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先生傳 教案(精選2篇)
差不多先生傳 教案 篇1
目的:
初步理解通過寫人記事闡明道理的方法。
重點:
初步認識“差不多”這種處世態度的危害。
難點:
“事跡”與“影響”“危害”的關系。
課型:
新授
課時:
一課時
教法:
讀讀議議,說說寫寫
內容與步驟:
一、引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知道知道中國最有名的人是誰嗎?
學生發言。
明確:你們說的都不是。中國20世紀第一個寫白話詩的人,叫胡適。他也不是最有名的人。不過他知道這個最有名的人。胡適還專門為其寫了小傳。介紹了他的一般情況,生平事跡和巨大影響。胡先生說這個人姓差,叫差不多。現在請同學們看《精品閱讀》106頁的《差不多先生傳》。
二、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
1、教師:現在我把文章讀一遍。請一個同學跟我配合一下,凡是差不多現生說的話都由這個同學來讀。
2、師生讀課文。
3、教師:現在同學們看看文中有哪些生疏的詞語,自己查一查字典。
4、學生查字典。
5、教師:我說一個詞,并說出兩個意思,請同學們選擇一下在文中的意思。
凡事:①平凡的事。②所有的事。
賠小心:①賠不是。②道歉。
算賬:①計算賬目。②吃虧或失敗后不與人爭執較量。
圓通:①物體形狀外圓內通。②為人處世靈活變通,不固執己見。
6、教師:請同學們看1-3段,準備說一下差不多先生的一般情況。包括姓名、住址、名聲、相貌等。
1、 學生口述,再由其他學生補充。
明確:姓差,名不多,各省縣村人,全國人的代表。
2、 教師:請同學們看5-9段,從左往右,每排學生敘述差不多先生的一件事。第6、7、8排的學生分別訴述第1、2、3件事。有一分鐘的準備時間。
3、 一分鐘后,學生敘述。
10、教師:我們分別用幾個字概括出這五件事
11、師生討論、
明確:第一件:買錯糖;
第二件:答錯題;
第三件:記錯帳;
第四件:誤了車;
第五件:尋錯醫。
12、教師:看一下文章最后兩段,說一下差不多先生死后在眾人中起了怎樣的反響。用一組四字短語概括出來。
13、師生討論。
明確:受到稱贊
獲得雅號
成為榜樣
三、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
1、 教師:通過差不多先生做的這五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差不多先生是一個怎樣地人。
2、 師生討論。
明確:做事馬馬虎虎的人。
3、 教師:作者選用了差不多先生的5件事,有什么用意?
4、師生討論。
明確:說明這種處世態度害人害己。
4、 作者為什么那么細致地寫差不多先生臨死前說的那句格言?
5、 師生討論。
明確:表明他死不改悔、
6、 教師:結尾一段怎樣寫差不多先生的處世態度的'危害的?這表明這種危害到了怎樣的程度?
7、 師生討論。
明確:“然而中國從此就成為一個懶人國了”
危害國家
8、 師生看板書,教師小結:這是差不多先生的思想根源。
這是差不多先生的處世態度和所做的五件事。
這是差不多先生處世態度的危害。
四、引導學生理解疑難問題。
1、教師:我們看文章第11段“圓通”這個詞,它的意思是為人做事靈活變通,不固執己見,前文的敘述能得出這個結論嗎?還有差不多先生的處世態度害人害己又害國,為什么他本人還要至死不渝,而又有無數人都學他的榜樣呢?我們再讀文章。男生讀1、3、5、7、9、11段,女生讀2、4、6、8、10、12段。
2、學生讀文。
3、教師:現在我們來確認一下,4段到10段的敘述能不能得出第11段的結論。
4、師生討論。
明確:不能。
5、教師:那為什么這樣寫?
6、師生討論。
明確:為突出這種處世態度有極大危害,不可取。
7、教師:生活當中差不多先生會不會做一些不很認真,不肯計較,靈活變通,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好處的事呢?
8、師生討論。
明確:一定會的。所以能得圓通大師稱號,成為眾人的榜樣。
9、同學們想一想,原則、制度、法律、準則等,是到底是應該嚴格遵守,還是應該變通地執行呢?
10、師生各抒己見。我的意見,除極特殊情況,是不可以變通的。變通過多,就變成了玩弄法律法規制度準則,有法等于無法,社會會失去正常秩序。
五、小結,布置作業。
1、教師:我們來回憶一下,本文對差不多先生作了哪些方面的描寫?刻畫了怎樣一個人物形象?作者通過這個形象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2、學生回答。
明確:語言、肖像、心理、行為。
做事馬馬虎虎,不認真,不深入,差不多就行。
馬虎做事,害人害己又害國。
3、教師:通過寫人記事來闡述道理的方法是一種常用的方法,為讀者所喜聞樂見。我們學過的《為學》《成功的秘訣》等文章都是用了這種方法,我們在《讀者》中常看到用這種方法寫成的文章,同學們可以借鑒使用。
我們現在該與差不多先生說再見了,這就是我給大家布置的作業。我們也該說再見了,謝謝同學們,再見。
附板書:
一般情況 姓差 名不多 各省縣村人 全國人的代表
買錯醋
差不多 主要事跡 凡事只要 答錯題 凡事只要…… 中國從此成為一個
先生 差不多 記錯帳 差……差……不多 懶人國了
就好了 誤了車 ……就……好了
尋錯醫
(馬馬虎虎) (害人害己) (至死不渝) (危害國家)
巨大影響 受稱贊 獲法號 成為榜樣
差不多先生傳 教案 篇2
差不多先生傳
教學重點~
傳記的特點:
傳記是一種用來記載人物生平事跡的文章體裁。一般由別人代為記述,也有自述生平的,叫做「自傳」。
傳記分為歷史性傳記和文學性兩大類。前者記敘史實,用語平實;后者借用傳記的形式來從事創作,用形象化的手法描寫各種典型人物的生活經歷和精神風貌。
特點以下:
開頭一般都要寫人物的姓名、字、號、籍貫、家庭狀況,以及誕生的年、月等。
一般採用敘述和說明的表達方式。但在敘述人物事跡和思想發展的過程中,可適當加以議論、描寫和抒情,以增強作品的生動性。
敘述時以時間為順序,或按人物的事跡,或依照其行跡,將人物的一生分為幾個時期來寫。
無論寫哪一類傳記,都應該注意搜集和掌握人物的歷史資料,以事實為根據。
修辭格的辨析和運用──反語、疊字疊詞
反語:就是正話反說,也就是說反話。運用反語,可以引人深思,
表現出深刻的思想,強烈的諷刺,并增加文章的色彩。
運用反語,應注意以下幾點:
觀點正確,遣詞造句要有分寸。
含義明朗,讓讀者一看便知道是反語。辦法有三:a) 在上文下文交代清楚;b) 構成似乎有些矛盾的詞組;c) 在反語前冠以「所謂」,將反語加上引號。
疊字疊詞的作用是~
表示強調;形成頓挫的節奏;加深畫面的形象,造成或歡樂、或悲傷、或濃烈、或清淡的情調和氣氛,使景物描繪更生動,思想感情的反映更真切。
標點符號的運用──省略號
它主要有以下幾種用法:
表示引文或列舉事例的省略。
表示說話的斷斷續續。
表示對話中一方的靜默不語的停頓。
文章體裁──
文章主旨──本文藉著差不多先生一生凡事敷衍塞責、不肯認真,結果以悲劇收場的故事,指出這種行事態度正是中國積弱的病根,期望國人警惕覺悟,革除陋習。補充資料
]
胡適的為人:
梁實秋在談到胡適的做人及處事態度時說:「……胡先生最愛寫的對聯是『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認真的作事,嚴肅的作人。』我常惋惜,大家都注意上聯,而不注意下聯。這一聯有如雙翼,上聯教人求學,下聯教人作人。……」
體裁:
本文是一篇傳記(短篇小說)。但與一般傳記不同之處,是所記人物乃作者虛擬出來的。
本文的寓意:
葉圣陶分析本文時指出:「因為果真『人人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中國非成為一個懶人國不可,不要中國成為懶人國,註也不應該效學這位差不多先生。──這正是作者寄託在這篇傳記中間的意思。可是作者對於這層意思沒有提到一個字,只讓讀者自己去領會。
內容要點
主要分為兩點:
1. 差不2. 多先生的事跡–包括籍貫、外貌、言行、態度,3. 以及人們對4. 他的評價。
5. 作者的態度和立場–寄寓了反對6. 茍且馬虎這種待人處事態度的用意,7. 讓讀者領悟。
作法要點:
1. 通過典型事例,2. 具體突出差不3. 多先生的性格。作者選取了五個典型事例,4. 分別從對5. 待事物、空間、數字、時間、生命等,6. 對7. 差不8. 多先生作側面的描繪。
9. 內容組織用「10. 層遞法」11. 。作者所選五個事例,12. 雖全是圍13. 繞差不14. 多先生的習性,15. 但內容不16. 單不17. 重復,而18. 且還按事情后果的嚴重性排列,19. 層層遞進。
20. 運用反語的諷刺手法。
21. 排比及省略號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