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王朝的覆滅 ,示例
蔣家王朝的覆滅 教學設計示例1.導入的過程
在解放戰爭之初,蔣介石曾狂妄的叫囂:只用三到六個月,就可以消滅共產黨。(截取電影片段、動畫或圖片)可是三年不到,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占了國民黨的老巢南京,總統府上空,蔣介石的青天白日旗轟然落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動畫),這一切都標志著統治中國達22之久的國民黨政權垮臺了。蔣家王朝是怎樣在人民解放戰爭的迅猛打擊下土崩瓦解的,學習了這一課,你將會有所了解。
2.新科知識內容的學習指導和探究過程
一、挺進大別山——揭開進攻序幕
解放戰爭第一年敵人處于進攻狀態,我方則處于防御狀態,戰場在解放區,我方的物力、財力消耗很大。經過一年作戰,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很大變化,(電腦顯示總兵力、機動兵力、士氣、后方對比)形勢的發展對我方更為有利,因此根據戰局的變化,及時作出了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決策。(電腦顯示戰爭形勢圖)我軍戰略反攻的目標應該確定在什么地方呢?(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簡要評價學生回答并分析:(結合地圖)其一,從敵兵力部署上來看,蔣介石的軍隊集中在陜甘寧、山東搞“重點進攻”,中間力量薄弱;其二,從大別山所處位置來看,占據了大別山就可東威懾南京,西逼武漢,南扼長江,控制中原;其三,這里曾是老革命根據地,有良好的群眾基礎,人民解放軍已在這里立足生根。
(電腦顯示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情況)劉鄧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在山東西南強渡黃河,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發動魯西南戰役,千里躍進到達大別山根據地,像一把利劍插入了國民黨統治的心臟地區。為了配合劉鄧大軍的進攻,陳賡、謝富治率晉冀魯豫解放軍太岳兵團在山西南部強渡黃河,開辟豫陜鄂解放區;陳毅、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以八個縱隊向魯西南挺進,進一步發展了豫皖蘇解放區。三路大軍在江、淮、河、漢之間巧布“品”字陣勢,互為犄角,開展了大規模的進攻。與此同時,其它戰場的人民解放軍也進入反攻。
在反攻作戰中,人民解放軍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董存瑞就是其中一個。(學生小學學過,講述董存瑞的故事,激發對英雄的敬愛之情。)
人民解放軍經過一年的戰略進攻,敵我雙方的軍事力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電腦顯示力量對比:兵力、士氣、后方)情況表明,敵我雙方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毛澤東和黨中央果斷地抓住這個戰機,從1948年9月到1949年2月,先后組織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與國民黨軍隊展開了戰略大決戰。
二、三大戰役——主力大決戰
1.“關門打狗”決戰東北
(學生看電腦顯示《三大戰役示意圖》)為什么要首戰東北?(學生討論)教師簡要分析;遼沈戰役什么時間發動,由誰指揮?仔細觀察地圖,看錦州位于東北的什么位置?東北解放軍迅速攻占錦州,為何要先攻占錦州?為什么我們把這個戰術叫做“關門打狗”? 遼沈戰役的勝利結束有什么重要意義?以多媒體演示或講故事的形式由“遼沈戰役組”的學生來自主解答這些問題。
2.大軍合力戰淮海
(電腦顯示“中共淮海戰役總前委領導成員”合影)淮海戰役由哪些人指揮?對于淮海戰役的戰況,先給學生五分鐘閱讀教材,并找出徐州、碾莊、雙堆集、陳官莊等地名,讓“淮海戰役組”的學生來講述戰況。斯大林聽到淮海戰役勝利的消息后連連說:奇跡!奇跡!60萬打敗80萬,這真是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