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早期閱讀活動《一根羽毛也不能動》
本環節思考: 交流討論獲得對于主題思想的理解,恰當的引導,啟發幼兒獲取情感認知。
活動延伸
三年的幼兒園生活即將過去了,你在幼兒園有像鴨子一樣的好朋友嗎?
好書分享活動:好書告訴我們許多好的故事,小朋友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圖書并把好的圖畫書帶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動反思:
近年來,大家對于早期閱讀都有了很深入的研究,早期閱讀當中應該說最為有效的是親子閱讀。我們都期待孩子可以在成人慢慢的帶領之后,慢慢脫離成人的攙扶,可以自主的閱讀。所以,早期閱讀我們給予孩子一些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最終自主閱讀。而我們的閱讀教學最終是為了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提升他的閱讀能力。所以,我個人理解早期閱讀教學要達到三個目標:第一就是使孩子可以有這能力來讀懂文本的內容;第二在讀文本的過程當中,可以理解主題思想;第三我們要讓孩子學習書面語言,因為書畢竟是文學藝術。
最初看到《一根羽毛也不能動》這本圖畫書的時候,只是覺得內容很好笑、很滑稽,但是仔細的品讀起來,其中卻蘊含著濃濃的朋友情,具有非常好的教育價值。因此,我把這個圖畫書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啟發幼兒在閱讀圖畫書中感受朋友之間的情誼,知道擁有朋友的珍貴。故結合閱讀教學的總目標和這本圖畫書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設置為:1. 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圖畫書內容,培養閱讀興趣。2. 積極參與討論,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3.感受朋友之間的情誼,懂得堅持不懈很重要但適時放棄,保護生命更重要。
為了使活動即討孩子喜歡,又能有效達到我的教育目標。我考慮運用多種形式吸引孩子,投入我們的活動,從而使孩子愛上閱讀。而在執教的過程中,我不僅再次感受到了圖畫書對于孩子的獨特魅力,同時也讓我對圖畫書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
在活動中我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1.剖析圖畫書畫面,挖掘教育價值。
我們都知道圖畫書的內容比較多,教師在設計活動前,除了要對圖畫書的教育價值進行分析,還要對圖畫書的每一幅畫面進行價值剖析,刪去不必要的畫面,并對重要的畫面進行分析,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教育價值,可以讓孩子從畫面中獲取什么。比如在這個圖畫書當中,我們事先根據活動的需要對圖畫書的內容進行了刪減,并對留下來的畫面進行了分析,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天鵝和鴨子比賽的畫面,感受他們堅持到底的精神以及鴨子對天鵝的朋友情。當然在觀察的時候我們也要注重側重點和觀察的策略,比如比賽游泳和比賽飛翔的畫面相對比較簡單,我們就把它們放在一起讓孩子快速瀏覽,然后幼兒進行回想講述,這樣即可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還能節約時間;又如兔子和烏鴉來搗亂的畫面,畫面比較豐富且生動,可以給幼兒很多的觀察和講述的空間,所以我重點引導幼兒自己去觀察畫面的內容并進行講述,會大大激發幼兒的興趣,同時也是給了幼兒表達的機會。
2.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激發興趣,體驗情感。
在一般的圖畫書教學中,我們常常通過提問、引導等語言幫助幼兒體驗故事的情感。有點類似于看圖講述,但是過多的提問容易而在本次活動中打攪孩子了解書中的事件的發展的過程的這個熱情,而且主題的理解還不能只談談好了,因為談談他無法將這些良好的品質和思想落實到他的行動當中。所以除了看圖講述的形式以外,我還采用了聽圖欣賞、回想討論等形式之外,我還考慮從孩子理解主題更為深刻的形式——體驗來進行。而這個體驗在教學中最為常見的形式是玩一玩,動一動,讓孩子來玩一玩動一動。比如為了讓幼兒感受到堅持到底的不容易,我們設計了游戲環節,讓幼兒玩一玩“山上有個木頭人”的游戲,引導幼兒通過親身的游戲體驗,感受在游戲中堅持一動不動的辛苦,讓幼兒知道做事情只有堅持到底才有可能成功。游戲的形式不僅能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也能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獲取情感體驗,這比單純的說教要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