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團運動 ,
義和團運動 教案重點:義和團反對八國聯軍的斗爭 ;《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影響
難點:"扶清滅洋"口號及清政府與義和團的關系。
教學思想:
本課內容較多,而且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有些內容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在教學上要遵循"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師生、生生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學習歷史。這一課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培養學生概括、分析歷史問題能力的好素材。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9世紀末,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為了挽救民族危機,中國人進行了哪些斗爭?(學生回答略)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民族資產階級發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緊接著農民階級又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
二、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1. 義和團在山東興起(屏幕顯示《義和團運動的形勢》示意圖)
①從義和拳到義和團:根據教材講明義和團的名稱、組織形式和主要成員;然后,請學生看書,進行師生問答:
師:19世紀末,義和團為何把斗爭矛頭從反清轉向了反帝?
生: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加深了。
生: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最直接、最主要的敵人。
師:很好,那么義和團運動為什么首先在山東爆發呢?
生(思考后):山東受侵略最嚴重。
師:都有哪些國家侵略過山東?
生(思考、議論):日本、德國、英國。
②"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解釋這一口號的含義,然后進行師生問答。
師:我們都知道清政府是反動的,義和團為什么還要"扶清"呢?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生:義和團不想同清政府以及洋人同時作戰。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生:義和團對清政府抱有幻想。
生:說明義和團和愚昧,沒有認清清政府的反對本質。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扶清"雖然有扶國、保國的含義,但也很容易讓人們對清政府喪失警惕,后來,清政府果然在背后給了義和團一刀,是鎮壓義和團的劊子手之一。那么,"扶清"和"滅洋"義和團更側重哪方面呢?
生:"滅洋"。
師:為什么?
生:因為當時中外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義和團最恨洋人。
師:很好,"滅洋"是要消滅一切洋人的東西,這么做是完全正確的嗎?
生:不完全正確,洋人也有先進的東西。比如武器,科技,這些我們應該學習。
師:非常正確。我們對待洋人的事務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突出的反映出中華民族同帝國主義的矛盾十分尖銳,表現了廣大人民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深惡痛絕,它能夠有效的發動和組織廣大農民積極參加到這場反帝愛國運動中來,但是也反映出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對清政府和洋人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
2. 平原大捷:略。
3. 義和團發展到京津地區:先指導學生看書,并演示《義和團運動的形勢》示意圖,然后進行師生問答。
師:清政府對義和團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生:以前是鎮壓,現在承認義和團為合法團體。
師:清政府為什么這么做呢?
生:義和團強大了,清政府感到害怕。
生:它要利用義和團抵抗外國侵略者。
師:很好,那么,清政府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控制、利用,最后消滅義和團。
師:誰能用成語來概括?
生:借刀殺人、一箭雙雕。
三、反對八國聯軍的斗爭
這是本課重點,利用書中小字、插圖和多媒體資料,講清以下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