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兩宋的繁榮與元的統一 教案
第五單元 兩宋的繁榮與元的統一 教案
(6課時)
單元地位
元朝的行省制度在歷史上有深遠的影響,遼闊的疆域在客觀上有利于民族間的融合,中外經濟文化交流較以前更為積極和活躍。
第22課 元的統一(b)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元朝疆域的四至;了解馬可波羅來華的基本史實;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在歷史上的深遠影響。
2. 觀察圖表汲取信息分析實例;前后聯系分析特征。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觀察《元朝疆域與行省分布圖》、《元朝的絲綢之路以及馬可波羅從陸路來華海路返回的路線》圖,汲取相關信息,學會運用歷史地圖分析元朝的統治和對外關系的特色。
2. 通過掌握秦、隋唐、元中央集權制度的變革,學會梳理和分析歷史事件發展與變化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行省制度是我國古代政治制度上的一次重大發展和變革,在歷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認同遼闊的疆域有利于民族融合,開放的政策有利于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
第六單元 明朝的興亡與清前期的強盛
(6課時)
單元地位
明清兩朝傳統宰相制度被廢除,皇帝獨攬決策、行政大權,君主專制至于頂峰。明朝的經濟發展令人矚目,商品貿易有長足發展,但后期陷于深重危機,王朝統治在內外交困中土崩瓦解。清朝前期,統治者勵精圖治,穩固政權,發展生產,加強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防衛和管理,一度頗為強盛。明清之際雖有過西學東漸的現象,但統治者的自大與保守終使帝國從海禁走向閉關鎖國,拉開了與世界先進地區的差距。
單元特征
1. 明清兩朝是大一統的王朝,主要體現在:政治的大一統,君主專制的極盛;經濟的大一統,經濟恢復和發展,商品經濟的繁盛;疆域的大一統,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思想的大一統,八股取士和文字獄盛行;文化的大一統,文化典籍的整理與編纂;對外的大一統,從海禁逐步走向閉關……這一切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后期階段的社會特征。
內因:一是明朝是農民起義建立的王朝,清朝是滿族入關建立的王朝,為了加強鞏固統治的需要;二是明清處于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后期階段,體現出歷史發展規律的必然性。外因,自明清始,世界局勢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逐漸成為一體;歐美資本主義的興起,使中國世界領先的地位逐步被取代;歐美的西殖東來,從反面促使明清統治者逐步從開放走向閉關鎖國;……這又進一步導致中國與世界先進地區的差距拉大。
2. 綜合性強(中國古代社會的縱向聯系),對比性強(世界發生變化的橫向對比)。
由于這一階段的世界歷史模塊的學習是在中國古代史模塊的后面,因此,在明清歷史的教學中,應突出當時的世界背景。這樣不僅增強學生對本單元學習的認識,而且為下一模塊的學習奠定基礎。
單元目標
課程內容與要求包括知識內容及相應的學習水平。
中學歷史課程的學習水平是相關知識的學習要求和評價依據。學習水平按三個累積的層次分為知道、理解、運用。
“知道”用a表示,指在文字或表象層面上掌握所學的知識。在與所學內容的情境、文字基本相同的情況下,能再認、回憶所學歷史知識或辨別真偽、判斷是非。