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年代
科技發明
中 國
世界其他國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xx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xx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xx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材料二:歷史圖片:走向商品經濟生活的西歐社會材料1材料2材料3材料4材料三:復雜的西歐經濟變化:材料1 技術上的創新驅動了15世紀大多數的經濟騰飛。……水力也被以更好的方式利用起來,機械鐘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確度,手紡車(在13世紀末初次引入歐洲)取代舊的拉線棒與紡錘,眼鏡流行起來,冶金學的進步帶來了兩種新興的城鎮工業:火槍大炮的生產和活字印刷術。由中國人在11世紀中發明的火藥,在14世紀20年代的歐洲開始被用于軍事用途——非常有限的軍事用途——并在14世紀末至15世紀的戰爭中,成為愈發重要的因素。活字印刷術的應用始于公元1445年,那是美因茨地區生產的古滕堡《圣經》;在短短一代人的時間里,這一新型技術就造就了大約36個以印刷業為中心的城市——它們遍及牛津到巴倫西亞再到克拉科夫的幾乎整個歐洲。——(美)朱迪斯 · m 本內特 c · 沃倫 · 霍利斯特 著《歐洲中世紀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xx年11月出版334頁材料2 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對豬油的需求降低,而改為食用黃油;這樣便引起挪威、瑞典、丹麥、荷蘭和諾曼底飼養產乳奶牛業的反響。在其他地方,……有人決定養馬。在法國,則開辟大的池塘從事淡水養魚,由于居民一致遵守每星期五和四旬齋守齋的慣例,因此養魚更有用處。在意大利和葡萄牙,為了滿足對水果、蔬菜的極大需求,有人栽培果園,生產柑桔、檸檬、無花果和葡萄,供應出口。在經濟作物中,葡萄的生產從這個時期酒價穩定中得到好處。希臘和西班牙產的葡萄酒,以及塞浦路斯和羅得島的葡萄酒,在西歐市場上,都很容易找到銷路。在萊茵河沿岸、阿爾薩斯和勃艮第,葡萄園發展飛速。還有些專門為紡織工業生產的作物,如亞麻、大麻、制染料的植物(藏紅花、菘藍……)——德尼茲· 加亞爾 貝爾納代特· 德尚 《歐洲史》268頁材料四: 16世紀英國手工工場的歌謠(1597年)這首詩所歌詠的人,名約翰·溫契康伯,是英國16世紀初年一個規模宏大的呢絨手工工場的主人。他的后人于1671年被封為男爵。這家暴發戶發財致富的事跡遂被當時資產階級所羨慕歌頌。16世紀末年有人替溫契康伯寫了一個傳,發表于1597年。這首詩歌即是這個傳記的一部分。譯文據阿什力,《經濟史》,倫敦,1925年版,第1卷,第2分冊,第255—256頁。 一屋寬且長,織機二百張。織工二百人,排列成長行。辛勤齊操作,笑聲徹屋梁。旁有一巨室,女工共百人。歡笑且整梳,歌聲沖霄云。附近又一室,少女二百人。小襖紅似花,頭巾白若銀。少女體輕盈,紡績辛且勤。又復善歌唱,妙音勝夜鶯。戶外又一屋,貧兒一百五。列坐檢細毛,不敢辭勞苦。彼皆窶人子,終日不得息。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場中供酒飯,飲食皆于是。又有一廣廳,五十修剪工。各自施妙技,天衣真無縫。又有八十人,將呢加漿洗。染工八十人,齊將顏色施。二十捍制匠,將呢折成匹。 [板書設計]
資本主義萌芽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