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確立
第三單元 工業社會的來臨
第10課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確立
教案
一、現代工廠制度
1、背景:現代工廠制度是工業革命的產物。隨著機器大工業的發展,英國的生產組織和經營管理形式發生了質的變化。
2、特點:現代工廠與手工作坊和工場不同,資本家將雇傭勞動者集中在一定規模的工廠里,按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分工,有條不紊地進行機械化生產。
3、脈絡:英國的工廠最早出現在紡織行業——讓你想到了什么?
到19世紀中葉,工廠已成為英國工業中占主導地位的生產組織形式。
4、評價:①(特點)工廠制有利于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
根據生產流程,制定各項技術操作規范及其他經營管理的規章,
使機器設備最大限度地發揮生產效能,使工人發揮最大限度的勞動潛力,
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②工廠制的普及,有力地促進了英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二、股份制
1、背景: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需要強大的機械動力和巨大的資本投入作支撐,蒸汽機的發明和股份制解決了這兩大關鍵問題。:19世紀后半期,社會生產力已達到相當高的社會化程度,致使單個私人資本已容納不了社會化的生產力。
2、作用:①股份制具有極大的資本積聚功能,特別是能把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進行單個資本所無法實現的諸如修建鐵路等耗資巨大的工程。
②同時,股份公司中資產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有利于按市場規律實行生產資源和資金的優化組合。
3、脈絡: ①早在16xx年成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就按股份制的運作方式進行經營活動,但當時的股份公司主要限于商業貿易領域,且資本規模小,制度不健全。
②真正現代意義上的股份制直到英國工業革命時期才逐步確立起來。
③到19世紀中后期,由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所等構成的股份經濟在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中已占主導地位。
三、貿易與金融制度
貿易制度:
1、背景: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隨著“世界工廠”地位的確立、資本主義自由貿易思潮的興起,英國新興工業資產階級強烈要求改變傳統的貿易保護政策,實行自由貿易。)貿易和金融體制日趨成熟。
2、脈絡:①工業革命前,英國信守重商主義原則:奉行限制進口、鼓勵出口的關稅保護政策。
②背景:隨著“世界工廠”地位的確立(工業革命過程中)、資本主義自由貿易思潮的興起,英國新興工業資產階級強烈要求改變傳統的貿易保護政策,實行自由貿易。
19世紀中葉后,英國陸續推行一系列自由貿易政策,提升了英國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擴大了國外市場,使英國成為與“世界工廠”匹配的世界貿易中心。
金融制度:
1、背景: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
2、狀況:英國現代貨幣信用制度興起,金融組織機構、運行方式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3、作用:以銀行、證券公司等為主的金融機構,在(運行方式)籌集資金、發放貸款、發行債券、國際信貸等(作用①:)調節貨幣流通、資金運行等方面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作用②:)為工業的大規模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資金。
19世紀70年代后,(背景)為適應工業經濟的發展,歐洲各國銀行進行了大規模的改組,(特點)出現了銀行業日漸與工業相互滲透、融合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