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中國的古代藝術教案
第2節 中國的古代藝術教案
課程標準
(1)概述漢字、繪畫起源、演變的過程,了解中國書畫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脈絡。
(2)了解京劇等劇種產生和發展的歷程,說明其藝術成就。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概括漢字書法、繪畫起源、演變的過程,了解中國書畫、音樂、舞蹈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脈絡,初步理解書、畫、舞、樂的功能和意義。了解京劇等劇種產生和發展的歷程,說明其藝術成就。以文字、畫面等有關聲像資料,使學生得到有關古代中國文化藝術的基礎知識,同時,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
學生了解古代藝術形式的同時,積極主動的參與,體驗、體會古代藝術的精神實質和豐富的內涵。相互之間要加強交流合作,取長補短。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把視覺媒體、聽覺媒體、視聽媒體以及綜合媒體結合起來展示古代中國的精美藝術,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藝術鑒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了解我國古代多姿多彩的藝術,提高欣賞美,發現美,鑒賞美的能力。豐富人生觀,價值觀。通過對古代藝術的學習,觀察,體驗,或欣賞藝術精品,潛移默化,提高自身修養。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古代藝術的表現形式。
難點:(1)古代藝術發展的原因。(2)培養學生學習古代藝術的興趣和培養學生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加強學生欣賞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過程:
導入 :
中國印—這是xx年將在北京舉辦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她似印非印,似“京”非“京”,瀟灑飄逸,充滿張力,寓意的是舞動的北京;她是有中國精神、中國氣派、中國神韻的中國漢文化的符號,象征著開放的、充滿活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國形象;她體現了新北京、新奧運的理念和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內涵,再現了奧林匹克友誼和平進步、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
一、中國古代漢字與書法藝術
1.漢字的起源和演變
(1)漢字起源:起源于繪畫,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會晚期,漢民族先民在各種器物上刻畫的符號,漸漸演變成為漢字 ,稱為“文字圖畫”。
在蒙昧時代:結繩記事、倉頡造字。
(2)漢字的演變:甲骨文一金文一篆書一隸書一草書—楷書—行書。
其中,隸書和楷書是正式書體,行書和草書是輔助字體。
甲骨文:相傳1899年,中國學者王懿榮在他吃的中藥“龍骨”里發現了距今距今約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早的成熟漢字。
金文:比甲骨文稍晚出現的是金文,是鑄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起源于商代,盛行于周代。金文字體整齊遒麗,古樸厚重,形體較甲骨文方正整齊,筆畫也更加均勻對稱。金文的線條能較多地體現書法筆意。
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經過整理規范后推行全國的文字,所以也稱秦篆。
隸書:秦朝出現,因盛行于漢代,所以又叫漢隸。
◆漢字的演變趨勢:總趨勢是由繁到簡,漢字字形逐步規范化、穩定化。
2.書法藝術
(1)含義:以中國漢字的字義為內容,以某種字體的書寫為形式獨特藝術。
(2)特點: 以自由多樣的線的曲直運動和空間構造,表現感情、氣勢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審美價值。(即,線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