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選修改革專題八 明治維新學案
【課后反思】
高二歷史選修改革專題八 明治維新
第一節 走向崩潰的幕府政權
課程標準
1、知道明治維新的歷史條件;2、概述明治維新的主要過程和基本內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樣性;3、分析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知識與能力了解日本倒幕運動的主要經過與結果
過程與方法知道明治維新前日本資本主義成長、人民起義不斷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機等基本史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資本主義因素的成長對幕府統治的沖擊。
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日美親善條約》的影響;明治維新的社會背景。教學難點 資本主義因素的成長。
教學方法提問法、閱讀法、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學習情境創設:“日本的幕府統治”“黑船來航”
【自學評價】1、幕府統治末期,由于_____________的提高,日本的自然經濟開始瓦解,_____________逐漸形成并得到發展。2、隨著資本主義因素的成長,日本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為中心的全國商品流通網絡;_________資本和__________資本發達起來;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資本主義的_____________普遍發展起來;出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興的階級。3、19世紀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國家,農民的反抗斗爭此起彼伏,而且城市中經常發生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起義顯示了幕府統治的危機。4、1853年7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____________率領艦隊駛入日本______________;1854年3月,日本被迫簽訂了________________。而這一事件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__,打開了日本的國門,從此日本徹底結束了____________的狀態。5、面對民族危亡,日本國內出現了___________與__________的爭論,幕府政權采取______________的高壓恐怖政策,興起了“__________”,打破了改革派____________的幻想,并促使他們開始了武力推翻幕府統治的________________。【知識結構】一、歷史背景:走向崩潰的幕府政權。1、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第一框題)(1)原因:(2)表現:①城市:商業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發達,形成江戶、大阪、京都三個中心,并開始參與藩政。②農村:商品經濟也滲透到農村,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③這些人在經營商業、高利貸或資本主義家庭勞動同時,還投資于土地,變成____________。2、階級:人民抗爭使幕府統治面臨嚴重危機。(第二框題)(1)人民起義此起彼伏;(2)中下級武士不滿幕府統治;①原因:中下級武士____________惡化,對現實不滿,②影響:③地位:(3)大名也開始挑戰幕府權威;(4)天皇力圖恢復統治權;3、民族危機:佩里叩關(“黑船來航”)。(第三框題)(1)時間:(2)條約:(3)結果:【課堂演練】西方資本主義的侵略對日本社會的影響?答案:影響:使日本徹底結束閉關鎖國的狀態。①政治上:日本的國家主權受損害,內政遭干涉,淪為 ,民族危機加深。②經濟上:a.日本成為列強 。中下級武士生活惡化,幕府大名財政更困難。b.列強侵略客觀上推動了日本社會經濟的發展,加速了 。③階級上:激化了日本社會的矛盾,進一步動搖了幕府統治。④思想上:先進思想的傳入,有識之士開始向西方學習,要求變革的呼聲更加強烈。4、政治:幕府的腐朽統治。(1)____________激化了階級矛盾:日本社會被分為士(將軍、大名、武士)、農、工、商四個等級。(2)____________政策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3)____________政策使日本逐漸落后于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二、從“尊王攘夷”到倒幕運動(第四框題)(一)面對列強侵略,日本各階層態度。1、“開國”與“攘夷”之爭;(1)開國者認為:(2)攘夷者主張:2、德川幕府維護統治;(1)對內:(2)對外:(二)倒幕運動的興起。1、原因:____________打破了改革派大名的幻想,使人們認識到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須推翻____________。2、倒幕力量:3、領導力量:4、倒幕經過:(1)1867年:①倒幕派京都秘密會議,獲得明治天皇討幕密旨。②德川慶喜提出“大政奉還”和辭去“征夷大將軍”,卻暗中伺機反撲。③倒幕派發動“王政復古”政變,宣布廢除幕府體制。(2)1868年:①鳥羽、伏見戰役,打敗幕府軍隊,德川慶喜投降。(戊辰戰爭)②明治政府遷都江戶,改名東京。5、勝利原因:6、歷史意義:(1)是使日本從封建制度轉變為資本主義制度的關鍵步驟。(2)使日本免遭中國和印度的厄運,保衛了民族獨立。(3)為明治維新的實施創造了和平的國內環境。【課堂小結】日本明治維新的社會背景。(1)必然性—— 阻礙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①社會矛盾尖銳,幕府封建統治動搖;農民————受沉重剝削和壓迫—— 起義不斷;工商業者——受嚴格限制和掠奪——日益不滿中下級武士—迫于生計—————— 滋生反抗幕府統治的思想;大名————部分受到排擠———— 不滿現狀;②外患: 入侵,黑船事件(1853年)引發了民族危機。日本被迫和美、英等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主權遭破壞。幕府統治的危機進一步加劇。(2)可能性——倒幕運動的勝利為維新的開展提供了政治保障;西方對中國的入侵和中國人民的反抗,客觀上為日本提供了較為有利的國際環境。【課堂作業】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柏利在1853年進行的那次訪問是不受歡迎的,但過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許多潛在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