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節奏樂:喜洋洋
活動背景: 節奏樂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樂器也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一種玩具,利用不同的節奏型,通過對樂器的演奏,培養孩子們的樂感,感受不同音樂的性質,提高孩子的音樂感受力。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樂曲的基礎上,能用響板、鈴鼓演奏兩種不同的節奏型 為樂曲配伴奏。 2、學習用分奏、合奏等演奏方式表現樂曲,發展協調配合能力,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對《喜洋洋》這首樂曲的內容和特點已有初步的了解。 2、物質準備:響板、鈴鼓、喜洋洋樂曲、響板和鈴鼓的圖片、字卡(強、弱) 節奏卡(1):2/4 x x ︳x x ︳ 節奏卡(2):2/4 x — ︳x — ︳ 活動重點:學習兩種不同的節奏型,并嘗試用手和樂器正確的打擊節奏。 活動難點:用響板、鈴鼓采用分奏和合奏相結合的方法,利用不同節奏型完整的演奏樂曲。 活動過程: 一、律動:播放《智慧樹—我也跳跳跳》,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跟著音樂做動作。 二、學習兩種不同的節奏型,并能正確的打擊節奏。 1、完整的欣賞一遍樂曲,復習樂曲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重點提問:樂曲的名字是什么?它有幾段?哪兩段是相同的?相同的兩段節奏是快還是慢?第二段呢? 2、認識節奏型,并運用節奏型為樂曲伴奏。 (1)出示節奏卡(1):2/4 x x ︳x x ︳ 講解節奏型,重點提示幼兒在2/4拍中,第一拍強,第二拍弱。 ※教師示范打擊方法,幼兒跟學。 ※播放音樂,幼兒徒手練習節奏型(1)。 ※再次播放音樂,請幼兒拿響板用節奏型(1)為樂曲配伴奏。 (2)出示節奏卡(2):2/4 x — ︳x — ︳ ※引導幼兒與節奏卡(1)做比較,教師講解節奏型,并示范正確的打擊方法,幼兒跟學。 ※播放音樂,幼兒徒手練習節奏型(2)。 ※認識鈴鼓,并教給幼兒正確的打擊方法。 ※再次播放音樂,請幼兒拿鈴鼓用節奏型(2)為樂曲配伴奏。 三、用響板、鈴鼓采用分奏和合奏相結合的方法完整的演奏樂曲。 1、將幼兒分成兩組,并講解演奏方法:教師在節奏卡(1)前貼上響板的圖片,讓第一組幼兒拿響板用節奏型(1)演奏第一段 樂曲;教師在節奏卡(2)前貼上鈴鼓的圖片,讓第二組幼兒拿鈴鼓用節奏型(2)演奏第二段樂曲;第三段樂曲兩組幼兒一 起合奏。 2、教師講解指揮手勢。 3、兩組幼兒各拿響板和鈴鼓運用兩種不同的節奏型跟音樂分奏、合奏。 4、兩組幼兒互換樂器再為樂曲進行伴奏。 四、活動延伸:教師為幼兒準備更多的樂曲讓幼兒配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