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音樂與美術
第18課 音樂與美術
【課標導學】
欣賞19世紀以來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了解這些美術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其藝術價值;列舉19世紀以來有代表的音樂作品,理解這些作品的時代性、多樣性和民族性。解決好以下問題:
1、古典主義音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評價音樂大師貝多芬?
2、印象派繪畫和音樂具有哪些共同點?如何看待他們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
3、列舉現代藝術的創新與多元化發展?
【知識探究】
探究點1 貝多芬與古典主義音樂
①18——19世紀之交,是古典主義音樂向浪漫主義音樂的過渡時期。為這兩派架起橋梁的是德國音樂大師貝多芬。
②貝多芬生逢啟蒙革命的時代,深受啟蒙思想的影響,具有強烈的反封建與爭取民主的革命精神。貝多芬最重要的貢獻是對交響曲的發展與創新,他的代表作是《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和《田園交響曲》。
③風格:貝多芬的音樂風格構思廣闊,形勢宏大,洋溢著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氣息,蘊含著深沉的哲理。
④地位:貝多芬處于歐洲巨變時期,他站在時代的前列,勇于創新,拓展了各種音樂形式的范圍,并將聲樂與器樂相結合,開創了交響曲的新形式,它成功地賦予器樂反映重大社會題材的使命;貝多芬是維也納古典音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集古典主義音樂之大成,使古典音樂更加震撼人心;貝多芬既把古典音樂發展到頂峰,又開創了浪漫音樂的先河。
【點撥】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
古典主義是17世紀至19世紀早期在歐美流行的藝術創作潮流。它經歷了二百多年的歷史發展。在這一時期中古典主義發生了明顯的演變,因此它在保持其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又有其不同的門類表現和民族變體。古典主義以古代希臘羅馬的藝術為典范,它的基本特征是注重理性和創作的規范性,追求完美的和諧的形式以及結構的均衡;同時它又有公式化和形式化的成分。古典主義音樂從18世紀末開始興起,以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為代表。
浪漫主義是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中期流行于歐洲的藝術創作潮流。它肯定人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價值,爭取個性的解放,特別關注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受壓制的個性和人權。因此,在藝術上它反對古典主義的嚴謹和拘守章法,強調個性特色和主觀感情。浪漫主義者認為,藝術是解放個人多種多樣的才能、使個性自由地自我實現的領域。它源于文學,波及到藝術的各個領域。在繪畫方面,英國的風景畫家康斯特布爾和透納創作出生機勃勃的畫面,法國的席里柯、德拉克洛瓦和西班牙的哥雅是最杰出的代表。建筑以英國的議會大廈為代表,它類似于哥特式建筑。法國雕刻家呂德于1836年在巴黎凱旋門上完成的浮雕《馬賽曲》,也是浪漫主義的杰作。貝多芬開浪漫主義音樂的先河,到19世紀中后期歌劇發展到了極至。
探究點2 印象派繪畫與音樂
(1)印象派繪畫:
①產生:在19世紀科學技術的啟發下,一些法國畫家以創新的姿態登上畫壇,他們拋棄了歐洲畫家在畫室作畫的傳統,而直接描繪陽光下的物象,追求強烈的個人感受,根據自己的眼睛的觀察和感受,來表現微妙色彩的變化,這個畫派被稱為印象畫派。
②代表: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畫家是莫奈。其代表作是《干草堆》和《魯昂大教堂》。
(2)印象派音樂:
①產生:印象派繪畫的誕生不僅改變了繪畫方式,而且影響了音樂的創作。一些音樂家在創作中強調音響和音色,主張用聲音的響度和色彩,取代傳統音樂中的調式與和聲體系,認為音樂只能提供一種暗示或心境。以這種理念創作的音樂,被稱為印象派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