最后裝訂成冊。
三、講述自己的畫冊。
講述故事主要情節(jié)。
每組代表講述自己畫出的畫冊。
活動反思:
幼兒對美的追求,不僅反映在對自然的評價上,也表現(xiàn)在對外界一切美的事物的熱愛上,那些美的形象景色,無不引起他們的奇思遐想。幼兒美術(shù)教學的重點應(yīng)是創(chuàng)造意識的啟迪,而不是技能的傳授。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學畫畫要比學說話快的多,在繪畫中表達的心態(tài)和對事物的感受,要比語言還要豐富。繪畫可以直接刺激幼兒的右腦。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更能有效地幫助幼兒形成積極的個性特征。
《貓》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理解波斯貓和燕子、蜜蜂、青蛙對快樂的不同看法。
2.通過教學,讓學生懂得“勞動創(chuàng)造快樂”的道理。
3.達到推廣大閱讀的目的。
教學重點:理解燕子、蜜蜂、青蛙說的話。
教學難點:通過波斯貓與燕子、蜜蜂、青蛙的對話去理解波斯貓為什么覺得不快樂,而燕子、蜜蜂、青蛙卻覺得快樂。
教學過程:
一、觀看圖片,導(dǎo)入新課。
課件出示波斯貓,揭示課題: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
二、讀詞。仿說象聲詞、ABB、AABB詞。
三、抓重點字學字、寫字。
四、小組討論展示匯報前置作業(yè)。
1、不知快樂是什么滋味的波斯貓努力去尋找快樂,他去問了誰呢?(貼燕子、蜜蜂、青蛙圖)。
2、歸納出兩大問題:讀課文用“—”畫出燕子、蜜蜂、青蛙說的話,體會她們快樂的原因;用“~”畫出波斯貓說的話,體會它不快樂的原因。
3、分小組學習2-9自然段。(板書銜泥造窩、采花釀蜜、捕捉害蟲保護莊稼勞動創(chuàng)造快樂)
4、看圖說話練習。
波斯貓問____:“___________”
____說:“_______________”
5、加標點:波斯貓非常失望邊走邊嘆氣:“唉到哪兒才能找到快樂呢”
四、圍繞“我快樂”,課外延伸。
1、你認為快樂是什么?(并讓學生什么是快樂)2、你有什么辦法幫助波斯貓找到快樂?
五、分享快樂的故事。
板書
11、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
燕子銜泥造窩
蜜蜂采花釀蜜勞動創(chuàng)造快樂
青蛙捕捉害蟲
保護莊稼
《貓》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的”“折”;理解19個新詞語的意思,能用“逐步”“無憂無慮”造句,領(lǐng)悟“可是”在語句中表示的轉(zhuǎn)折作用,能用“說它……可是……”的句式說一段話。
2.初步學會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二、過程和方法:
1、品詞品句,反復(fù)誦讀,感受作者的語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靈活運用多種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dǎo)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運用摘錄法概括兩段課文的段落大意,整體感悟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貓難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學習字詞,了解課文大意并給課文分段,研讀第二大段。
教學流程
—、揭示課題,介紹作者:
1、板書:貓。知道貓嗎?熟悉貓嗎?請熟悉的同學來能說說你印象中的貓?
2、指名說。
。1)如果學生能說得比較細致,就及時予以鼓勵:你真會觀察!已經(jīng)學會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樣去仔細地觀察事物了。
。2)如果說的只是粗線條的:你們所說的貓如果要老師畫出來的話,我就畫不出來了,因為你們沒有把貓的形象說具體、細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老舍先生筆下的貓是怎么樣的。
3、介紹老舍?勺寣W生先說,教師補充。(板書:老舍)
老舍原名舒慶春(板書),又叫舒舍予,是我國著名的小說家和戲劇家,被譽為“語言大師”(板書),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龍須溝》、《茶館》、《駱駝祥子》等。他除了寫作,生平還有兩大最突出的愛好,一是養(yǎng)貓,二是養(yǎng)花!娥B(yǎng)花》我們也會在六年級的時候?qū)W到。讓我們先在《貓》這篇課文的字里行間去感受老舍的語言魅力,去體會他的情感世界。
二、初讀課文,理解文意:
1、請同學打開課本,自學課文:
a、充分的讀(板書),一遍不過癮就讀兩遍(有讀不通或者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讀幾遍)
b、放聲朗讀后再默讀,邊讀邊看看有哪些生字要引起注意,哪些詞語無法搞懂,劃出來自己聯(lián)系上下文或者運用工具書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做上記號
2、檢查自學:
、.字詞
在生字方面有特別想提醒同學們的或者還有哪些詞語無法解決但是要特別想知道的,現(xiàn)在提出來。
⑵指名通讀課文,檢查讀通讀正確的情況,及時反饋。
聽的同學聽仔細,哪里讀錯了,還要再想想課文寫了什么?
3、理解課文內(nèi)容
課文主要寫了哪兩種貓?(板書:大貓小貓)
來做做有意思的填空題:誰能在括號中加一個數(shù)量詞,說說課文寫了幾只大貓、幾只小貓?并找出理由。
。ㄒ恢唬┐筘,填“一只”的理由是什么?(它)是的,作者就是通過仔細觀察家中的一只大貓生動地寫出了貓的性格。(一群)小貓:這么填的理由是什么?(它們)想一想,我們在“一只”前可以填一個什么詞來說明大貓的性格特征。(古怪的)那在“一群小貓”前呢?(可愛的)
齊讀:(古怪的)(一只)大貓(可愛的)(一群)小貓,下面,我們就要用這些詞語幫助我們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幫助我們給課文分段,你認為可怎么分? 生交流,作“||”記號!
b、第二件事是要它幫助我們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講了什么?講了一只大貓很古怪。請你能在課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話來概括嗎?——劃出總起句,“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齊讀。
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據(jù)這句話,你怎么概括段意?(直接摘錄)
第二段又講了什么?(——小貓可愛)你能在課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話來概括嗎?——也劃出總起句,說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們來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據(jù)這些詞語或者劃出來的兩句話,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嗎?
。ㄉ鷤別練說——生自己站起來自由說)
你更喜歡哪種貓?
三、研讀第二段(小貓)
1、研讀總起句: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反復(fù)讀這一句,說說讀懂了什么?(抓住“更”字)說明大貓也很可愛,但是小貓更可愛,這句話還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2、反復(fù)讀讀這段,想想你是怎么體會到這一點的?
3、交流
。1)腿腳還不穩(wěn),可是已經(jīng)學會淘氣。(真是貪玩,因為淘氣而可愛)
。2)一根雞毛,一個線團……耍個沒完沒了。(頑皮玩得時間長,不知疲倦)
。3)……跌倒馬上起來,再跑再跌。(敢于嘗試,不怕失敗,玩得盡興
。4)……撞疼了也不哭。(勇敢)
。5)……逐漸開辟新的游戲場所。(無處不玩,這么小的貓還懂得找地方玩,真可愛)
。6)它們在花盆里摔跤,抱著花枝打秋千……枝折花落。(最可愛的你認為是哪兩個詞語?)
4、指導(dǎo)朗讀
講得都不錯,不知道能不能有感情的讀出來,使我們在你的朗讀中體會到小貓的可愛。先練讀。
你有把握讀哪一句就讀哪一句,讀出小貓的可愛。
怎么才能讀好?交流心得。(讀的時候眼前重現(xiàn)小貓玩的情景邊讀邊想象)
你從字里行間還體會到什么?(老舍對小貓的愛)哪里體會到?
你見了絕不會責打它們,它們是那么生氣勃勃,天真可愛。(加個關(guān)聯(lián)詞)
是呀滿月的小貓在老舍的眼里就像一群孩子,他們淘氣、天真、生氣勃勃,實在太可愛了。哪里舍得責打它們。即使弄壞了老舍心愛的花草。
再帶著對小貓的喜愛之情讀讀。
現(xiàn)在你能體會到老舍的語言魅力了吧,確實,帶給讀者很大的精神享受。
5、據(jù)你觀察,小貓還有哪些可愛之處?老舍沒有寫到的
6、小結(jié)
為什么說不好,有的說不出來?那老舍為什么寫得這樣棒?(用心觀察,投入感情)
四、延伸作業(yè)
1、你也投入自己對小貓的喜愛之情,用心去觀察,寫寫那可愛的小貓,可以接著老舍的文章再寫,也可以另外寫一個片斷,到時候我們比比誰寫得更棒!
2、閱讀老舍先生的其它文章,感受語言大師的語言魅力!
《貓》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yīng)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dǎo)者”。遵循這個原則,這節(jié)課我在設(shè)計上進行一些的嘗試。課上以學生的活動為主,教師參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wù)。教完《貓》這一課后,我的最大感受是感動,我為課堂上學生的那份熱情而感動。除感動之外,還反思了一下這節(jié)課的得與失。
得1.在教學中力求體現(xiàn)民主性,平等性,創(chuàng)設(shè)了輕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圍,教師以引導(dǎo)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2.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如讓學生自學課文生字詞語,在讀書、思考、問題討論等多項生生合作完成的學習活動中,教師真正地站在了組織者,引導(dǎo)者和合作者的位置。
3、挖掘文章的人文性,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
失:1.對課文的深度和廣度挖掘的不夠。
2.導(dǎo)入介紹作者時時間花費過多。
3.沒有關(guān)注到全體學生,有一部分學生一直沒發(fā)言,只是當聽眾、觀眾。
4.有的提問設(shè)計不夠具體,沒能把話遞到學生嘴邊兒。
5.課上學生讀書不夠。學生讀書不充分,討論問題、理解問題費時費力。
這節(jié)課后我的感想也很多,課程改革中的學生在變,教師更要變,新的課程需要教師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師加強文化修養(yǎng),除了本專業(yè)扎實的知識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淵博的學識,還要有敏捷的思維,較強的應(yīng)變能力,善于捕捉學生思維的火花,因勢利導(dǎo),使其燃燒發(fā)光,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地思考我們的教學,如何在教學中增強學生主動探求的興趣,增強學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通過這上課,我認識到課前備課固然重要,課后備課(回頭看)更利于教師的教后反思,及時反饋教學實踐的信息,提高自身教學水平,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從反思中感悟,實踐中出真知。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盡管我一直在努力,但仍然留下很多遺憾,要是再有機會教同樣的內(nèi)容,我想我的“教案”會重新改寫。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一段,體會貓的古怪。
1、自由輕聲朗讀第一段,想想你讀懂什么?
2、指名學生說說讀懂什么。
板書(卡片):老實貪玩盡職勇猛高興時溫柔可親
膽小古怪不高興一聲也不吭
3、讀板書。
4、出示:
________ ____________ ( ) ________ ____________ ( ) ________ ____________
(1) (2)
要求選自己喜歡的一種形式,填進黑板上寫貓性格的詞。
5、指名學生在黑板上按一種形式,擺貓性格古怪的詞。
6、指名學生具體地講講貓的性格為什么古怪?
7、教師領(lǐng)說黑板上的句子。
8、看來,這段是圍繞哪一句來寫的?
我們可以把這句話作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這種方法叫做摘錄法。
9、教師領(lǐng)讀第一小節(jié)。
課文是用什么句式把貓的老實、領(lǐng)玩、盡職的矛盾性格連起來的?(說它……的確……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說說第二自然段的內(nèi)容。
出示:說它溫柔可親吧,的確是呀,______________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說說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讀第一段,體會情感。
1、貓的性格這樣古怪,作者喜歡嗎?再讀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歡貓?
比較: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個臟腳印。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師:第一句體現(xiàn)出什么感情?
女同學讀出第一句中的討厭感情,男同學讀出第二句中
喜歡的語氣。
2、還找出了哪些句子?(它還會豐富多腔地……)
(1)師:貓的聲音有長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說話……
(2)指名讀這句句子。
3、還找出了什么句子?
4、老師覺得貓捉老鼠時,老舍爺爺也特別喜歡。
。1)“盡職”、“閉息凝視”是什么意思?
。2)出示填空:
閉息凝視——————( )
一連就是幾個鐘頭——( )(專心、耐心、決心)
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
。3)指名讀貓捉老鼠的句子,讀出專心、耐心、決心。
5、師:課文的字里行間洋溢著老舍爺爺對貓的喜愛,再讀讀第一段,找出剛才沒有讀的句子。讀出味道。
三、朗讀第一大段。
師:讀著讀著我們也喜歡上了貓,朗讀全文。
四、寫作練習。
師:老舍爺爺把這只古怪的貓寫得這么可愛,真不愧為語言大師。老師這里有幾幅圖,同學們可以用“說它……
的確……可是”的句式,圍繞一句話來寫。
五、學生寫作。
板書:
貓 老實 貪玩 盡職
古怪 高興時溫柔可親 不高興時一聲也不吭
膽小 勇猛
摘錄法 說它……的確……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