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科技成就
[課標要求] 列舉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發展的主要成就,認識科技進步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三維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
1、“兩彈一星”與中國航天技術的巨大發展,“銀河”系列計算機,“神舟”號飛船及楊利偉,袁隆平及雜交水稻的研制和推廣。
2、通過上述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 過程與方法
1、 引導學生閱讀相關媒體資料,觀看相關圖片,培養學生從史料圖片中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 采取自主學習法,讓學生在探索資料中達到學習的目的,同時在合作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一系列新中國科技成就的介紹,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2、 通過對袁隆平、楊利偉等科學家和宇航員先進事跡的介紹,讓學生從中得到人生的啟迪,更正確地把握人生方向。
3、 通過對黨和國家一系列科教政策的介紹,使學生認識到科技對政治、經濟的重大影響,并以此培養學生崇尚科學、開拓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新中國成立后原子能、火箭及航天技術等高新技術領域的成就
2、袁隆平及其雜交水稻
[教學難點]
1、 科學技術發展的原因
2、 科技進步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作用
[學法指導] 列舉法 探究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思考:我國科技發展經歷了一個怎樣的歷程?
(在學生回答后總結)中華民族曾在歷史上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近代科技卻遠遠落后于西方先進國家。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的科技事業得到較全面的發展。(結合幻燈片)
一、基礎知識:新中國的科技成就
1、 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
(1)科技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兩彈一星”:
觀看“兩彈一星”視頻,創設歷史情景,渲染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從上段視頻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科技信息?課文還提到這一領域的哪些科技成就?
(3)中國科技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五號——楊利偉
“神舟”六號——費俊龍、聶海勝
2、袁隆平與“東方魔稻”
(1)、感動中國的袁隆平:讓學生從xx年“感動中國”評委會對袁隆的評語中了解袁隆平;
(2)引導學生閱讀兩則材料,思考袁隆平的成就及其偉大的意義。
材料一:中國農民說,吃飯靠“兩平”,一是鄧小平;二靠袁隆平。
材料二:朱熔基總理說過這樣一段話“袁隆平院士突破經典遺傳理論的禁區,提出水稻雜交的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
思考:a、中國農民為什么要這樣說?
b、袁隆平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具體突破表現在哪里?有何意義?
3、“銀河”系列計算機:
(1)“銀河—i”型機誕生: 1983年 每秒億次
(2)“銀河—ii”型機研制成功: 1992年 每秒10億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