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中國的古代藝術教案
(7)元明清時期:士大夫的文人畫成就最為杰出。
元代山水花鳥畫則有較大的發展,其中著名的書法家趙孟頫是一個代表。他重視神韻,追求清雅樸素的畫風。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代時期:明代畫家中最強大的畫派是吳門畫派,即蘇州畫派。吳門畫派的領袖沈周同他的學生文征明、唐寅,再加上仇英,合稱“吳門四家”。唐寅字伯虎,是沈周的學生。他多才多藝,疏狂放任,不墨守陳規,山水、花鳥、人物皆精,工筆寫意俱佳。
清代時期:清代曾經崛起一個革新畫派——“揚州八怪”。所以稱他們為怪,是因為他們在作畫時不守墨矩,離經叛道,而且大都孤傲清高,行為狂放,所以稱之為“八怪”!皳P州八怪”中最有名的是鄭燮。鄭燮,號板橋,擅畫竹、蘭、石。
三、古代戲曲的發展
1.萌芽:儺儀
“儺”在原始社會是一種辟邪消災巫術活動。字先秦時代至漢唐,“儺儀”是國家祭祀和禮儀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后來發展成為“儺戲”(特點:服飾絢麗、載歌載舞),是我國最古老的戲劇的源頭。
2.發展:宋南戲。
特點:南戲主要在民間流行,一般由民間藝人或者下層知識分子創作,劇目多表現民間故事,表達了勞動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在浙江溫州以及福建泉州、福州一帶流行。)
意義:我國戲曲最早的表現形式。
3.成熟:元雜。ǹ山Y合課本p.36“元曲與市民社會”一目講)
①產生:音樂、說唱、舞蹈、表演于一身
②繁榮原因:a元朝注意保護藝人;b長期停止科舉考試;c吸取前代精華。
③代表人物及作品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竇娥冤》 馬致遠《漢宮秋》
白 樸《梧桐雨》 鄭光祖《倩女離魂》
④地位:元雜居把中國的戲曲藝術推向成熟階段。
◎衰落:a科舉恢復 b模式僵化
4.繁盛:京劇
(1)形成:
a、乾隆末年,徽劇進京,風行一時。b、道光年間,“徽漢合流”
c、融合兼收,形成新劇種——京劇
(2)成熟:同治、光緒年間:京劇走向成熟。標志:京劇名藝人《同光十三絕》。
(3)走向世界:成全國最大劇種、進世界戲劇之林。
◆京劇深受人們喜愛的根本原因是:融合并吸收多劇種和曲調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