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與父母平等溝通教學案
2.社會性。現在的中學生對外聯系廣泛,信息來源渠道多,接收信息量大,知識面也較寬,但由于缺乏足夠的鑒別能力,不能對來自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合理的篩選。
【教材探密】
中學生逆反心理的特點(二)3.感應性。學生往往用聰明的大腦給教師挑“刺”,給學校挑“毛病”,甚至于發展到故意搗亂,以沖撞老師為榮。他們把老師、學校對學生的每一個要求都說成沒有必要,我行我素。4.可變性。中學階段,學生的獨立自主的要求意識比較強烈,但他們的觀點、信念尚未形成或極不穩定,環境的誘惑力又是多種多樣,所以想獨立自主,一時還做不到。他們的思想不成熟、不定型、可塑性大,只要我們善于引導,是可以對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實行有效的控制的。
第二課時克服逆反心理
【課堂達標】
1. b導解:本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逆反心理在青少年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2. d
3. d導解:本題主要考查被父母誤會時或發生矛盾時的正確做法。a、b、c的做法都不可取。
4.a
5.(1)頂撞父母、與父母“對著干”,讓父母生氣。
(2)危害:①不利于與父母溝通。②不利于家庭和睦。③不利于自己身心健康。
6.(1)×導解:本題主要考查當我們和父母發生矛盾時應冷靜思考、主動交流、不能“對著干”。
(2)√
7.b 導解:對抗、離家出走只會加深與父母的矛盾,這也是逆反心理的表現之一。
8.b導解:本題主要考查我們與父母發生矛盾時的做法,①做法不可取。
9.c
10.如換位思考;控制情緒;尊敬父母,與父母溝通等。
【課后強化】
1. c 導解:本題考查的是對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的正確認識。a、b、d選項都是錯誤的,故本題選c。
2.a導解:本題主要考查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的消極作用,③和④都談的積極作用,故本題選a。
3.b
4.c導解:本題考查“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這一知識點。
5.a
6.①跟父母心平氣和地交流,說明作為學生要全面發展。②讓父母放心自己會控制踢球的時間。③向父母保證會努力學習,不因踢球而耽誤學習。
【遷移拓展】
(1)經過緊張的學習適當放松一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因此,不能通通快快地玩個“黃金周”,要在適當休息、調整的同時,不忽視學習任務。當與父母發生矛盾時,采取大吵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這樣不僅不利于問題的解決,還會影響與父母的關系。
(2)小華父母的做法不可取。要求小華努力學習,是父母望子成龍的具體表現,反映了父母的一片愛心。但是,學習需要勞逸結合,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需要適當的休息。
(3)尊重父母,不要與父母發生沖突;換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苦心;積極與父母進行交流與溝通,努力到達雙方都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