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陶藝活動:神奇的飛毯
設計思路:
玩陶是兒童表現的一種途徑,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用陶土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認識,表現自己的想象世界。冬天馬上就到了,孩子們發現媽媽或者周圍的老師、阿姨脖子里都圍上了好看的圍巾,他們對不同花色的圍巾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由一塊小小的圍巾放大成一塊美麗的毯子,教師創設了故事情境“神奇的飛毯”。營造了一個適合于培養兒童創造和想象的環境,并通過觀察作品,給孩子提供了一個觀察、學習、創造的階梯。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將尊重孩子的表現,通過材料提供,師生對話等方式,引導兒童實現自我想法,讓每一個兒童心中都有一塊神奇的飛毯。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根據故事情節大膽設計、制作神奇的飛毯。
2、有選擇的使用輔助材料,體驗玩陶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故事:神奇的飛毯第一段。
2、幼兒對排序基本的認識。
3、幼兒對陶藝活動感興趣,初步掌握陶藝泥板制作、泥條制作的方法。
物質準備:
1、ppt課件。
2、毯子、陶藝制作工具、剪刀、各種輔助材料(鑰匙、硬幣、亮片、彩紙、扭扭棒、雪花片、各種形狀的紙片、刻圖機刻下的圖片)。
3、場景布置:草地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
1、出示毯子:我有一條長方形的毯子,它能夠蓋在身上取暖。
你還見過哪些形狀的毯子,它的作用是什么?
小結:原來毯子除了長方形以外,還有圓形的、正方形、橢圓形、菱形等。
2、出示各種毯子讓幼兒觀察。(ppt)
1)你們喜歡這些毯子嗎?上面的花紋有哪些?
2)找找看,花紋里藏著什么秘密?
小結:原來這些毯子上面的花紋可以有可愛的動物、美麗的花朵、香甜的水果組成,這些花紋都是有規律的排排隊,讓毯子看起來又好看又整齊。
二、討論操作。
1、上次給你們講了故事《神奇的飛毯》第一段,毯子被媽媽藏進了漆黑的衣柜里,故事還沒有結束,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后面發生了什么事情?(講故事第二段。)
2、你覺得為什么毯子沒有飛起來?說說你的理由?
3、制作要求:
1)流星說:只有當毯子上得花紋整齊的、有規律的排好隊。這條毯子才能有魔力。你來幫幫它完成這個心愿好嗎?
2)現在,我們用陶泥和輔助用品來制作一條神奇的飛毯。你會做出一條怎么樣的飛毯呢?
4、提示:如果覺得有困難,可以想辦法解決,或者請老師和同伴幫忙。
5、觀察:幼兒制作飛毯,適時對話與交流。
三、交流分享。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飛毯。
2、變成飛毯后發生了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小結:毯子輕盈地飛過綠色的草原,藍色的大海和金色的沙。和住在黑洞洞的衣柜比起來,這里的日子真是快活啊!有時侯毯子會想:我會一直這么飛下去嗎?請到教室里去講給好朋友聽,好嗎?
附故事:神奇的飛毯
第一段:
商店里,有一條咖啡色的毯子。毯子很希望自己能被巫婆買走,因為它想成為一床飛毯。但是,毯子卻被一位年輕的媽媽買走了。
這位媽媽用毯子把她小小的嬰兒裹在里面。毯子很失望,因為嬰兒不僅沒有長翅膀,還特別愛哭。他總是用力地蹬呀踹呀,直到毯子從身上滑下來。于是,年輕的媽媽只好給寶寶另外縫了一個睡袋。毯子被塞進了黑洞洞的衣柜里。就這樣,它在衣柜里呼呼大睡,做了許多夢,每一個夢都是關于飛行的。但每當它醒來的時候,總是發現自己仍然是一條普普通通的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