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西歐)
商品經濟發展
資本原始積累
手工工場科技進步,生產力發展,專業區出現
圈地運動,
商業戰爭,奴隸貿易,
殖民,劫掠
雇傭關系,
手工勞動,
分工協作[訓練設計] 觀察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紡織工業在部分英格蘭城鎮中興旺發展起來,于是乎,在公元13xx年還只是一個羊毛出口大國的英格蘭,到了1xx年就已成為一個成衣出口大國了。 材料二 將近1340年,西班牙本地綿羊被來源于北非的美利奴羊所代替,美利奴羊可出產優質羊毛。在14世紀初,當羊毛的需求加快時,伊比利亞的大地主便將大量耕地改變為畜牧區。這樣西班牙就得進口糧食,而在這之前是大量生產糧食的。 ——(美)朱迪斯 · m · 本內特 c · 沃倫 · 霍利斯特 著《歐洲中世紀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xx年11月出版333頁 請回答問題: (1)你從材料中獲得哪些信息? (2)英國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3)西班牙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4)兩則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現象?你如何評價? 參考答案: (1)答:英國從羊毛出口發展為成衣出口大國。西班牙畜牧業超過農耕,開始進口糧食。 (2)答:技術進步,貿易中心轉移。 (3)答:新產品的引進,市場驅動。 (4)現象:商品經濟發展促進了整個社會的變化,市場更加活躍了。 評價:市場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和商品經濟改變了原來以農為主的生產格局。 [課件]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