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選修改革專題五 歐洲宗教改革學案
高二歷史選修改革專題五 歐洲宗教改革
第一節 “神圣的中心組織”——天主教
課程標準
1、了解中世紀天主教在歐洲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領域的特殊地位以及天主教對歐洲民眾生活產生的影響。 2、結合中世紀后期天主教會成為歐洲歷史發展障礙的相關史實,認識歐洲宗教改革必要性。 3、通過探究“異端”一詞的內涵,理解寬容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 4、認識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發表的意義。
知識與能力 了解中世紀天主教在歐洲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領域的特殊地位以及天主教對歐洲民眾生活產生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結合中世紀后期天主教會成為歐洲歷史發展障礙的相關史實,認識歐洲宗教改革必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異端”一詞的內涵,理解寬容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結合中世紀后期天主教會成為歐洲歷史發展障礙的相關史實,認識歐洲宗教改革必要性。 教學難點 了解中世紀天主教在歐洲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領域的特殊地位以及天主教對歐洲民眾生活產生的影響。
教學方法 提問法、閱讀法、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學習 情境創設:贖罪券、宗教“異端”、“九十五條論綱”、“因信稱義”、先定論、英國國教
【自學評價】
“神圣的中心組織”——天主教 1、11世紀末,天主教會內部進行了改革,首先建立了不受世俗勢力影響的__________制度;12世紀初又獲得對歐洲各地主教的__________,12世紀末,迫使英、法、德等國的________臣服于教會的權威;同時還組織________對近東地區發動侵略戰爭,進一步增強了教皇的實力,提高了________的威望。 2、中世紀的天主教會控制了大量土地,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剝削方式,實際上成為歐洲最大的____________。 3、中世紀天主教的落后性首先表現在教會宣揚的____________的教義教規上。中世紀晚期,天主教會日漸墮落。首先,教會成為特殊利益群體,加緊了對人們____________的控制;其次教士生活____________,道德敗壞;最后,教會____________ 。 為維護自己的特權地位,天主教對不符合傳統教義的思想斥之為“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 迫害傳播之人。
4、____________的增長和____________的興起對凌駕于民族、國家之上的天主教會形成威脅;教會的__________引起了社會的各界的反對;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所宣揚的人本主義思想,為人們挑戰天主教權威提供了思想資源;______________的產生,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現,導致天主教所宣傳的那套陳舊的思想不再適應現實的需要。 【知識結構】
一、 權傾歐洲的教皇國
1、 背景:
(1)起源:基督教的產生于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統治下的 。 (2)發展: ①公元392年,成為 帝國國教。 ②教會實行教區制,其中羅馬教區享有崇高聲譽,后來其主教獲得“ ”稱號。 ③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部分。 ④756年, 國王的增地奠定了 的基礎。 (3)分裂:1054年,東西部基督教決裂。西部的基督教稱天主教。 ⒉確立:天主教對西歐的統治 (1)制造邪說: ①提出“ ”,聲稱王權來自教會。 ②提出“ ”,認為國王的權力來自教皇。 (2)整頓教會: ①11世紀末建立不受世俗勢力影響的 制度; ②12世紀初獲得對歐洲各地主教的 權。 (3)12世紀末教皇利用開除教籍、挑撥離間等手段迫使英、法、德等國的統治者臣服于教會的權威。 (4)組織十字軍東征,進一步增強了教皇的實力,提高了羅馬教廷的威望。 3、表現: (1)經濟方面: ①天主教會控制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歐洲土地,采取封建剝削方式,教會實際上成為歐洲最大的封建主。 ②教會還向教徒征收“什一稅”。 (2)政治上: 是教會組織的最高統治者。 二、天主教會的落后、墮落與野蠻 1、落后: (1)思想方面:天主教的思想基礎是 高于理性。信仰的內容是 。 (2)天主教的主要教義包括:一神說和創世說,原罪說,末日審判說, 。 2、墮落: (1)教會成為特殊利益群體,加緊控制人們 ; (2) 生活腐化, 敗壞; (3) 貪婪成性,瘋狂斂財。 3、野蠻: (1)目的:為了維護自己的 地位。 (2)表現: ①排斥一切不符合 的思想,稱為“ ”。 ②設 對各種不符合傳統教義的思想一概加以排斥,對傳播“異端”的人進行野蠻殘暴的迫害。 ③天主教會的影響無處不在,廣大人民深受教會束縛。 【課堂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