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教案
3、帝國主義特征:“高利貸帝國主義”。
五、俄國經濟的發展及其帝國主義特征
1、資本主義發展的原因:主要原因是1861年農奴制改革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獲得了必要的勞動力、資金和市場,俄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起來。
2、資本主義發展的狀況:俄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但仍落后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
3、帝國主義特征:由于俄國的封建勢力仍很強大,沙皇政府又熱衷于對外侵略擴張,因此俄國帝國主義帶有濃厚的封建性和軍事性,被稱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
六、日本經濟的發展及其帝國主義特征
1、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
①明治維新為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②工業革命的進行。1885年氣候日本出現了工業革命的高潮,20世紀初工業革命完成;
③中日甲午戰爭對日本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進一步推動了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④在發展工業的過程中,明治政府起了重要作用(如扶植私人資本)。
2、經濟迅速發展的狀況:在政府的保護下,日本產生了壟斷組織;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也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
3、帝國主義特征:“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原因:日本保留著大量的封建殘余,國內市場狹小,資源不足,農業落后等原因,而是更多地依靠軍事手段來奪取殖民地、取得市場和原料產地,因此,帶有濃厚封建性的壟斷集團同軍閥集團相勾結,瘋狂推行侵略擴張政策。
4、日本的對外侵略
①原因:日本天皇政府極力發展軍國主義,制定了以征服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征服朝鮮是征服中國的第一步。
②1876年日本強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
內容:迫使朝鮮開放通商口岸;強迫朝鮮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設立領事館,享有領事裁判權。
影響:《江華條約》是朝鮮同資本主義國家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此后,美、英、德、俄等國都強迫朝鮮簽訂了類似的條約。
③1894—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日本增強了控制朝鮮勢力。
④1904—19xx年日本發動日俄戰爭,趁戰爭獲勝之機,在美國的支持下,把朝鮮變成實際上的殖民地。
⑤19xx年,日本迫使朝鮮政府簽定《日韓合并條約》,正式吞并了朝鮮。
【重點難點問題解析】
1、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在19世紀晚期經濟發展的三種類型
由于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各國’開展的狀況千差萬別,由于各自不同的歷史、現實條件,六大帝國主義國
家在19世紀晚期經濟發展方面呈現三種類型:①經濟飛速發展:以美國和德國為代表。這兩個國家科技發明的成果都相對較多,資金、資源、市場的條件都較充分,所以發展迅速;②經濟發展相對緩慢,以英國和法國為代表。這兩個國家在19世紀中期還處在資本主義各國的最前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基礎較好,海外市場較發達,但在機器更新、采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擴大投資規模上不夠迫切,經濟發展的速度仍然比不上美、德兩國。③以俄國和日本為代表,兩國同時在60年代實現了向資本主義的過渡,由于兩次工業革命在兩國幾乎都是同時開展起來,所以其工業生產發展的速度都十分迅速。但由于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加之與前面四國相比,經濟基礎薄弱,因仍然落后于美、德、英、法四國。
2、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的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