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科學信息的獲取和利用2
第七節 信息的獲取和利用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信息是貫穿整個課程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考慮到內容的新穎性,特別是對有些概念的定義至今尚有爭議,所以本節課適合學生討論交流,教師要做的是提供一些資料或自己的觀點,同時對信息技術方面,應該讓學生了解其發展的歷程。在知識方面,意在了解信息的含義以及生活、生產中的作用,特別重要的是認識電磁波方面的知識,比如作用方面;能力方面,重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的方面,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體驗對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本節的關鍵讓學生處于一個平和的學習環境中建構自己的學習模式。
本章最后以人類如何獲取信息和利用信息作為結束,與現代生活和社會的實際緊密聯系。在這些學習背景下,學生將更好地認識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關系。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了解信息的含義和信息技術;
知道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一些方法;
了解電磁波及其應用。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及判別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態度;
體驗到科學與生活、技術的密切相關性。
教學重點:
信息的獲取和處理;體驗信息的各個環節、培養學生能力。
教學難點:
電磁波的概念;突破“收集和分析”環節的僵化認識,啟迪學生通過現象認識本質的思考方式。
教學方法:
運用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使用對比、啟發式、發現法等教學方式,但是不管是哪一種具體的方法,目的重在讓學生思維動起來、能交流起來,對信息技術有一個感性、直觀的認識和體會。
教具準備:
課件;學生自己準備的材料。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通過播放視頻資料,學生的眼球被《信息的獲取和利用》定格在屏幕上。同學們剛才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看到了圖片,聽到了音樂。那你是怎么獲取到圖片、音樂信息的呢?即什么渠道?剛才同學們通過眼睛看到了很多畫面,通過耳朵聽到了聲音。下面先讓我們來討論幾個問題,好嗎?
二、新課:
討論:人類的生存是離不開信息的,我們每天除了睡覺以外,無時無刻不在用各種方法獲取信息和交換信息,利用信息來決定我們的行為。
1、什么是信息?
2、大家最關心哪些信息?我們可以獲取和交換哪些信息呢?
3、人是怎樣認識這個信息世界的?
(問題一個個給出,學生以前后四人為組,邊看書思考、邊討論。)
交流:問題一:先聽取學生各個理解的角度,不做復雜的評價,只是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指出:它反映的是事物的狀態、特性和變化。強調目前對信息的定義大約有100多種,所以沒有特別具體的標準。使大家從具體的圖片、文字、聲音、事件中形成對信息概念的了解。(精神上、大腦要加工處理的)
1、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狀態、特性和變化。
問題二:學生的回答可謂包羅萬象:從天氣變化到伊拉克局勢,從禽流感、海峽兩岸關系到兩會新聞,從作業多少到食堂供應什么菜?從放風箏到春游、夏令營,不少男生說最關心體育賽事——從足球到nba聯賽,不說女生說最關心娛樂節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