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三 室內裝飾品的設計和制作
活動三 室內裝飾品的設計和制作
教學設計(一)
設計思路
本單元屬于“設計•應用”活動內容,根據教材中四個活動內容進行拓展與變化,為了使學生能夠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學習和理解美術知識及技能,分別將四個教學活動安排具體化,個性化。在活動內容上運用多種形式,使學生感受到“設計•應用”課學習的多元化。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欣賞不同的環境設計作品后學生通過親手制作室內裝飾品,提高對材料的認識和利用能力,增加想象力和創造力。
隱形目標:開闊學生思路,提高學生審美素養。認識藝術和生活化的關系。變廢為寶,充分利用材料,保護環境。
教學重點
如何發現身邊材料的可利用性。
教學難點
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發揮它們的特性,使作品呈現巧妙構思。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用平時學生順手就扔的各種飲料瓶子吸引他們注意力,導入新課。
三、發展階段
實例演示講解
1.廢光盤和紙
廢光盤的金屬質感和它本身具有的規則圓形,和紅絨紙形成的對稱圖案,是材料本身的特點。
除了做成平面的,可不可以做成立體的,需要什么材料和它搭配?
2.礦泉水瓶和紙
礦泉水瓶是透明的塑料,底子上有規則的幾何形可以利用,并且可以稍微變形,一般的剪刀可以把它的瓶體剪成任何形狀。紙是最容易找到的材料,可有很多種造型方法。同學們在看了演示后,是不是對易拉罐、塑料瓶產生了想法?另外,在這個制作中,有沒有可以替代紙的材料?
3.線和紙
用編織毛衣剩下的線,一張結實的紙,也可是紙箱子上裁下的一塊紙板。找到你喜歡的圖形,試著用線把它繞出來,變形了沒關系,只要它有你的風格。
注意粘線的時候,要細心,保持畫面整潔。
四、輔導學生制作
五、交流展示
六、課堂小結
問:同學們想想生活中能找到多少這樣的東西:點狀、線狀、面狀的?
這些材料有什么特性?
出示課題。
板書:室內裝飾品的設計與制作
教師運用ppt教學。
“學會認識環境設計”
講解中啟發學生思路。
問:
除了線以外點狀的材料是不是也能組成線呀?有哪些可以利用的點材呢?
根據學生設計幫他們分析材料特點,如何更好運用。
思考回答問題
討論發言,重溫剛學的知識點。分析自己的材料,談設計思路。
講材料的形狀時,帶出色彩、肌理、搭配等多種因素。
學生設計
制作
教學設計 (二)
設計思路
因為學生收集的材料不同,并且有限,教師把全班分成5-6小組,小組學生合作完成一個作品。教師可以在材料準備上多下功夫,新學期開始就要求學生收集材料,隨時帶來存在班里或美術教師,及時掌握情況,教師也要為學生準備一些學生可能會用的東西,比如鉗子、萬能膠等等。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2.對材料的運用,形成不同風格。
教學重點
如何發現身邊的可利用材料。
教學難點
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發揮它們的特性,使作品呈現巧妙構思。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用兩個大小不同的裝飾品,吸引學生注意力,導入新課。
三、發展階段
實例演示講解
1. 廢光盤和紙
2.礦泉水瓶和紙
3.線和紙
四、輔導學生分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