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上冊知識要點總結
中外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本模塊選擇了中外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九場改革:(1)梭倫改革;(2)商鞅變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變法;(5)歐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8)明治維新;(9)戊戌變法。上述九場改革,從時序上來劃分,前四個為中外古代歷史上的改革,后五個為中外近代歷史上的改革。從內容上來劃分,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調整社會內部矛盾的改革,如王安石變法;促進新舊社會制度轉變的改革,如梭倫改革、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歐洲的宗教改革、明治維新等。
【課標考綱考點】
1.梭倫改革
梭倫改革的必要性 內容(財產等級制度 公民大會 四百人會議民眾法庭 解負令 發展農工商業的措施) 梭倫改革的基本特點 對雅典民主政治建設的影響
2.商鞅變法
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征 商鞅變法內容(廢除“世卿世祿制” 重農抑商 獎勵耕織 “為田開阡陌封疆” 推行縣制 統一度量衡制等) 改革的成效以及商鞅個人的結局
3.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統一北方 改革內容(俸祿制 均田制 三長制 新租調制 遷都洛陽 漢化政策) 歷史作用
4.王安石變法
“三冗” “兩積” 內容(“富國之法”(經濟改革措施) “強兵之法”(軍政改革措施) “育才之法”(教育改革措施) “三不足”精神 歷史作用
5.歐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贖罪卷 馬丁•路德改革(《九十五條論綱》 “因信稱義”) 加爾文改革(《基督教原理》 “先定論”) 歐洲宗教改革的歷史作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埃及 法國與英國對埃及的入侵 改革的內容(發展農業、工業、商業的措施 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擴張戰爭 改革在埃及歷史上的作用
7.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克里米亞戰爭 “二一九法令” 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歷史進步性和局限性
8.明治維新
“黑船來航” 幕府統治危機 武裝倒幕運動 改革內容(廢藩置縣 四民平等 土地制度改革 殖產興業 富國強兵 文明開化 《日本帝國憲法》) 軍國主義與對外擴張 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9.戊戌變法
《馬關條約》的簽訂 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早期維新思想家 康有為與《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 公車上書 《中外紀聞》 強學會 維新派與頑固派的論戰 《應詔統籌全局折》 保國會 《定國是詔》 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戊戌政變
【專題知識梳理】
1.中國古代封建化的改革
商鞅變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歷史
必然性 秦國落后于其他國家,客觀上要求通過 變法以增強國力。秦孝公順應時代潮流主觀上要求變法圖強。 北魏崛起后統一黃河流域,民族融合成為必然趨勢;馮太后和孝文帝順應時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