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自然和諧交融教案2
教學設計一. 單元目標
(1)從古今中外優秀繪畫作品中,感受各種具有生命活力的藝術形象和自然現象。
(2)通過學習研究,探討,學生能對繪畫作品的情節內容,藝術手法和美感特征進行簡要的描述和評價。
(3)通過對本單元繪畫作品的欣賞,加深對生命與自然和諧關系的理解認識,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感與態度。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材選擇了古今中外優秀美術作品,圍繞藝術——生命與自然的和諧交融這個主題展開,改變了以往繪畫欣賞以學科,畫種,時代或地域劃分內容的方法,體現了新課程標準課程綜合性的特點,提出了從多角度認識欣賞藝術作品的的內容和形式的要求,在培養學生對作品的分析能力,審美能力的同時,重視對學生思想情感的態度及正確的價值觀念的培養。
三.教學建議
教師可根據本單元美術欣賞教學主題,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在圍繞教學主題展開教學的同時,貫穿審美教育的主線,在組織,引導學生學習探究作品的情節內容,藝術手法,美感特征的同時,簡要穿插介紹作品常識。學習活動可多樣化,體現師生互動交往,教學活動應盡可能直觀生動,采用多種媒體輔助教學。因此,教師課前應對教材作認真學習理解,對教學活動進行周密設計和準備,以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本單元教學,可用二課時完成。
四.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1.對作品生命與自然和諧關系的理解.
2.對作品藝術表現的理解和欣賞.
難點:多角度理解作品,提高審美能力和情感態度.
五.課前準備
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的圖片或課件制作
學生:課前有關作品資料的收集和學習.
六.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 課題引入(5分鐘)
通過作品數幅(投影,幻燈或圖片)展示充滿生命活力的繪畫作品.
學生思考討論:
作品中主要描繪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發言.
教師點評并引入本單元學習課題.
(1) 繪畫作品形象豐富,相當一部分為充滿生命力的形象..
(2) 生命產生于自然,生長于自然,與自然和諧交融.
(二) 活動一:欣賞與評述:對作品的基本認識(15分鐘)
1,觀賞作品數幅(課本第2頁.,可作適當增補).
你是否能對作品形象和情節進行描述?(也可將自己課前收集準備的資料作講稿).
2,學生討論.
3,學生對作品描述發言.
4,教師講評,并作個人發言.
(1)重點描述作品形象中生命的活動及與自然融洽的關系.
(2)適當提示作品的構圖,藝術風格等所傳達的效果.
(三)活動三:分析與研究:生命與自然的關系(2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