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人身權利教案
看過有關報道后,同學們議論紛紛:
甲:“警察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時候,都不忘給他們應有的尊嚴,在他們帶著手銬的手臂上搭上一件衣服。對嫌犯尚且如此,那么,老師對自己的學生呢?”
乙:“老師們也很為難,他們又不是執法者,通過‘選舉’找出‘嫌疑人’,也無可厚非”
請辨別分析上述觀點。
五、請你進行觀察與思考
15. 案例一:八年級學生小麗近來與人交往頻繁,媽媽想,現在社會繁雜,不知道她跟誰來往。為了及時了解女兒的情況,她多次偷偷地查閱小麗的手機短信。
案例二:班主任林老師總認為未成年人缺乏社會生活經驗,容易出現偏差和過失。為防患于未然,她經常私自拆閱學生的信件。
閱讀上述案例,運用八年級下冊教材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案例評析:案例中家長、老師的行為合法嗎?為什么?
(2)收獲感悟:你從上述案例中得到什么啟示?
六、請你參加活動與探索
16.近年來,校園安全事故屢有發生。建設平安校園、和諧校園、維護師生安全越來越為社會所關注。
(1)某中學發生這樣一個案例:學生中午在學校食堂用餐后,部分同學出現了頭暈、肚痛、嘔吐等癥狀而被送進醫院。據調查,正是當日食堂向同學出售了過期霉變食品而導致學生食物中毒的。在該案例中,你認為學生的什么權利受到了侵害?
(2)根據你的觀察,身邊還存在著那些危害師生安全的隱患?(兩點即可)
(3)在近幾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許多代表呼吁:為了維護師生安全,要盡快制定《校園安全法》。當人大代表走到我們學生中間,就制定該發征求你的意見時,請你結合實際提出兩條建議。
參考答案:
1.b 2.a 3.c 4.b 5.a 6.b 7.b 8.b 9.b 10.d
11.(1)這則增高廣告侵犯了張薇的肖像權。(2)青少年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肖像權。
12.(1)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2)樹立隱私意識,學會自我保護。(3)尊重和維護公民隱私權。
13.①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生權利,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權利的基礎。②我國法律捍衛我國公民的生命健康權。③黨和政府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把維護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等。
14.(1)甲的觀點是正確的,是我們依法治國,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2)乙的觀點是片面的,老師不是執法者,雖然沒有權力去搜查學生,但同樣也不能依此方式侵犯學生的人格尊嚴。保護學生的人格尊嚴是老師的責任,作為受到傷害的學生可以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這也說明在新一輪的教育改革的形勢下,亟待提高老師的法律意識和整體素質。
15.(1)不合法。因為未成年人的隱私受法律特殊保護。案例中家長、老師的行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隱私權。
(2)我們應學會尊重公民的隱私權;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力時,不得損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未成年人平時應主動與家長、老師溝通。(兩個方面即可,其它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16.(1)學生的生命健康權(或消費者的人身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2)學生能結合實際提出安全方面存在的隱患即可。
(3)學生能根據實際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建議即可,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