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平衡
(一)教學目的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
2.會應用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解決簡單的問題.
3.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判斷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
二力平衡的條件及應用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問: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什么?
答: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問: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是否就一定不受力呢?
放在桌上的書是靜止的,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平直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受到牽引力和阻力.可見,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也可能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幾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為什么沒有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呢?這是因為作用在物體上的各個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效果互相平衡.也就是說這幾個力互相平衡.
2.新課教學
[板書1]三、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物體在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互相平衡.
物體的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物體受兩個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況最簡單,我們先來研究這種情況.
問:物體受兩個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嗎?舉例說明.
答:不一定.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書,要沿斜面向下滑.汽車或電梯起動時,速度越來越快.
物體受到的兩個力,要滿足什么條件才能平衡呢?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
[板書2]
2.二力平衡的條件
[實驗1]研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將光滑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塊放在木板上.(木板為45厘米×60厘米,板上安裝2個定滑輪,3個羊眼圈.木塊上安4個掛鉤.如圖1所示)在木塊掛鉤1、2上拴好細繩并跨過滑輪,繩下端各掛若干鉤碼如圖2所示.
研究對象:木塊.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繩施加的兩個拉力.
觀察木塊在什么條件下靜止,什么條件下發生運動.
提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1)二力大小不相等,左端掛1個鉤碼,右端掛2個鉤碼.放手后木塊由靜止開始向右運動.
(2)二力大小相等.左、右兩端各掛1個鉤碼.放手后,木塊保持靜止.
問:是否只要兩個力大小相等,就可以互相平衡呢?
[實驗2]如圖3所示,把兩根細繩的一端分別拴在木塊的掛鉤1、4上,另一端各穿過羊眼圈2、3后分別掛1個鉤碼.放手后,木塊由靜止開始運動.
看來兩個力只是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反,是不能互相平衡的.如果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反,是否就可以平衡呢?
[實驗3]裝置與圖3相同,將兩根細繩的一端分別拴在木塊掛鉤3、4上,另一端各穿過羊眼圈1、2后分別掛1個鉤碼.放手后,木塊由靜止發生轉動.
小結:作用在木塊上的兩個力要想互相平衡必須滿足三個條件:(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在同一直線上.
請同學們自己做一個實驗研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實驗4]每個同學桌上有2個彈簧秤,一塊塑料板,板上有幾個洞.用兩個彈簧秤拉這塊塑料板,想一想怎樣拉才能使塑料板保持靜止不動?
學生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用投影儀打出實驗的投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