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復習要點
(第1課)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了解古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對人的價值的闡述:
1、智者學派:西方人文精神開始于對“神主宰世界”的否定,智者學派的出現標志著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代表:普羅泰戈拉、安提豐
基本思想:(1)、有些人尊重習俗和法律,主張城邦公民應當遵守;(2)、有的要求廢棄約束和違反自然的法律、習俗和倫理,建立起與自然相符的法律和習俗;(3)、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在教育、財產、種族方面);(4)人是萬物的尺度。
2、蘇格拉底:
探究課題:人類及其環境。 政治主張:支持寡頭政治,反對過激的民主政治,提倡教化人民,改善人的靈魂;道德主張:提倡善良的道德,倫理思想是“知德合一”;優秀個人的素養:心地善良、知識淵博、富于教養、崇尚理性。
(第二課)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1、理解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
根源:資本主義萌芽;興起:首先興起于意大利,而后向歐洲各國擴展
核心:人文主義:崇尚人性,重視人的價值,要求把人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實質:反映歐洲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解放運動
意義:解放人們思想,推動資本主義發展,推動文化、科學的發展
2、
時期
領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地位
最早
文學
但丁
《神曲》
跨世紀詩人
早期
文學
彼特拉克
《歌集》
提出“人學”對抗“神學”,人文主義之父
文學
薄伽丘
《十日談》
肯定人的尊嚴與價值,反對封建等級觀念
3、 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信仰上帝便可得救(核心);簡化宗教儀式,僧侶可以婚配和還俗;《圣經》高于教士和教皇;君主的權利高于教士和教皇。
(第3課)啟蒙運動的興起
興起條件: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自然科學取得許多成就。
主要內容:抨擊教會的權威和迷信,反對專制和愚味,提倡科學、自由和平等。
性質:資產階級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
核心:理性主義——提倡理性,自己思考判斷事物,敬畏事實,尊重科學,反對封建專制及宗教思想。
1、 理解啟蒙家的進步主張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1) 破除了人們對天主教會和封建統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的權利得到進一步尊重,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2) 在啟蒙運動的影響下,法國最終爆發了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國;
(3) 啟蒙運動的影響超出法國波及世界。北美、拉美贏得獨立。
(4) 啟蒙思想成為人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 了解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的觀點:
思想家
主要著作
思想主張
伏爾泰
《哲學通信》
《路易十四時代》
抨擊天主教會,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君主立憲制,提倡“天賦人權”相信法律應以人性為出發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鳩
《論法的精神》
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提出“三權分立”學說(成為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
盧梭
《社會契約論》
倡導“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民主共和制,論述了私有制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
康德
《純粹理性批判》
主權屬于人民,相信自由平等是天賦人權,認為言論自由是人類一切進步的條件;法律應保護個人的權利,反對暴力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