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音樂與美術結緣
四、視聽并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21世紀競爭最激烈的是人的創造力,未來要求今天的兒童擁有更豐富的創造力,創造不是生活中的原樣照搬,不是記憶的重現,而是在觀察、回憶、聯想、幻想的基礎上通過概括和取舍,發展創造形成有價值的思維結晶。而美術活動的價值就在于它引發兒童的創造力。學生的想象是無涯的,在學生想象的同時,教師應讓學生使想象富于創造,變成圖畫中的現實。在美術教學中,可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置身于的美的情境之中,去感受生活的美和自然美,從而激發學生對生活、對自然、對事物的熱愛,激起學生要主動表現它的情趣,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對繪畫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音樂憑借著具有豐富的情感內涵音響,能直接迅速地通過聽覺作用于兒童的大腦,引起情緒共鳴,發展審美情感,培養創造能力。例如我在教學第五冊《大肥豬》的時候,有選擇性地播放一些音樂,用音樂的和諧美和韻律美去感染學生。音樂的曲調詼諧,幽默又歡快,讓學生根據旋律來想象出畫面內容。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創作情緒一下子提高了,隨著節奏、節拍的變化,學生這兒一筆,那里一劃,作畫時創意大膽、自然,既稚拙、粗獷,又渾厚、簡練。有的給它穿上了漂亮的衣裳,有的讓它“玩球”“睡覺”……各種各樣的肥豬一下子展現在眼前,童趣盎然、氣韻生動,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能力發展了,興趣也提高了。
在具體教學中,要根據兒童各年齡段的繪畫心理特征和他們素質與能力的發展,選擇和決定各段的教學內容和要求,視聽并重,形成連續性教學.以兒童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通過觀察、體驗、欣賞、聯想等進行啟發式教學,為兒童創造自由表達、自由探索、自由創作的機會,真正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
只有把握美術教育的功能和特點,結合兒童接受教育的能力和特點,從培養兒童的欣賞感受能力,提高兒童的素質入手,切合美術教育實際需要結合音樂進行教學,才能有效地發揮其特有的教育功能。我相信,只要老師們能遵循藝術教育的規律和特點,恰當地選用教材,細心地研究教材,從中挖掘有助于培養能力的教育因素,引導兒童感受和領悟美術與音樂的情緒情感和教育內涵,就能促進兒童多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