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國家的發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含義、核心內容;懂得改革開放的重要性;
2、了解我國在科學技術、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3、知道我國的人口、資源狀況、環境問題; 了解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基本國策的具體措施和意義;
4、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傳統美德,知道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形成、基本內涵、重要性;
能力目標:
1、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增強建設祖國的本領。
2、理解科教興國戰略的現實意義,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3、培養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能力;
4、理解新的歷史時期弘揚個培育民族精神的偉大意義,提高對不同文化的分析鑒別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熱愛中國共產黨,擁護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熱愛社會主義祖國。
2、感受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的必要性,勤奮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素質,為改變祖國科技落后狀況做出應有的貢獻。
3、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人口意識、資源意識、環境意識,從身邊小事做起,培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習慣,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4、體會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強民族自豪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教學重點、難點:
1、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理解一個中心是“關鍵”。
2、科教興國是時代的選擇和爭做創新型人才
3、認識到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緊迫性;
4、 我們應怎樣弘揚培育民族精神
教學方法:
討論法、交流法、小組交流、教師講授法輔助等;
教學過程:
必須走強國富民之路
必須走科教興國之路
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必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且發展不平衡。
從整體上看,我國科技和教育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
我國面臨著嚴峻的人口形勢、資源形勢和嚴重的環境問題。
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問:根據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談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該選擇怎樣的發展道路?
學習了第一單元以后,請你從經濟、文化的角度談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該選擇怎樣的發展道路呢?
必須走強國富民之路
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必須走科教興國之路
必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1、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2、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根本途徑
3、堅持改革開放
4、堅持基本經濟制度
5、堅持分配制度
6、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 ①是什么②核心內容是什么③為什么要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
①為什么要大力發 展生產力? ②如何發展?③與其他方面的關系?
①改革的內容、地位、性質、目標分別是什么?②為什么要改革?③為什么要開放?
根本目的是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
思考探究:
(1)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什么要走強國富民之路?
(2)如何才能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和人民的富裕幸福呢?
(3)實現強國富民最根本的是什么?
(4)強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參考答案
(1)從國情角度: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且發展不平衡;我國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