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繪本《愛心樹》
說設計意圖:
《愛心樹》這是一本用簡單黑白線條勾勒的圖畫書,書里講了一顆蘋果樹和一個小男孩之間愛的故事。雖然書的插畫很簡單,但是故事很有內涵很有教育意義,所以我選擇了這個繪本。由于《愛心樹》這個故事比較長,一節課孩子們可能接受不了,因此我設計了二節課時。本節課是第一課時,我將通過不同形式講述故事,激發情感,層層遞進,喚起幼兒情感的共鳴,讓幼兒在本次活動中自然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讓幼兒感受、理解生活中好朋友的概念是廣泛的,包括父母、親人、老師、伙伴等,體驗他們對自己的點滴關懷,從而激發幼兒對于朋友的感恩之情。
說教學方法:
根據幼兒認知水平和繪本自身的特點,我采用了直觀演示法、講述法和提問法進行教學。1.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圖片進行表演示范,將整個故事制成一張張的圖片,通過欣賞圖片,引導幼兒知道故事情節,理解作品的內容。
2.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述,激發幼兒情感體驗,在講述過程中,我變換語氣和聲音,讓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中情感的變化。
3.提問法:提問是為了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啟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方法。我運用了引導性提問“小男孩又有什么要求?“猜猜大樹是怎樣回答的?”假設性提問“如果你是小孩該怎樣去做?”
說教學流程: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環環相扣的四個環節:
1.導入部分:以圖質疑,激發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關鍵,開門見山,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張圖片提出問題。
2.欣賞故事:帶著疑問,讓幼兒有目的的欣賞故事,出示幻燈片,讓他們直觀地觀看圖片理解故事內容,并在重點部分提出問題,讓幼兒探討,達到重難點的突破。
3.延伸部分:組織幼兒討論,我們該怎么對待自己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回家知道感恩,讓他們感到幸福的事。學會回報長輩,并且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
4.活動結束部分:畫“愛心樹”給繪本設計封面圖,進一步讓幼兒以另外一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愛心樹》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2、感受大樹無私的奉獻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種快樂。
3、初步體驗親人朋友們的關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大樹對小男孩的付出和愛。
活動準備:ppt課件、背景音樂、復印的繪本書、畫筆、紙、字卡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部分:
以圖質疑,激發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關鍵,開門見山。
出示一棵樹讓幼兒觀察,并引出《愛心樹》的故事。1.出示課件ppt圖片:一棵樹教師:你覺得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2.出示課件畫面:小男孩教師:一棵茂盛的大樹和可愛的小男孩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二. 分段感受故事
1、互動講述故事,講述男孩在兒童期和大樹的故事欣賞故事:帶著疑問。讓幼兒有目的的欣賞故事,出示幻燈片,幼兒直觀的觀看圖片理解故事內容,并在重點部分提出問題,讓幼兒探討,達到重難點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