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力平衡
二.二力平衡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平衡狀態和平衡力,知道最簡單的平衡是二力平衡(2)理解二力平衡的條件(3)能利用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平衡問題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與思考,培養學生對生活中信息的收集、處理能力(2)通過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3)通過運用知識分析實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平衡現象,初步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對大自然的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設計思路 二力平衡的條件是教學的重點,本節的重點是研究總結物體二力平衡時的規律,首先通過觀察與思考,提出問題,建立平衡狀態、平衡力的概念;并進一步指出最簡單的受外力平衡的情況是二力平衡,然后通過科學探究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再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概括、總結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因此設計教學過程要把做好探究實驗作為本節課的重點和關鍵.在規律的基礎上聯系具體事例,讓學生應用二力平衡條件進行分析,平衡條件的應用是對教學的檢驗,要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資源二力平衡條件探究性活動的設計“意想不到的平衡”活動設計二力平衡與物體的浮與沉“潛水艇的浮與沉”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教學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點評情景設計,引入教學活動10.3:觀察與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物體受到各種各樣力的作用而處于某種運動狀態,請同學們想一想,書本中展現的幾幅圖景中,物體分別處于什么運動狀態?它們又分別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認真地觀察教材圖10—8、圖10—9、圖10—10和圖10—11,通過比較四幅圖中航天測量船、潛水艇、天花板上懸掛的電燈以及降落的“神州”返回艙的運動狀態的異同,體會各圖中物體所處的運動狀態,并分別對它們進行受力分析.結合自己生活中遇到或看到的類似的運動事例,討論各種情況下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受力情況。交流與討論:每小組選出代表,匯報本組討論的結果總結與歸納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物體處于平衡狀態。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在物理上把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幾個力稱做平衡力。 老師:日常生活中中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很多,如靜止在講臺上的書本、勻速行駛的電動自行車、勻速下降的降落傘等,引導學生在對日常生活中現象觀察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找到他們共同的性質,建立二力平衡的概念。歸納:當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就稱做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是平衡現象中最簡單的現象。提問:在你平時的學習與生活中,你還觀察到或知道哪些二力平衡的現象?不妨給大家介紹介紹。活動10.4: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提出問題: 二力平衡的現象這么多,那么二力平衡時應該滿足什么條件呢?猜想與假設:二力平衡時兩個力的大小可能相等二力平衡時兩個力的方向可能相反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可能……..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可能……..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可能……..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可能……..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可能……..設計計劃制定方案:圍繞學生提出的猜想進行設計,摒棄不合理的猜想,選取合理的猜想進行設計同學們提出的猜想很好,那么應該如何設計實驗來驗證你們的猜想呢?實驗提示:為了實驗方便,本活動主要探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所滿足的條件。由于本活動應注意在每個實驗步驟中,要控制哪些物理量不變?要改變哪個物理量?要能通過實驗的探究,分析得出某一物理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探究與驗證:按照教材圖10—9所示,進行器材安裝,注意控制硬紙板兩個對角上細線拉力的大小,選擇適當數量的鉤碼,來改變細線對硬紙板兩個對角拉力的大小. 實驗一:兩個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直線上,研究兩個力的大小對物體運動狀態的影響; 實驗二:作用在硬紙板對角上的兩個力的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研究兩個力的方向對物體運動狀態的影響; 實驗三: 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研究作用在硬紙板對角上的兩個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對物體運動狀態的影響.收集證據: 根據實驗條件的改變,及時記錄下探究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分析歸納:對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驗證同學們提出的猜想。物體處于二力平衡時,滿足的條件是:物體同時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處于二力平衡的物體一般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保持靜止狀態、判定一個物體是否處于二力平衡的依據有兩個: 一是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來判定.當物體只受兩個力作用時,如果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那么這兩個力就一定是平衡力,處于二力平衡.二是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來判定.首先,看物體受到的兩個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再分析兩個力是否符合“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這些條件都滿足,則物體就處于二力平衡.其中有任一個條件不滿足,物體就不能處于二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