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我愛我家
主題內容簡介:
“家”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那么的溫暖,那么的甜蜜。尤其是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更讓我們的孩子感到了他們對自己無限的愛。進行這一主題是想讓我們的孩子通過多種方式去收集來自身邊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再次感受家的溫暖。
“我愛我家”以生動形象的手指木偶“我家有幾口“拉開了我們主題活動的序幕,引導幼兒去了解自己的家與家庭中的每一位與自己朝夕相處的成員。隨之的活動豐富多彩,又緊緊圍繞親情文化展開。“我的家”、“家是什么”、“全家福”、。。。。。。等一系列活動,把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愛表達無遺。孩子們置身于“家 ”、“幼”、“師”共同創設的環境中,感受著自己與家人間的親情,自己與家人間的關系、感恩的心情也在不知不覺中建構著、發展著。
主題環境創設:
這一主題我們共創設了壁面環境“我愛我家”、“家是什么”、“全家福”,游戲環境“做客”、“我的家”五個環境。
環境名稱一:我愛我家
材料準備:瓶蓋、藥瓶、塑料小勺、筆套、手套、乒乓球等
設計意圖:
“家”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那么的溫暖,那么的甜蜜。尤其是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更讓我們的孩子感到了無限的愛。“我愛我家”的這一環境的創設,就是希望我們的孩子能與自己的爸爸媽媽用生活中的各種材料來表現自己最親的家庭成員,它既是活動室的背景環境,更是我們孩子與自己家長展示自己家庭的舞臺。
環境名稱二:家是什么
材料準備:學習親子單、爸爸、媽媽和我的人物圖片等
設計意圖:
家是什么,家是一盞燈、家是一張床。。。每個孩子與他們的爸爸、媽媽對家都有自己的認識,何不妨為自己的孩子與爸爸媽媽創設一個想象的天空呢?
環境名稱三:全家福
材料準備:黃色書面紙、記號筆
設計意圖:
爸爸媽媽對自己的孩子如數家珍,那我們的孩子對自己的爸爸媽媽又有多少了解呢?“全家福”的創設,就是讓我們的孩子能從外形上對自己爸爸媽媽有一了解,學會一些畫人物的方法。在畫中增進自己與爸爸媽媽的情感。
環境名稱四:做客
材料準備:一次性麥管、幼兒了解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彩色手工紙等
設計意圖:
孩子經過一年的幼兒園生活,彼此都已很熟悉了。他們都想把自己的家與家庭成員介紹給大家,讓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家的快樂。那走樣走進自己同伴的家呢?電話成了我們的好幫手。一個號碼能讓我們的孩子走的更近,能讓我們的孩子學會關心自己的同伴,也能讓孩子在游戲環境中學習數。
環境對孩子的發展:
創設對孩子來說富有意義的環境、能促進主題與孩子共同發展的環境是每一個教師所追求的目標。在反復讀了《課程指南》、中班學習教參及實施新教參的過程中,我們感到必須在了解自己孩子及理解主題活動背景的內涵下來創設我們的主題環境。在“我愛我家”這一主題中我們教師根據孩子年齡特點創設了與主題有關的環境,孩子們在這些有聯系的主題背景環境中,對自己的家庭成員及家庭生活的經驗得到了拓展和整合。在一個個可供選擇、富有情趣的游戲環境中激發了孩子新的學習興趣點,從而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生成了新的學習活動,并在相互有聯系的主題背景環境中,學會了整合地運用一些相關經驗。幼兒是環境的主人,因此我們創設的環境應隨著孩子的需求而變化,能對孩子的發展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