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計算機按照規模大小和功能強弱分類,有巨型機、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微型機。
計算機按照設計的目的和用途分類,可以分為通用計算機和專用計算機兩種。我們日常使用的微機就是通用計算機;專門與某些設備配套使用的計算機就是專用計算機。
2、計算機的特點:
計算機作為一種通用的智能工具,具有運算速度快、運算精度高、通用性強的特點,特別是它具有記憶功能、邏輯判斷能力以及程序控制能力。
(1)運算速度快(2)運算精度高(3)通用性強(4)記憶功能和邏輯判斷能力
(5)程序控制能力
3、計算機的應用領域:
自計算機問世以來,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飛速發展,并廣泛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和巨大的影響。
(1)科學計算(2)數據處理(信息處理)(3)實時控制(過程控制)
(4)計算機輔助工程(5)計算機通信(6)人工智能
總之,計算機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從人造衛星到日常生活,從科學計算到兒單玩具都有計算機的蹤影。人們只有提高計算機方面的知識水平,才能使計算機充分發揮作用。
第三節 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
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包括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兩大部分,他們的關系如圖:
一、計算機的硬件組成:
計算機硬件的組成有五個部分,即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1、中央處理器(cpu)
中央處理器簡稱cpu,它是計算機的核心,中央處理器包括了控制器和運算器兩個部分。
2、存儲器:
存儲器是計算機的記憶和存儲部件,用來存放信息。
計算機的存儲器可以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內存儲器又可分為只讀存儲器(rom)和隨機存儲器(ram)。
外存儲器包括軟盤、硬盤、光盤等。
3、輸入∕輸出設備
(1)常見的輸入設備:
鍵盤、鼠標是微機中最常見、使用最多的的輸入設備。
(2)常見的輸出設備:
顯示器是實現人機對話的重要工具,是不可缺少的輸出設備。
打印機是將計算機處理結果打印在紙張上的輸出設。
二、軟件的概念:
軟件是相對于硬件而言的,軟件由程序、數據、文檔這三部分組成。
軟件包括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大部分。
教學后記:
1、本課設計運用了“雙主”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問題”的驅動下展開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單一任務到綜合問題,循序漸進地了解一系列“問題”。思路清晰,過渡自然,層次清楚,方法得當。在這節課中,由于本節課為理論課,內容比較多,而且還需要一節課完成,所以,以課件的形式提出若干個“問題”,由于設計和安排合理,提高了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效果。
2、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對教材進行二次加工,將枯燥的知識運用在一個個問題中。通過“課件”中的圖片、影像等資料的演示及教師的必要解說,學生們在一堂課內完成了六個問題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