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我們應盡的義務導學案
第二課 我們應盡的義務導學案
一、導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明確履行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重要意義,明確忠實履行應盡的義務的要求。
2、增強對國家、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的責任意識,做負責任的公民。
能力目標
1、增強對公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這一道理和理解能力。
2、提高對履行道德義務重要意義的認識能力。
3、提高踐行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能力。
知識目標
1、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
2、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
3、道德義務的涵義,法律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關系。
4、忠實履行義務的要求
二、教學重點
1、公民的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2、忠實履行義務。
三、教學難點:在現實生活中如何自覺履行公民的道德義務。
四、知識鏈接:
材料一:課本14頁材料,并填表。
材料二: 閱讀教材p15案例“小珊該不該納稅?”討論“只想享受權利,不想履行義務;想多享受權利,少履行義務”的認識正確嗎?為什么?
材料三:課本16頁小龔父親的材料;17頁單先生的材料。
材料四:列 舉我國法律提倡和鼓勵公民實施的行為有;21頁賈某的行為受法律制裁嗎?我們從中受到什么警示?
五、學法指導
1、出示相關資料,幫助學生理解首先義務、法定義務。
2、搜集典型事例,幫助學生提升義務觀念,并落實到行動中去。
六、導學過程:
(一)預習
組長帶領組員默讀全文
(二)合作探究及展示
結合材料一、二、三討論第一框:
1、為什么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2、法定義務的內容
3、什么是道德義務?
4、履行道德義務的意義?
5、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的內容?
結合材料四討論二框:
1、怎樣忠實履行義務?2、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
七、小結反思
反思:一、公民權利義務的一致性。二、什么是道德義務?什么是法定義務?三、怎樣忠實履行義務?
八、快樂達標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言行能體現公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是( )
a“上課遲到了,紅燈我也得闖過去!”
b“請不要在書桌上亂寫亂畫,我們要愛護公物!”
c“又要交稅了,讓我想,怎樣才能少交點兒!”
d“一次性木筷方便又衛生,我喜歡用!”
2、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 )
a相互體現、相互利用 b完全相同
c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 d相互影響、相互融合
3、有的同學認為,犯法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所以我不會去干,至于是否遵守道德,則是無關緊要的事情。對這種觀點認識正確的是( )
a他的看法是正確的,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堅決不做
b他沒有認識到遵守道德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c他認識到法定義務比道德義務更重要,是正確的認識
d他維護了法律的尊嚴,是守法的表現
4、下列哪種做法屬于履行公民的基本義務( )
①張君光榮參軍,保衛祖國②李冬是商人,他總是按時依法納稅③他雖然遵守憲法和法律,但他有時破壞公共財物,有時不遵守公共秩序④他有時不尊重少數民族同學,不注意和少數民族同學之間的團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