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二力平衡
2.8 二力平衡
教學目標
1、知道二力平衡的意義,能說出二力平衡時,物體可能處于靜止狀態,也可能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能說出二力平衡的條件以及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能用二力平衡的條件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二力平衡的條件、會判斷平衡力、物體在受平衡力作用時的運動狀態。
難點:平衡力的判斷、平衡力與物體運動狀態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什么?
生: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原來靜止的,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師: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體才能保持靜止,才能做勻速直線運動?請同學們舉例說明。
生:不是的,我發現放在桌子上的書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但它靜止的。
引導:物體受外力作用時,也可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二、新課展開
師:出示吊燈及被勻速吊起的貨物課件,各受到幾個力作用?它們的運動狀態怎樣?讓學生觀察思考,討論。
生:它們都受到兩個力作用(吊燈受到重力和桿的拉力,貨物受到重力及繩索的拉力)
師:如果物體在若干個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是平衡的。
(板書)二力平衡:一個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師:在日常生活中,舉出兩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的現象?
引導: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相互平衡時,物體可能保持靜止狀態,也可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下面我們一起研究,當兩個力滿足怎樣條件時,才能使物體保持靜止狀態呢?
三、二力平衡的條件
出示課本圖2-76所示實驗裝置
師:本實驗的研究對象是塑料板,要研究的是塑料板兩邊繩子受到的兩個拉力之間的關系,先看看塑料板共受到哪幾個力?
生:3個,重力、兩力繩子的拉力。
師:如果要忽略重力的影響,對塑料板應當有什么要求?
生:應使塑料板受到的重力遠遠小于兩邊繩子的拉力。
師:要滿足上述條件,對塑料板有什么要求?
生:塑料板比鉤碼要輕得多。
師:對,我們所用的塑料板就比鉤碼輕得多,這樣就可以把它近似地看作只受到兩邊繩子的兩個拉力。
演示一:
師:在兩邊的繩套上掛不等重的鉤碼。放開塑料板,塑料還能靜止呢?為什么?
生:木塊不能靜止,因為拉力大力不相等。
演示二:
師:在兩邊的繩套上掛等重的鉤碼。放開塑料板后,塑料板將怎樣?
生:靜止不動。
師:從剛才實驗現象得到,要使兩個力相互平衡,兩個力的大小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生:相等。
演示三:
師:在兩邊的繩套上掛等重的鉤碼,將塑料板稍向下移動,使兩個拉力的方向并不相反。放開塑料板后,塑料板將怎樣運動呢?待塑料板靜止時,兩個力的方向是有什么特點?
生:向上運動,方向相反。
師:從這個實驗可以得出:要使兩個力相互平衡,兩個力的方向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演示四:
把木板扭轉一下,使兩個力的作用線不在同一直線上,木板還能靜止嗎?重新平衡后,兩個力的方向有什么特點?
師:從這個實驗可以得出什么結果?
師:通過以上實驗你能得到怎樣的結論呢?經過學生討論得出。(板書)兩力平衡的條件:同物、同線、等大、反向
但這八個字還不成句,成句的敘述是怎樣的呢?請大家閱讀課本p78最后一自然段。要求背誦并簡單介紹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的實驗結論和英國科學家牛頓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