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教案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
【本節重點知識】
1、美國、德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表現及帝國主義的特征;2、英國、法國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表現及帝國主義的特征;3、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狀況及帝國主義的特征;4、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原因和壟斷組織形成的特點;5、日本帝國主義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6、日本的大陸政策及其對朝鮮侵略的過程。
【知識結構圖解】
一、美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及帝國主義特征
1、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
①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優越,資源豐富;
②西部領土的開發,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原料和更為廣闊的國內市場;
③歐亞移民為美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而且帶來了必要的技術和經驗;
④美國內戰結束了南部奴隸制種植園經濟,為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
⑤內戰后的美國政治相對穩定,大量歐洲資本涌入。
2、經濟飛速發展的狀況
①1894年美國工業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
②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成為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國家。
3、帝國主義特征:由于托拉斯是美國最盛行的壟斷組織形,所以美國被稱為“托拉斯帝國主義”。
二、德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及其帝國主義特征
1、經濟飛速發展的原因
①1871年國家統一的完成,開辟了統一的國內市場;
②普法戰爭后法國50億法郎的賠款,為德國提供了經濟發展所必需的資金;
③得自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礦藏,為工業發展補充了重要的資源;
④德國是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更易于采用新技術和新設備。
2、經濟飛速發展的狀況:工業生產的發展速度僅次于美國,工業產量躍居世界第二位。
3、帝國主義特征:“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原因:容克地主利益同資產階級的利益聯系密切,普魯士的軍國主義精神和壟斷資產階級的擴張欲望結合在一起。
三、英國經濟的緩慢發展及其帝國主義特征
1、經濟緩慢發展的原因
①英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占優勢的紡織業等部門的設備已經陳舊,但資本家寧愿把大量資本輸往國外,也不愿用于更新國內的生產設備和采用新技術;
②英國作為最大的殖民帝國,掌握了廣闊的銷售市場、原料產地和廉價的勞動力,即使在技術水平較低的情況下,英國資本家也能從殖民地獲得巨額利潤。
2、經濟緩慢發展的狀況
①盡管英國工業在世界上還占有一定地位,特別是它的造船業和金融業仍據有舉足輕重的作用,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的資本輸出占世界第一位,但已經失去了19世紀中期以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世界工廠”地位);
②英國的工業產量降到世界第三位。
3、帝國主義特征:“殖民帝國主義”。
四、法國經濟的緩慢發展及其帝國主義特征
1、經濟緩慢發展的原因
①法國農民的貧困和農業經營的落后,造成農業生產技術發展的滯后和國內市場的狹窄;
②小企業的大量存在,限制了工業新裝備和新技術的采用;
③普法戰爭的失敗,戰后的割地賠款,也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法國經濟的發展;
④壟斷資本家把大量資本投在信貸領域,而不是投在生產領域,投資國外遠遠多于投資國內,每年收取巨額利息。
2、經濟緩慢發展的狀況:19世紀中期法國的工業生產僅次于英國,據世界第二位;到19世紀末,降到世界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