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單元 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教材分析
(1)環境問題是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
(2)環境問題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第十三課“關愛大自然 保護大自然”由導言和兩個項目的內容組成。
導言由一段詩歌組成;
第一個項目“關愛大自然 從我作起”,包括三個層次的內容:“尊重生命,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和“美化自然,讓大自然美麗永存”;
第二個項目“依法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包括包括兩個層次的內容:“我國已形成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和“我為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做貢獻”。
問題設計如下:
1.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應遵循哪些道德規范?
答:①尊重生命,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②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③美化自然,讓大自然美麗永存。
2、我們怎樣做才能美化自然,讓大自然美麗永存?
①美化自然,就要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植樹造林。
②美化自然,還要保護好自然景觀。
3、怎樣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僅需要遵守人與自然的道德規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還需要法律保障,依法保護大自然。
4、在我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中占有核心地位的是哪部法律?我國形成了怎樣的環保法律體系?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在我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目前我國已形成以憲法為基礎,以環境保護法為主體的環保法律體系。
5、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答:①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②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③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
④依靠群眾保護環境。
6、有同學認為“保護環境是大人們的事,是將來的事,與我無關。”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
不對。因為:
(1)依法保護環境,不僅是國家、政府部門和專業環保人員的責任,也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我們青少年是未來環境的主人,是環境保護的最大受益者,更應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主動為保護環境做貢獻。
(2)“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更應該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如積極參加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等。
7、青少年應該怎樣為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作貢獻?
①增強環保意識,樹立環保觀念。要積極學習環境科學知識,了解我國的環境國情,認識我國環境形勢的嚴峻性和保護環境的緊迫性,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和污染環境可恥”的觀念。
②學法、守法、用法,依法保護環境。積極學習和宣傳環境保護的知識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依法律己,不做污染和破壞環境的事,運用法律手段,反對和制止破壞環境的行為,依法保護環境。
③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落實環保行動。要自覺保護環境,不做污染環境的事。要積極參加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