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用成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迎難而上,創造驕人業績1994年6月4日,一個讓王萬傾終身難忘的日子,他受朋友之邀,來南京參加五臺山北大門的會戰。當時王萬傾在安徽某建筑公司擔任上海地區的經營主任,負責6000多人的工程任務的協調和合同的簽訂。來南京的第三天,王萬傾便從上海調來80多人的施工隊伍,但他此舉并未得到所在的建筑公司的理解,領導覺得南京城市規模遠遠不及上海,市場也太小,沒有發展潛力,而且一個負責6000多人的經營主任跑南京來做項目對上海的公司來說將會有很大的影響。那時他所在的上海公司未能給予理解和支持,當時身上僅有1000元的王萬傾只能硬著頭皮上。但在此期間最讓他感動的是當工人們一聽到他要調人時,都不假思索地跟著他來了,連他自己都沒想到能有這么大的號召力。
從“包清工”到“雙包”
憑借先進的技術和過硬的質量,王萬傾的工程隊在南京很受歡迎。xx年,王萬傾又參加了國展中心的會戰,承接了五分之三的土建工程。這場會戰可謂是困難重重,一方面是技術上的困難,國展中心規模相當大,橫梁跨度110米,高2.65米,一道梁上有100個工人施工;另一方面由于處在春節期間,勞動力組織難度相當大;再一方面就是工期緊,需要24小時施工。王萬傾頗有感觸地說:“在這個項目上我才真正知道什么叫苦,平時都是睡在工地上,有時早上起來連洗臉的時間也沒有,材料、勞動力管理等一大攤子事都等著我去做,壓力相當大。但最終我們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提前3天完成了這個項目的土建結構封頂任務。”
經過這個項目的磨練,王萬傾的底氣大了,開始著手進行雙包。文化名園是他雙包的處女作,建筑面積達17200平方。由于是第一次雙包,經驗和資金方面都存在很大困難,但王萬傾憑自己的執著和對工程負責的責任感,咬緊牙關,迎難而上,保質保量如期完成了項目,并憑這個項目捧回了“梅花杯”和“金陵杯”。目前王萬傾正在進行揚子大學、浙江商品城、順弛濱江奧城、帕威爾電氣有限公司等項目的建設。
蓋房子是種樂趣
王萬傾很樸實、誠摯,他說:“蓋房子挺過癮,一點也不覺得累,反倒是一種樂趣。”王萬傾覺得這么多年來,正是由于大家對他的信任,才把項目交給他來做,他就要珍惜這份信任,認真把項目做好,用成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同時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面向市場,走向市場,從而贏得市場。
立志用成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