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國家的發展(精選4篇)
關注國家的發展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含義、核心內容;懂得改革開放的重要性;
2、了解我國在科學技術、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3、知道我國的人口、資源狀況、環境問題; 了解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基本國策的具體措施和意義;
4、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傳統美德,知道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形成、基本內涵、重要性;
能力目標:
1、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增強建設祖國的本領。
2、理解科教興國戰略的現實意義,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3、培養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能力;
4、理解新的歷史時期弘揚個培育民族精神的偉大意義,提高對不同文化的分析鑒別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熱愛中國共產黨,擁護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熱愛社會主義祖國。
2、感受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的必要性,勤奮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素質,為改變祖國科技落后狀況做出應有的貢獻。
3、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人口意識、資源意識、環境意識,從身邊小事做起,培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習慣,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4、體會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強民族自豪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教學重點、難點:
1、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理解一個中心是“關鍵”。
2、科教興國是時代的選擇和爭做創新型人才
3、認識到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緊迫性;
4、 我們應怎樣弘揚培育民族精神
教學方法:
討論法、交流法、小組交流、教師講授法輔助等;
教學過程:
必須走強國富民之路
必須走科教興國之路
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必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且發展不平衡。
從整體上看,我國科技和教育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
我國面臨著嚴峻的人口形勢、資源形勢和嚴重的環境問題。
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問:根據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談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該選擇怎樣的發展道路?
學習了第一單元以后,請你從經濟、文化的角度談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該選擇怎樣的發展道路呢?
必須走強國富民之路
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必須走科教興國之路
必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1、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2、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根本途徑
3、堅持改革開放
4、堅持基本經濟制度
5、堅持分配制度
6、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 ①是什么②核心內容是什么③為什么要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
①為什么要大力發 展生產力? ②如何發展?③與其他方面的關系?
①改革的內容、地位、性質、目標分別是什么?②為什么要改革?③為什么要開放?
根本目的是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
思考探究:
(1)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什么要走強國富民之路?
(2)如何才能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和人民的富裕幸福呢?
(3)實現強國富民最根本的是什么?
(4)強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參考答案
(1)從國情角度: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且發展不平衡;我國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
從黨和政府的角度:黨的性質、三個代表;國家性質、社會主義根本目的
(2)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等等。
(3)(4)略
思考探究: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包括實現人與人關系的和諧,也包括實現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請結合上述材料,運用初四《思想政治》有關知識完成以下要求
(1)要“實現人與人關系的和諧”,首先必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指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徑。(2分) 請說明理由。
(2)簡要回答:“實現人與人關系的和諧”,還應該在經濟上和政治上著重抓什么?(4分)
答案:(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理由略
(2) 經濟上:實現共同富裕。
政治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或: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或: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
1、可持續發展戰略
2、面臨著嚴峻人口形勢
3、面臨著嚴峻資源形勢
4、面臨著嚴峻環境形勢
①是什么②為什么③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①現狀如何 ②帶來哪些影響 ③解決的對策有哪些 ④計劃生育的目的、要求、意義、規定
①現狀如何 ②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③解決的對策有哪些
①現狀如何②帶來哪些危害 ③解決的對策有哪些
目的: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使人口增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使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思考探究: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包括實現人與人關系的和諧,也包括實現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請結合上述材料,運用初四《思想政治》有關知識完成以下要求
(3)簡要說明“實現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的主要要求。(4分)
參考答案:
(3)使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使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1、XX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產出不足全球的4%,但一年中消耗了全球31%的原煤、27%的鋼材、40%的水泥。這表明我國
a、自然資源數量豐富 b、人均占有資源量少
c、資源利用率不高
2、針對這種情況,我國必須
a、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b、繼續實習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c、努力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美國:學生課本重復利用,一本教科書平均壽命5年。韓國:一次性臺布、洗刷用品早已沒了蹤影。日本:發明了一次性筷子但嚴禁砍伐本國樹木做筷子。以上這些給我們的啟示是①必須節約資源 ②必須發展生產力 ③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靠的是
a、四項基本原則 b、黨的基本路線 c、改革開放
5、對于改革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我國推進的改革是一場全面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②我國的改革僅僅是經濟體制的改革
③我國的改革不是對原有體制的修修改改,而是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a、①②③ b、①③ c、②
科教興國戰略
科技和教育
創新
①是什么 ②為什么要實施這一戰略 ③如何實施這一戰略?
①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 ②目前的現狀? ③對我們的要求? ④ 人才的重要性?要求(從國家、青少年角度)?
①什么是創新?目前的現狀 ? ②科技創新的重要性?舉措? ③教育創新的重要性?具體要求? ④青少年怎樣把自己培養成一名創新型人才?
科技、教育、人才、創新與發展的關系
思考探討:
材料一:XX年3月5日,總理在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切實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重點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從今年起,在國家扶貧 開發重點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貧困家庭學生中實行“兩免一補”政策,到XX年,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這一政策,使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學讀書,完成義務教育。XX年秋季在城市實行這一政策.
材料二:為了表彰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 黨中央、國務院從XX年起每年頒發一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現已有衰隆平、劉東生、王永志、黃伯云等7名科學家獲此殊榮,并獲得500萬元獎金。
請回答:(1)這兩則材料分別說明了什么?
(2)國家的這些措施體現了我國的什么戰略?
(3)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怎樣做,才能不辜負國家對青少年的關懷
參考答案:(1)材料一說明我們國家相當重視教育事業,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材料二說明我國家對科學技術人才的重視。
(2)國家的這些措施體現了我國的科教興國戰略。
(3)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要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投身社會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把自己培養成為祖國需要的人才。
民族精神是什么?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精神支撐、精神動力
民族精神與文化建設、現代化建設的關系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①民族精神的形成、發展 ②民族精神的內涵
① 民族精神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
②民族精神對內、對外的功能和作用
對國家
對青少年
思考探討:
材料一:為了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宣部、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實施綱要》,決定從XX年開始,把每年的九月份定為“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材料二:連續三年,為了貫徹《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實施綱要》,全國各地中小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請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說明了什么?
(2)中小學生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參考答案:(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說明了黨和政府及學校重視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民族精神教育。
(2)在學校生活中,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們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從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做起,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以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課堂小結:
(1)學生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都掌握了哪些知識。
(2)學生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的哪些方法的能力有所提高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板書見以上提綱課件展示
教學札記:
本節課通過教師的引領,學生理清知識主干,剖析知識聯系,結合與本課有關的時政熱點或生活情景,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運用。
關注國家的發展 篇2
第三單元 《關注國家的發展》
第6課 走強國富民之路 第7課 走科教興國之路
第8課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第9課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課型:一輪復習課 課時:1課時 審稿通過:九年級思品組
【教與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復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 國意識,更加關注國家政策,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
2、能力:
培養學生搜集、整理、加工和應用各種信息的能力,幫助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增強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知識:(中考考點)
12.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3.正確理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14.正確理解改革開放 15.正確理解科學技術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16.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時代的正確選擇 17.正確理解我國的科技創新
18 .我國存在著嚴重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 19.正確理解、積極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
20.堅持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的基本國策
21.民族精神的內涵及意義 22.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升學復習指導落實考點
p179--181 第1、3、4、5、6題 p187—189 第1、2、3、4、5、7題
p196—197 第1、5、6、7、9題 p205—206 第1、2、6、7、題
【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 自主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 搜集案例,準備導學案;準備參考答案;學生預習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出示課題,導入復習。
二、第一板塊:夯實基礎,理解記憶。
主要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加強對“考試重點指要”的理解、記憶;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提問。
考試重點指要: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靠的是__________的指引。其含義和意義分別是:
2、__________是興國之要,是我們國家______ ____的根本要求。
發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是我國社會發展的_____。對外開放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_______,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_____。改革開放是__________的關鍵抉擇,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由之路。
4、發展、改革、開放給我們青少年的啟示分別是:
5、(1)科學技術是_____,它決定著__________。科學技術已成為__________。
(2)百年大計,__為本。___最終決定著__________。
(3)科學技術的發展,關鍵在___。_____是一個國家_____的資源。
(4)創新是一個民族的___,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_____。科學技術的本質就是____。
所以,我國實施__________是時代的正確選擇。
6、創新的啟示:
7、正確處理好___________的關系,就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實施可持續發展是我國__________。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_____的和諧相處,實現__________相協調,保證資源__________,保證人類__________。
8、我們必須堅持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學發展觀,走______________ ______的文明發展之路。
9、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我國實行的兩大基本國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可持續發展的啟示:
11、中華民族逐步形成了以_____為核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偉大民族精神。
12、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____,是中華民族__________。民族精神對內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對外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______從來就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尺度。
13、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四原則:
14、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需要做到:
三、第二板塊:重點原理復習
(一)關注國家發展:學習總理政府工作報告(8分)
總理在XX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XX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國際收支狀況改善。這里要著重說明,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主要是強調好字當頭,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點放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上來。提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綜合考慮了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國際大宗商品價 格的傳導效應、國內貨幣信貸增長的滯后影響以及居民的承受能力,并為資源環境稅費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留有一定空間。
今年要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提高宏觀調控水平,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要大力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
(三)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強化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四)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基石,也是綜合國力的核心。
(五)大力加強文化建設
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不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力量,更需要強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一個民族真正有力量的決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響一個國家發展的進程,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
(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七)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
(八)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問題:
請你自主選擇8個關鍵詞,結合思想品德知識,分別談談它們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二)新聞分析:齊心協力抗旱救災(8分)
【新聞一】對西南五省區旱災,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多次下撥抗旱救災資金,派出工作組指導抗旱。面對災情,各地抗旱救災工作部署早、力度大,及時啟動應急響應,緊急調撥資金、物資、人員,組織干部群眾積極抗旱,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以來總理三下西南,檢查指導抗旱 救災工作。
【新聞二】這次特大旱災造成貴州省興義市則戎鄉冷洞村大片金銀花死亡。然而,在旱災面前,冷洞村的干部群眾并沒有屈服,他們創造了土制的“滴灌”的辦法,將裝滿水的礦泉水瓶倒過來,用細釘子在瓶蓋上戳一個眼,水流大小通過旋轉瓶蓋來調節,放在金銀花樹根部。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他們10天時間就收集了10萬個 礦泉水瓶。土制的“滴灌”起了大作用,已經搶救600畝金銀花。
【新聞三】由廣東衛視、東方衛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安徽衛視、鳳凰衛視等13家衛視及騰訊網直播的大型公益晚會《抗旱救災——我們在行動》XX年4月3日晚在京舉行。劉德華等多近百位明星助陣,晚會得到了廣大觀眾及企業熱心捐助,共募善款2.77億。
【新聞四】針對云南、貴州、廣西等地旱情,鐵道部等五部委聯合行動。,鐵道部統一部署 ,全力服務抗旱保民生、保穩定的工作大局,充分發揮鋼鐵大動脈的運輸保障作用。科技部緊急啟動西南抗旱科技行動,開展相關課題研究,為抗旱減災提供科技支撐。國家糧食局安排調往云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甘肅等旱災地區142萬噸儲備糧,進一步充實西南、西北等旱災地區糧食庫存,保證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國土資源部啟動抗旱救災找水行動應急方案,調動全系統抗旱找水力量,尋找地下水源,緩解了西南旱區的人畜飲水困難。國家林業局緊急部署林業抗旱救災和災區森林防火工作。目前已向受災省區市緊急調撥價值1080萬元的撲火物資,調派撲火飛機18架。
問題:上述四則新聞分別說明了什么道理?請你結合思想品德知識分析說明。
(三)學總理報告,增強民族自豪感
國務院總理在XX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去年這個時候,國際金融危機還在擴散蔓延,世界經濟深度衰退,我國經濟受到嚴重沖擊,出口大幅下降,不少企業經營困難,有的甚至停產倒閉,失業人員大量增加,農民工大批返鄉,經濟增速陡然下滑。在異常困難的情況下,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迎難而上,頑強拼搏,從容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在世界率先實現經濟回升向好,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3.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7%;財政收入6.85萬億元,增長11.7%;糧食產量53082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連續6年增產;城鎮新增就業1102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53元,實際增長9.8%和8.5%。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道路上又邁出堅實的一步。實踐再次證明,任何艱難險阻都擋不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問題:1、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道路上又邁出堅實的一步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思想品德知識從4個方面分析說明。
2、上述原因對你個人成長有什么指導意義?請從4個方面回答。
教與學后反思
參考答案:
(一)關注國家發展:學習總理政府工作報告(8分)
請你自主選擇8個關鍵詞,結合思想品德知識,分別談談它們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1、增強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離不開發展;鞏固、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離不開發展。(p180)
2、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p188)
3、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p197)
4、大力發展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可以提高我國的國際科技競爭力;大力發展教育,才能提高我國國民素質,培養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變為巨大的人才資源優勢。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時代的正確選擇。(p188)
5、科學技術的發展,關鍵在人才。高素質的人才是一個國家最為重要的資源。(p187)
6、只有繼續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全國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團結一致,不 畏艱難,以自強不息的精神狀態不斷奪取新的勝利,把現代化建設的美好藍圖變成活生生的現實,展現中華民族的偉 大風采。(p205)
7、維護社會公平,能促進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p139)
8、通過改革,完善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制度,使社會生產力得到巨大的解放,國家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p180)
9、只有對外開放,才能利用國外 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才能追趕世界先進水平。(p181)
(二)新聞分析:齊心協力抗旱救災(8分)
上述四則新聞分別說明了什么道理?請你結合思想品德知識分析說明。
1、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力量。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p156)
2、人們只有發揚百折不撓的艱苦奮斗精神,才能成就事業,實現理想和目標。艱苦奮斗是通向理想的必經之路。(p214)或(p84)
3、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是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好形式。在活動中,當我們用愛心火炬照亮別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溫暖著自己;當很多人將愛心火炬傳遞下去的時候,其實也在照亮整個社會。(p149)
或:民族精神對內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的作用。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p205)
4、善于合作往往有助于事業的成功。合作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筆財富。(p35)
(三)學總理報告,增強民族自豪感(8分)
1、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道路上又邁出堅實的一步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思想品德知識從4個方面分析說明。
(1)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領 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p156)
(2)堅持了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 由之路。(p180)
(3)堅持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發展是我國當前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p180)
(4)弘揚了偉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p205)
2、上述原因對你個人成長有什么指導意義?請從4個方面回答。
(1)
(2)為了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我們每個人都應爭做改革事業的擁護者、參與者和推動者。在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下,我們青少年應樹立平等、開放、參與的國際意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將來參與我國的對外開放事業做好充分的準備。(p180 181)
(3)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要關注國家發展,努力學習,增長才干,準備將來投身到現代化建設中去,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p180)
(4)我們要從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做起,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以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p206)
關注國家的發展 篇3
關鍵詞:科學發展 經濟領先 科教興國 創新關鍵
節能減排 統籌發展 民族精神 克服困難
復習目標:1了解制約國家發展的因素、明確國家采取的措施、對國家發展的意義、明確青少年為了國家發展應承擔的責任。
2、能用所學知識分析生活中的現象,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復習重點:知識梳理、拓展
復習難點:理解運用。
復習方法: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復習流程
一、自主學習
對照知識提綱梳理清本單元知識,疑難問題組內交流,然后理解記憶,15分鐘后展示自學效果并提出小組問題。
為了國家的發展
對應的國情 國家政策 意義(重要性) 公民應承擔責任 其他知識點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1、分
2、總
改革
1、總
2、分
開放
1、總
2、分
科教興國
建設創新型國家
可持續發展
弘揚民族精神
二、我思我悟
1、以上方針政策都是 領導人民指定的。檢測它們是否正確的標準是:
2、(價值判斷 )我們強調加快經濟發展,就是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速度
三、小組交流我最棒
材料一。從1978年到XX年,中國改革開放整整經歷30年,中國改革開放30年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奏響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序曲。。
材料二、XX年10月1日下午18時59分57秒,中國探月二期工程先導星“嫦娥二號”在西昌點火升空,準確入軌,赴月球拍攝月球表面影像,獲取極區表面數據為嫦娥三號在月球軟著陸做準備》
材料三。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于XX年11月29號在墨西哥海濱城市坎昆開幕,與去年同期召開的丹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相比,與會者希望今年少一些爭吵,多一些合作,盡量減少分歧,就一些具體措施達成協議《中國代表指出,中國政府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正在實現節能減排目標,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并在全球氣候變化方面采取了切實有效的實際行動》
材料四. 在剛剛閉幕的第16屆廣州亞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頑強拼搏以199枚金牌的佳績再次蟬聯亞運會冠軍,大漲了億萬人民的志氣。
請針對上述材料盡可能的提出問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四、選做題 拓展提高我能行
材料背景
材料一 XX年8月7日至8日凌晨,甘肅省甘南舟曲縣發生強降雨引發泥石流災害,共造成1117人遇難,627人失蹤,災害發生后,從中央到地方緊急行動,迅速啟動應急機制,總理在趕赴甘肅舟曲災區的專機上,成立國務院舟曲抗洪救災臨時指揮部并作出部署,并指示把搶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放在第一位,各部委也成立工作組,禍福趕赴災區增援。
材料二 為支持舟曲縣開展特大泥石流災害搶險救援工作,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8月8日,中央財政向我省緊急下撥綜合財力補助資金50億元,用于搶險救災,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和生活救濟,傷員救治和衛生防疫,基礎設施修復和堰塞湖處理以及因災害到他房屋恢復重建等工作。
材料三。應中國救災中心的要求,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企業---立得公司提供的生命探測儀用于災害現場的搜尋工作( 聲波生命探測儀,能探尋微弱聲音,即便被埋者被困在一塊相當嚴實的大面積水泥樓板下,只要心臟還有微弱的顫動,探測儀也能感覺出來)在當天就搶救被埋群眾170多人。
材料四 舟曲全縣總人口14萬人,其中漢族人口9萬人,藏族人口4萬人,還有少量的回族,撒拉族人口,天災當前,各族群眾的勇敢堅毅爆發出來,他們異常堅強,以全力救災,告慰亡者,各族群眾以實際行動詮釋者,”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和“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誰也離不開誰”的思想》
材料五 再一次次災難中我們的民族沒有被打倒,我們民族團結起來,我們每個人都用全力去克服每一個困難,我們在災難面前變得堅強,變得強大起來,一場場全民火速救災的場景,感天動地,面對悲傷,我們如此將強,我們擦干眼淚,奮勇前行,有了這樣的團結奮進與自強不息,任何災難都壓不垮我們的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激勵著我們與舟曲人民一道,戰勝災害,重建美好家園。
我國取得抗擊舟曲泥石流特大災害階段性勝利的原因有哪些?
五 收獲平臺
六 整理本節課所學內容
關注國家的發展 篇4
第3單元 關注國家的發展
課標點擊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培養熱愛中國共產黨,擁護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感受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的必要性,勤奮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為改變祖國科技落后狀況作出應有的貢獻。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從身邊小事做起,培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的習慣,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作貢獻。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現實意義,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能力。體會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強民族自豪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理解新的歷史時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偉大意義,提高對不同文化的分析鑒別能力。
第6課 走強國富民之路
名師解惑
1.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 化建設為什么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釋疑:(1)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 設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國防、教育等,經濟建設是這個系統工程的核心工程。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
(2)增強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離不開發展;鞏固、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離不開發展;保持社會穩定、實現國家長治久安離不開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掌握國際斗爭主動權離不開發展;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離不開發展。發展是我國當前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
2.我們國家為什么要實行改革?我們應怎樣看待改革?
釋疑:(1)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但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還不成熟、不完善,存在著體制上的種種弊端,抑制了勞動者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使經濟組織失去了應有的活力,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過改革才能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掃清障礙。
(2)我國推行的改革是 一場全面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不可能一帆風順,會遇到種種困難和問題,也會涉及許多人的切身利益。為了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我們每個人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態,正確對待改革道路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正確對待改革給個人和家庭帶來的影響,爭做改革事業的擁護者、參與者和推動者。
3.我國為什么要實行對外開放?
釋疑: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任何國家要取得發展,閉關自守都是不可能的;同樣,中國的發展也離不開世界。我國市場廣闊,勞動力資源豐富,但資金短缺、技術和管理落后,只有對外開放,才能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才能更好地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揮我國的比 較優勢;才能緊跟新科技革命的發展潮流,追趕世界先進水 平。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相關鏈接
XX年11月10日,對世界貿易組織來說是一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日子。這一天,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世貿 組織第4次部長理事會批準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講練互動
【例題1】“十五”期間我國主要經濟指標統計數據
指 標 單位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國內生產總值 億元 109 655 120 333 135 823 15 878 182 321
外貿進出口總額 億美元 5 096.5 6 207.7 8 509.9 11 545.5 14 221
結合上圖,你認為取得“十五”成就的原因有( )
①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主義制度 ②堅持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③正確處理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④非公有制經濟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題是一道一材多用的組合式選擇題,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分析取得“十五”成就的原因。④的說法錯誤,公有制經濟中的國有經濟才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①的 說法也不正確,社會主義制度不是在“十五”期間建立的。②③符合題意。
答案:c
黑色陷阱 如果不仔細分析本題也會選上①,①的表述是正確的,但不是取得“十五”成就的原因。
變式訓練:
1.“十五”期間,某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新跨越,綜合經濟實力迅速增強。XX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67.27億元,年均增長15.5%。“三農”工作扎實推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XX年農村人均純收入3 817元。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對外開放成績顯著,5年實際利用境外資金累計10.55億美元,XX年進出口貿易額達到22.44億美元,年均增長43.7%。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請你回答:某市取得以上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至少3個方面)
解析:此題看似簡單,其實它很能考查橫向把握教材的能力,便于培養發散思維的能力。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本課所學的知識,也有其他方面的知識,是一個多角度的問題。在思想品德課的學習過程中,經常有類似的歸納原因方面的題目,我們在做題時,要先把主要的原因列舉出來,再說出其他的原因。比如,上述題目中成 就取得的原因主要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把它放在首要的位置。
答案:(1)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只答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也可)
(2)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回答出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也 可)
(3)忠實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4)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
(5)在黨的領導下,艱苦奮斗,創業實踐。
【例題2】有關百姓企盼的民謠中,有這樣的內容:“農民增收快一點,就業機會多一點,孩子學費降一點,看病吃藥省一點。”實現百姓企盼的根本途徑是( )
a.加快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加快西部大開發的步伐,實現共同富裕
c.維護社會穩定,堅持依法治國
d.堅持改革開放,規范醫院、學校收費
解析:經濟建設是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在當前,只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經濟發展,才是解決中國面臨的問題的關鍵。材料中反映的問題的解決,也要依靠經濟的快速發展。故選a項。
答案:a
綠色通道 做題時把握題目的核心思想,弄懂命題 人想要我們做什么,這是關鍵。其秘訣是多讀題目,多讀材料。“農民增收快一點,就業機會多一點,孩子學費降一點,看病吃藥省一點”實現的根本途徑是加快經濟發展。
變式訓 練:
2.強調:“我們要始終牢記發展是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因為,只有牢記發展是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才能( )
①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②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 ③推動我國社會全面進步 ④使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這道題是在考查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原因或意義。這類題目主要考查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要求我們準確、全面地理解基礎知識,這樣就不會出現錯誤了。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