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選修改革專題八 明治維新學案
高二歷史選修改革專題八 明治維新
第一節 走向崩潰的幕府政權
課程標準
1、知道明治維新的歷史條件;2、概述明治維新的主要過程和基本內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樣性;3、分析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知識與能力了解日本倒幕運動的主要經過與結果
過程與方法知道明治維新前日本資本主義成長、人民起義不斷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機等基本史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資本主義因素的成長。
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日美親善條約》的影響;明治維新的社會背景。教學難點 資本主義因素的成長。
教學方法提問法、閱讀法、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學習情境創設:“《1861年2月19日宣言》”“俄國近代化進程”
【自學評價】1、幕府統治末期,由于_____________的提高,日本的自然經濟開始瓦解,_____________逐漸形成并得到發展。2、隨著資本主義因素的成長,日本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為中心的全國商品流通網絡;_________資本和__________資本發達起來;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資本主義的_____________普遍發展起來;出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興的階級。3、19世紀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國家,農民的反抗斗爭此起彼伏,而且城市中經常發生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起義顯示了幕府統治的危機。4、1853年7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____________率領艦隊駛入日本______________;1854年3月,日本被迫簽訂了________________。而這一事件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__,打開了日本的國門,從此日本徹底結束了____________的狀態。5、面對民族危亡,日本國內出現了___________與__________的爭論,幕府政權采取______________的高壓恐怖政策,興起了“__________”,打破了改革派____________的幻想,并促使他們開始了武力推翻幕府統治的________________!局R結構】一、改革的背景——危機籠罩下的俄國1、經濟上: 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根本原因)2、政治上:農奴制引發尖銳的社會矛盾3、思想上:出現反對 和 的新思潮4、軍事上: 的失敗,加劇社會危機。(直接原因)5、統治階級: 醞釀改革二、1861年農奴制改革1、改革的概況:1)時間人物:1861年俄歷2月19日,________________。2)改革文獻:《1861年2月19日宣言》、《________________》。3)改革目的:2、1861年“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內容:(1)政治上:廢除________________,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地主不得買賣或干涉其生活。(2)經濟上:農奴可得到一塊份地,但其________________由地主決定;份地須________________贖買,未付清贖金前,農民仍須給地主服勞役、交代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