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第二節《圖像加工的常用方法》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整個教學過程通過引用生活實例中的相片及問題的設定,讓學生明白需要做怎樣的處理,用什么工具去處理,只要學生有了想法,接下來的解決問題就順理成章。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傳授知識的過程,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結合學案,自主探究來解決一個個任務,學習興趣增強了,學會對圖像美化處理,讓學生體會到圖像處理的神奇,學習效果也就好了。
(三)課堂作業
判 斷 題
1、在fierworks編輯區右下角的“設置縮放比率” 只能放大和縮小圖像,不會改變圖像的實際大小。( )
2、在fierworks中,選定裁剪的圖像區域后,按“enter”。( )
3、取消定界框,可以按“shift”鍵。( )
4、裁剪圖像的區域不合適,按“ctrl+z”鍵,可以取消之前的操作。( )
5、改變圖像的尺寸需要的工具是“指針工具”。( )
6、亮度指的是畫面的明亮程度。( )
設計意圖:通過做題形式來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情況。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裁剪工具的使用,調整圖像的亮度、對比度
九、板書設計
第二節 圖像加工的常用方法
1、裁剪圖像
2、調整圖像尺寸
3、調整亮度、對比度
十、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的教學思路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完成學生任務。通過學生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掌握了“裁剪”工具的使用,也懂得了利用亮度、對比度來調整圖像。同學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師生、生生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協作、探究的品質。使學生樹立了自信心,獲得了成就感。
本節課也存在不足點,上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不夠,應用啟發式的原則,讓學生發現問題去研究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