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先生傳 教案
差不多先生傳
教學重點~
傳記的特點:
傳記是一種用來記載人物生平事跡的文章體裁。一般由別人代為記述,也有自述生平的,叫做「自傳」。
傳記分為歷史性傳記和文學性兩大類。前者記敘史實,用語平實;后者借用傳記的形式來從事創作,用形象化的手法描寫各種典型人物的生活經歷和精神風貌。
特點以下:
開頭一般都要寫人物的姓名、字、號、籍貫、家庭狀況,以及誕生的年、月等。
一般採用敘述和說明的表達方式。但在敘述人物事跡和思想發展的過程中,可適當加以議論、描寫和抒情,以增強作品的生動性。
敘述時以時間為順序,或按人物的事跡,或依照其行跡,將人物的一生分為幾個時期來寫。
無論寫哪一類傳記,都應該注意搜集和掌握人物的歷史資料,以事實為根據。
修辭格的辨析和運用──反語、疊字疊詞
反語:就是正話反說,也就是說反話。運用反語,可以引人深思,
表現出深刻的思想,強烈的諷刺,并增加文章的色彩。
運用反語,應注意以下幾點:
觀點正確,遣詞造句要有分寸。
含義明朗,讓讀者一看便知道是反語。辦法有三:a) 在上文下文交代清楚;b) 構成似乎有些矛盾的詞組;c) 在反語前冠以「所謂」,將反語加上引號。
疊字疊詞的作用是~
表示強調;形成頓挫的節奏;加深畫面的形象,造成或歡樂、或悲傷、或濃烈、或清淡的情調和氣氛,使景物描繪更生動,思想感情的反映更真切。
標點符號的運用──省略號
它主要有以下幾種用法:
表示引文或列舉事例的省略。
表示說話的斷斷續續。
表示對話中一方的靜默不語的停頓。
文章體裁──
文章主旨──本文藉著差不多先生一生凡事敷衍塞責、不肯認真,結果以悲劇收場的故事,指出這種行事態度正是中國積弱的病根,期望國人警惕覺悟,革除陋習。補充資料
]
胡適的為人:
梁實秋在談到胡適的做人及處事態度時說:「……胡先生最愛寫的對聯是『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認真的作事,嚴肅的作人。』我常惋惜,大家都注意上聯,而不注意下聯。這一聯有如雙翼,上聯教人求學,下聯教人作人。……」
體裁:
本文是一篇傳記(短篇小說)。但與一般傳記不同之處,是所記人物乃作者虛擬出來的。
本文的寓意:
葉圣陶分析本文時指出:「因為果真『人人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中國非成為一個懶人國不可,不要中國成為懶人國,註也不應該效學這位差不多先生。──這正是作者寄託在這篇傳記中間的意思。可是作者對於這層意思沒有提到一個字,只讓讀者自己去領會。
內容要點
主要分為兩點:
1. 差不2. 多先生的事跡–包括籍貫、外貌、言行、態度,3. 以及人們對4. 他的評價。
5. 作者的態度和立場–寄寓了反對6. 茍且馬虎這種待人處事態度的用意,7. 讓讀者領悟。
作法要點:
1. 通過典型事例,2. 具體突出差不3. 多先生的性格。作者選取了五個典型事例,4. 分別從對5. 待事物、空間、數字、時間、生命等,6. 對7. 差不8. 多先生作側面的描繪。
9. 內容組織用「10. 層遞法」11. 。作者所選五個事例,12. 雖全是圍13. 繞差不14. 多先生的習性,15. 但內容不16. 單不17. 重復,而18. 且還按事情后果的嚴重性排列,19. 層層遞進。
20. 運用反語的諷刺手法。
21. 排比及省略號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