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國的古代藝術(專題二)
課標要求:概述漢字、繪畫起源、演變的過程,了解中國書畫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脈絡。了解京劇等劇種產生和發展的歷程,說明其藝術成就。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 ①通過學習了解我國古代豐富多彩的藝術門類和種類,了解古代中國歷史悠久的文化藝術。了解和掌握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發展的基本脈絡。②概括漢字書法、繪畫起源、演變的過程,了解中國書畫、音樂、舞蹈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脈絡,初步理解書、畫、舞、樂的功能和意義。③了解京劇等劇種產生和發展的歷程,說明其藝術成就。④以文字、畫面等有關聲像資料,使學生得到有關古代中國文化藝術的基礎知識,同時,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2)過程與方法:①學生了解古代藝術形式的同時,積極主動的參與,體驗、體會古代藝術的精神實質和豐富的內涵。相互之間要加強交流合作,取長補短。②教師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把視覺媒體、聽覺媒體、視聽媒體以及綜合媒體結合起來展示古代中國的精美藝術,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藝術鑒賞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本課學習,了解我國古代多姿多彩的藝術,提高欣賞美,發現美,鑒賞美的能力。豐富人生觀,價值觀。②通過對古代藝術的學習,觀察,體驗,或欣賞藝術精品,潛移默化,提高自身修養。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教學課時:2課時。重點難點:重點:理解古代藝術的表現形式難點:(1)古代藝術發展的原因(2)培養學生學習古代藝術的興趣和培養學生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加強學生欣賞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教學建議:1、整體教學思路:利用多媒體把視覺媒體、聽覺媒體、視聽媒體以及綜合媒體結合起來展示古代中國的精美藝術,使學生先從感官上了解中國古代輝煌的藝術;然后再由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感受去分析各藝術的特點。2、關于“‘出鬼入神’的書法藝術”一目,建議教師:(1)利用多媒體投影各種書法作品讓學生欣賞,并可引導他們根據自己已知的知識先鑒別一下各幅作品分別采用了哪種字體,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探究的欲望。(2)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概括歸納書法及文字發展演變的過程,并分析每種文字的特點及其對書法發展產生的影響。(文字演變: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3)引導學生分組合作:結合教材收集整理中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及其代表作品,并在課堂上相互交流鑒賞。(4)鑒賞的同時,引導學生分析出中國書法藝術的特點:以自由多樣的線的曲直運動和空間構造,表現感情、氣勢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審美價值。3、關于“畫中有詩”一目,建議教師:(1)利用多媒體同時展示幾組中國畫和西洋畫,引導學生先從視覺上對比,初步得出兩者的不同之處,并進一步分析得出中國畫的特點。(可引導學生從作畫材料、題材、表現技法、藝術風格等方面分析)(2)利用多媒體投影中國畫中三大類畫(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中著名的代表作,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得出各類作品的特點,從而進一步加深對整個中國畫特點的理解。4、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