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音樂與美術結緣
德國美學家費歇爾說過:“人的各個感官不是孤立的,它是一個感官的分枝,多少能相互代替,一個感官響了,另一個感官作為回憶、作為和聲、作為看不見的象征,也就是共鳴。”在美術課上,我們要想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就需要利用多種媒體對兒童進行刺激,使他們產生創作的欲望和沖動,順應兒童自然發展,把知識潛移默化地傳授給他們,幫助他們完善創作所要表達的感受。音樂教育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力。教師通過歌曲演唱、和樂演奏、隨歌隨舞等活潑豐富、各種各樣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借助藝術的互相滲透,能把各個感覺溝通起來,激發想象、聯想,產生移情,使人從有限的形象中獲得更多的審美體驗。為此,在基礎美育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實踐的審美教育在進行美術基礎知識教育和繪畫技巧教育的同時,還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將固有的聲、情、畫、意等內容通過音樂的傳播方式來引導和激發學生的觀察、想象,從多維的角度讓他們學會思考和初步地理解作品的藝術內涵,利用他們對音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對其進行潛移默化的審美熏陶及審美創造能力的培養,把美的思維溝通起來去體驗藝術家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和真善美。
一、視聽并重,培養兒童的觀察力
一個人若欲步入藝術殿堂,就必須有敏銳的觀察力。觀察是想象和創造的基礎,沒有深入細致地觀察,就難以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也就難以創造出理想的作品,因此,美術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讓他們有觀察美的能力,并通過這種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學生繪畫教學中創設情境,使學生在豐富生動的情境中認真觀察,深切感受。如初學畫《人物動態》一課,學生對人體比例就很難把握,這時光*老師講,學生很難理解。在教室里,老師可通過舞蹈的表演,或播放錄音帶,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舞曲聲中,跟著老師一邊唱,一邊跳,一邊去觀察。當學生置身于美妙的舞蹈旋律之中時,便可組織他們進行寫生,創作。你就會在孩子豐富多彩的畫中看到各種線條,形體組成的人物舞姿優美、雅拙而生動,充滿了兒童的創意。這樣設置歡樂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畫的興趣,學生將感到其樂無窮,既覺輕松、愉悅,又達到理解人物不同動態時身體各部位變化的目的,又容易使學生接受,方便了教學。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大膽運用色彩,自由揮灑、大膽創作,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才能,會有想象不到的收獲。教學中創設了愉快的教學情境,以形動人,以情感人,寓教于樂,學生有興趣就會有自學性、積極性、主動性、就能積極思維和探索創新。
二、聽視并重,培養學生的感受力
聲形并用,可以提高學生對作品的感受力,使學生融入美術作品中。在耳濡目染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的感受能力。
低段兒童的音樂欣賞和理解能力不強,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采用以簡單的音樂配合圖片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聽著音樂去理解圖片。比如上《上學路上》,我們可先播放《上學歌》,古人云:“緣耳而知聲,緣目而知形。”讓學生在歌聲中感受上學時高興的心情和追憶上學路上發生的有趣事情,學生的興趣一下子來了,注意力也集中了,聽了音樂后紛紛舉手發言,講述了自己感受到的景物,氣氛非常熱烈。有了初步的感受之后再進行繪畫練習,學生就不會感到沒東西畫了。這樣既解決教學上的難點,又使課堂生動有趣,學生覺得樂意融融,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中,寓教育于情感陶冶中,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收到完成教學的效果。
中段兒童有了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和理解能力。這個時期的學生最易感受到的便是那抑揚頓挫、高低起伏的樂感,尤其是在敲打樂、搖滾樂中,在美術教學中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例如在教學《千變萬化的線》的時候,就可以選用不同節奏旋律的音樂讓學生欣賞,從中感受到音的起伏變化,并用線條表示出來。例如播放《命運》,節奏很強烈,強烈的節奏適合畫波伏很大的折線,播放《高山流水》,樂音輕柔舒緩,從中可以感悟到波伏比較小的曲線。因此在教學這一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歌曲的旋律畫出線條,通過學生自身的感覺來提高對藝術的感受能力。
三、視聽并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想象可以分為:直覺想象、記憶想象、動態想象、聯想想象、幻想想象、創意想象等。小學生最富于想象了,他們正處在由低年級的“句的符號期”向中高年級的“陳述的寫實期”過渡。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在學生獲得初步感性經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展開想象的翅膀。
比如在教四年級《夜景》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欣賞《草原之夜》、《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優秀作品,通過音樂的欣賞,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說說從音樂中看到的是怎樣一幅夜景圖。每個人的感受能力都不同,聯想到的也千差萬別。有同學看到了寧靜的河畔星光在閃耀,一葉小舟飄蕩在河面上;有的同學則仿佛看到了茫茫的一片大草原,牧羊姑娘躺在草地上望著深藍的天空。學生有了美的想象作為基礎,再加以創造,作品就千變萬化非常豐富了。這節課借助音樂形象來喚起學生對相關視覺形象、聽覺形象及有關事物的聯想,讓學生盡情暢想草原之夜獨特的自然美和莫斯科郊 外別具異域風光的境遇美,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孩子都喜歡音樂,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不長,在畫畫的時候時常會很不自覺地哼起歌曲,寧靜的音樂容易使人平靜下來,并且產生一定的幻想。在教學六年級的《古詩配畫》的時候,除了看書本上的范作之外,還可以以音樂作為襯托,選用一些比較古典的音樂,比如古箏曲古琴曲等,這些幽遠的曲子容易把學生帶到另一個意境中去,通過自己的想象,對詩詞歌賦賦予新的理解。另外,在學生繪畫的時候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有助于學生靜下心來畫畫,有一個良好的作畫環境,作品的質量也相應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